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是新学期学生第一天上课。前天下午鄙人收到一位大四学生的短信:“老师明天我们干什么?什么时候到校?”之所以学生给我发这样的短信,主要是因为平时与他们交流很多,愿意给他们提供帮助。而学生之所以发“只有学前班少儿才能产生的问题”,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是教育理念问题。马上要独闯江湖了,马上就要结束学习生涯了,竟然提出这样没头没脑的、不靠谱的问题,简直令人哭笑不得,所以俺的回复是“我不负责回答这样的问题!”
去年毕业生签工作时,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一个学生问我“老师,如果我签到中铁局工作,天天就是和水泥吗?”当时我抬头看看他,半天没说上话来,最后强忍怒火说了一句“啊…你就应该天天和水泥。”很遗憾啊,大学四年的教育,一些学生的心智仍然停留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咋办呀?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会如此?
鄙人分析,关键在一个“管”字!
对于学生,学校“管”得太宽了;对于教师,学校“管”得太多了,以致于学生被“管”成什么事都“等”、“靠”、“擎现成”的心理,而许多教师被“管”成“照着规范做,不用费心思”的习惯。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先看看如何“管”学生。新生一入学,学校从家长手里接过已经被中学“管得”性格有些扭曲的学生,并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家长:“家长,您放心吧,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管好学生,管好学生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责无旁贷。”所有的语言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有时为了体现学校的责任心,还召开可以有学生参加的“家长会”。第一次听说“家长会”时,俺表现出强烈的不屑,这哪里是培养大学生啊,或者说这样教育出的“大学生”还是大学生吗?可是我们一批批大学生不就是这样被“教育成才”的吗?还有,新生被“管”着上晚自习,还点名,至于每个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则无人问津。我曾经问过学生,很多学生自“习”根本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玩”——玩手机、看小说、玩游戏、听音乐等等,因为点名的目的是看看你来没来自习室。自习时间一到自习便结束,然后成为“法定”玩的时间。就这样的管理方法,有的学生在两年内,欠下的学分多达四五十……“管”使学生养成了“凡事不用我操心,反正有人管”的心理习惯,一旦没人管了,就会出现开篇的荒唐短信之类。我们这不叫“管理”,而是叫“越俎代庖”,叫“束缚思想与灵魂”。
好学生是教出来的,是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成长起来的,不是“管”出来的,“管”不可能“管”出具有独立思路与自由灵魂的人才,“管”只会葬送一代又一代的天之骄子。
教师呢?教师可不比学生啊,那可比学生智慧多了。教务管理者们不是很明白、很愿意“管”吗?比从事多年教学的一线教师们明白多了,要求《教学进度表》、《教案》等。好啊,教师给你们做,然后照“本”宣科。考试还要什么“采分点”,这是教大学生吗?我看这是制造螺丝帽。教务是干什么的?教务是管理教学事务的,是监督教学质量的,不是管人——教师的。如果所有的教师被“管”着去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会怎样好像不言而喻吧。这样被“管”教师会感到“失去了自由”,更重要的是被大大地伤害了激情与自尊。难道一位教龄二十年的教师不如一张表格吗?你们能够管着表格,难道还能管着教师的思维和嘴巴吗?这样管来管去,事务越来越规范,但教学质量与效果越来越差。如果有人不服,可以去问问学生嘛!如果有人问,不这样管理,出现问题怎么办?很简单,不愿意好好教学——可以另谋高就嘛!
好教师也不是管出来的,想一想,连教师都需要被“管”才能完成工作,这样的教育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合格/优秀的教师只能在营养的土壤中“自律”生长出来。我们与其花大价钱引进各种人才,倒不如花较少的代价和稍长的时间改善我们的土壤环境,有了肥沃的土地,还愁长不出茁壮的禾苗吗?还愁没有一个好收成吗?“管”只能产生一个个的“奴才”,具有奴役性格的教师/教辅人员是不能培养出国家与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