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胜利 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sl3459 疫苗接种、狂犬病、新冠病毒的科普 公众号 博士书房 kqbym2020;网站:疫苗网/vaccine.vip

博文

6.除了有职业狂犬病暴露风险的人以外,新的证据是否支持使用暴露前免疫

已有 3067 次阅读 2019-9-16 17:15 |个人分类:疫苗接种|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暴露前免疫, 疫苗接种

 

 

人群

居住在偏远地区的成年人或儿童有持续或经常暴露于狂犬病的危险。

干预

大规模地为特定人群   (除了有危险的专业人员)进行PrEP来预防人类狂犬病。

比较

对儿童或成人不进行PrEP,万一暴露后使用标准的暴露后处置(PEP),包括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结果

没有或没有足够的中和抗体   (≥ 0.5 IU/ml),万一发生狂犬病暴露或感染时免疫反应答不充足。

 

背景:

    贫穷和农村人口受狂犬病的影响占比更大,亚洲和非洲1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最高。居住在或旅游受狂犬病影响地区的儿童尤其危险。接受过PrEP(暴露前免疫)的人需要更少的PEP(暴露后免疫)剂量,而且可以不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进行治疗,RIG价格昂贵,而且市场短缺RIG。PrEP可以在保护高危人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动物宿主(国内或森林)狂犬病控制几乎不可能或难以实施的地区,或者在PEP和RIG不无法获得的地区。世界上大多数人类狂犬病病例都是由于暴露于疯狗引起。然而,在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在亚马逊地区,蝙蝠介导的狂犬病暴露造成了人类狂犬病病例的三分之一。

当前立场和现状:

    世卫组织狂犬病疫苗立场文件建议,对于任何因居住或职业而持续、频繁或增加接触狂犬病病毒风险的人,应做好准备。然而,在实践中,很少有儿童或生活在狂犬病高危地区的所有人能得到预防。该立场文件呼吁研究将细胞培养和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CCEEVs)纳入犬类狂犬病是公共卫生问题的地区,对儿童免疫规划的可行性、成本效益和长期影响。没有单独提及区域特性,例如蝙蝠介导的狂犬病病毒在高危地区(如亚马逊地区)的感染。

新的事实

在狂犬病高发地区进行PrEP,重点关注儿童。

   对PrEP的系统回顾总结了相关的新证据,包括在菲律宾(主要是犬介导的狂犬病)和秘鲁(犬和蝙蝠介导的狂犬病)实施PrEP的国家项目的经验和结果。这一回顾分析还讨论了关于这种干预在特定人群中的成本效益的现有证据。亚洲和中东地区的狂犬病和儿科健康专家的会议报告建议为高危人群,特别是儿童。在印度,儿科学会呼吁将高危儿童纳入0-18岁儿童的免疫计划。

 

共有7项研究使用纯化鸡胚细胞疫苗(PCECV)研究了数月至15岁儿童皮内注射程序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所有人都认为它对婴儿和儿童都是安全的和有效的。

与其他儿童疫苗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

    与其他儿童疫苗(如日本脑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口服和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联合使用5年以上,三项研究发现PrEP是安全的和有效的,参见表1。

附加信息:

    巴西帕拉州最近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了在接受过PrEP或PEP治疗的人群中,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的持续时间超过4年。该队列包括506人,年龄在2 - 83岁之间,生活在有相当大的狂犬病暴露风险的地区(蝙蝠、狗和其他动物)。在每年的随访中,有85-88%的未进行加强的参与者仍保持血清阳转(见表2)。在最初给予PEP或PrEP的参与者中观察到类似的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持久性现象,在接种疫苗4年后,研究人群的GMT仍保持>1 IU/mL。在整个随访期间,研究队列中没有记录到狂犬病病例。没有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模型的新证据(见附件1):

 

完整的背景文件“在狂犬病流行国家的常规EPI时间表内考虑狂犬病预暴露前疫苗接种(PrEP)”见附件1。这项研究旨在量化在狂犬病流行的环境中,在常规的EPI时间表中纳入PrEP的潜在好处和相对成本。

 

结论:

 

研究结果强调,PrEP作为一种大规模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例如作为EPI项目的一部分,PrEP可能比其他预防人类狂犬病死亡的措施(如PEP和狗大规模疫苗接种)要昂贵得多。对所有人群进行预防是非常不可能有效利用资源的,而且应该只在极端情况下考虑,在这种情况下,狂犬病暴露的发生率异常高(>6%)。建模可用于支持在局部环境的特定高暴露率环境下进行执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647-1198228.html

上一篇: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评价(2019年狂犬病年会)
下一篇:7.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4剂为何也可以
收藏 IP: 59.68.6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