祖国 教育 责任 快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h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胸无大志,努力做个合格的教师。当淡出三尺讲台时,没有因为误人子弟而悔恨即可心满意足喽!

博文

“钱学森之问”再刍议

已有 3928 次阅读 2011-12-31 16:52 |个人分类:教之道|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杨振宁, 钱学森之问, 爱因斯坦, 怪诞, 荒诞不经

有时候垃圾里也许有个金戒指——当李幼斌版《亮剑》风靡全国的时候,俺没有为之所动,即便是俺的亲学生推荐亦如此。直到有一天,看到央视《百家讲坛》有专家讲“这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优秀影视作品”,俺才挑三拣四浏览了一下。倔人的总体感觉是(不一定正确啊,也不一定让他人同意俺的观点呀):想表现信仰的力量但不懂,想表现“亮剑精神”但无知,想表现质朴但粗俗……一句话:纯粹垃圾!所以撂下了没细看完。最近又来了黄志忠版《亮剑铁血军魂》(这里先不议论各行各业的这种“翻拍”——论文翻拍,街道翻拍,学校翻拍,高速公路翻拍,城市立交桥翻拍……),正处于热播,还名列前茅。昨天晚上就随便点开看了一段:李云龙为救自己的新婚妻子(实际上不纯是这个目的),擅自做主集结独立团进攻日本鬼子的重要据点——平安县城,结果引来周边所有部队——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日本鬼子、伪军二鬼子——都稀里糊涂地都参与了战斗,并且取得了中国军队对鬼子的大胜,而且越高层越糊涂,搞得八路军副总指挥“骂娘”。

李云龙团长与赵刚政委的对话——写本文的起因俺交代清楚了,别个咱不说,单说李云龙与赵刚的对话引起俺的思考。在赵家峪战斗中身负重伤的赵刚政委在野战医院躺着,李云龙去探视,两人有了下列对话:

赵刚:老李呀,听说你们打了大胜仗,把平安县城都拿下来了,祝贺你呀!

李云龙:祝贺什么呀?没给处分就万幸了。立功的事儿根本就不敢想。

赵刚:老李呀,前两天政治部的同志来看我,跟我说了这场战斗的起因和经过。我一直在想啊,如果我在那儿,会不会制止你的行动?

李云龙:你肯定会制止的。当时那种情况你要是不制止,你就不是小赵啦!

赵刚:这话就说到点子上了。凭我的性格呢,肯定会制止的。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我当时阻止了你,就没有这场胜仗了。这就是我要反思的地方啊。我常常在想啊,我的性格是谨慎有余而魄力不足,这性格上是有缺陷的。虽然惹不出什么大祸,但也成不了什么大事......

……

关于“大师级人物培养”的思考——由此俺想到了教育,想到了科学研究。教育的作用不仅使受教育者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更要使其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乖张,只能循规蹈矩。而科学研究呢,仅有前者是远远不够的。科研需要的是创新,就需要思想上的超凡脱俗、桀骜不驯、思维活跃、别具一格、不按常规出牌等等,尤其是大师级人物,甚至需要荒诞不经、判经离道——甚至在别人眼里就是另类!其实这恰恰反映了他们思想的与众不同,而我们中国的教育理念确存在着“扼杀另类”的弊端。施一公教授认为“三好学生很难成为科学家”[1]。

从这层意义上讲,要培养或出现大师级人物,除了公认的“科学大环境的积淀”和“巨人的肩膀”之前提条件外,还应具备一个条件:只要这些人物不危害国家、社会与他人,就允许他们“存活”,这样就保证了“具有鲜活思想的个体的数量”。比如在“分散流找矿野外作业”中一个样品只要200克,但采样时必须保证“干燥后800克”。也就是,仅仅200多克的“筛前样品”是不够的,是不具有代表性的!这一论断实际上在其它行业已经得到很好的诠释,如中国足球——具有14亿人口之巨的泱泱大国,拢共只有区区数万人踢足球,还是一帮蛀虫领着,能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吗?科学研究与科学大师也应该如此吧,没有怪诞得出奇的科学怪人或疯子,没有足够数量的这种怪人,就难以出产科学大师!

列举几个小例说明大师的怪诞与离经叛道:

先说上一个千年科学第一人——老爱吧。一大把年纪了,还像小娃娃一样,得意洋洋地拿着棒棒糖不停地啄,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再看看他老人家对天才的解释(据说、看来的、未做考证):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凡的天赋,一般人出现在七八岁时。而俺老爱比较愚钝,直到二十五六岁时才发育,不过这时俺已经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所以就找到了相对论。另外老爱的婚姻也一塌糊涂,估计他把社会科学当成自然科学来搞了。

再说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杨振宁吧。82岁的高龄,迎娶28岁的少女(相对来讲)为妻,够离经叛道吧?当时世界上反响最大的是哪里?是中国!否则老杨不会这样回答:几十年之后,我们的婚姻一定会被传为佳话!获得诺奖的灵光也许与迎娶28少女的情丝源于同一类细胞源啊!请问7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敢光明正大地迎娶27岁的少女(假如有少女愿意的话)吗?【偷偷摸摸的是龌龊的行为,应该受到鄙视!】

当然,除了外部环境以外,还有个人价值取向问题。个人感觉,就引起中国人兴奋与轰动的个人科学成就而言,第一个是陈景润,第二个是曾经任北大副校长、获得青年侯赛因奖的CHEN氏兄弟。如果此兄继续攀登科学大厦,能否获得诺奖俺不敢肯定,但一定会为后来人搭建一个可以继续高歌猛进的平台,他本该可以成为“巨人的肩膀”,可惜弃科从政了,当然也就在科学界销声匿迹喽。

 

[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257543.s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745-524105.html

上一篇:有的研究生其实非常“聪明”!
下一篇:今天是俺的生日,俺是倔人!
收藏 IP: 202.199.134.*| 热度|

4 张骥 吕喆 李方和 汪育才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5 0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