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朋友说了,一看题目,就知道纯扯。苏轼是文学大家不假,也可以说是书画家、史学家、甚至政治家,但绝对不可能科学家!当然,如果小苏活着,真不一定能成为院士,甚至不一定能发表CNS......
苏轼的名篇《石钟山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该文常常被汉语文老师当作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来讲解,实际上这是一篇很好的科技论文“范文”,我们不妨分析、体味一番。
第一,引言/Introduction
1.1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问题的提出,点明要研究/讨论的问题。
1.2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前人和他人的研究结果。
1.3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点明存在的问题,并暗示读者自己要探讨一番。
第二,材料、方法、原理、工艺流程或调研/Experimental/Procedure
2.1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证伪也!
2.2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证真也!
第三,结果与讨论/Result & Discussion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不必详解也!
第四,结论/Conclusion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按照苏轼的为人,虽说“郦元之简”和“李渤之陋”,但绝对不是对他们俩人,而是对他们的观点。
倔人本文结论:何必东奔西走,中华文化应有尽有!
有人考证,这幅图最符合苏轼的原型——消瘦、稀疏的胡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2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