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黄帝内经》中的食养之道,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中医2010级1班 刘璐
利用暑假,读完张老师的《食饮有节身体好——〈黄帝内经〉中的食养之道》,从这本书里不仅发现自己平时生活中存在的饮食坏习惯,也增加了不少健康的饮食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到饮食人们就会想着怎样吃有营养,怎样吃会健康,尤其中国人的食补观念更是显著。而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品种日益增多,人们对吃也越来越注重,但往往因为盲目吃补而造成一种适得其反的效果,像现在比较普遍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症等,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和人们的饮食密切相关的。 “药食同源”,每样食材或者药材都是有四气五味的,对于人还要分身体状况、个体差异,如果盲目进补,破坏身体营养均衡状态,因此吃出疾病,这些吃出来的疾病是因为人们的饮食生活缺乏科学的食养理论指导。
饮食不节百病生。每每赶上逢年过节的时候,各种聚会也会接踵而来,饭桌上少不了鱼肉和酒,节日过后往往会造成脾胃不适,体内湿热严重。这种现象应该每个人都会有吧,在长春读书的这两年,也总是为吃而发愁,毕竟不习惯东北的口味,加之每天三餐都是在学校的食堂吃饭,每每学期中就开始想念妈妈做菜的味道了,尤其是假期回家的时候,都会大饱口福的喂一下肚子里的“小馋虫”,结果馋虫喂饱了,自己的体重也上升了,这就是不节制导致的呀!
有节制才会健康。2012年春季时,因月经前胸胁胀痛去找张老师看病,老师说是因为肝郁气滞,血行不畅而导致的,再加上一些情志因素,更加重了病情,老师还嘱咐我在饮食上要少吃酸,我一下就想起自己平时真的是特别喜欢吃酸,有一次吃麻辣烫放了半碗醋,同学和室友酸的不行了,而我却吃的津津有味。《黄帝内经》中有“酸先入肝”、“谷味酸,先走肝”等,长期多吃酸味的人,由于肝气旺盛,通常脾气大,容易生气。过度食酸,不仅对性格上不利,也不利于身体健康。虽然自己接触中医的时间不长,但是忽略了饮食气味对身体的影响还是感到很惭愧,现在在吃东西上已经改掉嗜酸的不良习惯了,毕竟要从饮食上多加注意,才会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书中不仅纠正了人们平时在生活中的饮食误区和不良习惯,还详细介绍了五谷、五果、五畜之肉、五菜的气、味,功用,配伍禁忌以及使用方法等,又根据五季提出一些适宜的养生方法,既方便记忆又实用。同时书中穿插了一些具体的医案,有古代的医案,也有老师自己的医案,加之用上学过的《内经》理论,更加深了自己对于疾病的理解以及《黄帝内经》中所指导的养生思想。
“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要制定因时制宜的饮食养生法则,即因时选食性,因时调五味,以及慎选食物种类。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