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李致重教授《医医——告别中医西化》前言

已有 5645 次阅读 2012-9-2 14:01 |个人分类:杏林漫步|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前言, 李致重教授, 告别中医西化

 

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中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民族危机,也面临着艰难的文化整合与重构。而今,一个半世纪过去了,经验固然很多,但是教训也确实不少。尤其在文化整合与重构上,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与研究的问题。比如:慌乱中盲目、被动的文化抉择,近代民族文化自卑症,对传统文化的自虐、自残与灭祖冲动,实用主义驱使下近代文化、科学的西化等等。这一切,不仅动摇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而且加剧了中国近代文化精神的溃败。而传统根基不固和文化精神溃败,更使近代文化的整合与重构陷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困境。直到今天,这些问题仍然横在我们面前,需要认真思考,努力研究。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传统文化根基的动摇与文化精神的溃败,也使中医长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废除中医,是近百年来中医遇到的最大危机。191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漏列中医”事件背后,真正的用意是要“废去中医,不用中药”。1929年余云岫等人“废止中医案”的用意,是要首先废去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基础科学体系。另外,改造或西化中医,是半个多世纪里中医遇到的又一重大危机。20世纪50年代初的改造,是用西医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重新教育执业中医,以取代或淡化其头脑中原有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基础知识。20世纪50年代末开展的中西医结合运动,是在中西医结合的名义之下,将中医逼上“西化”的陷阱。经过改造或西化之后,中医基础科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逐渐被西医的观念、方法所肢解、扭曲、取代。中医便逐渐蜕变为丢掉灵魂,失去生命的驱壳——重新退回到《黄帝内经》之前经验疗法的窠臼。这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改造中医、西化中医的实质与结果。所以废除、改造、西化,其实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灭汉兴洋”的模式,在中国当代的重演。事实已经表明,日本汉方医学的昨天,就是中国中医的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直接见证了中国式的“灭汉兴洋”的全过程。

本人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思考与研究中医西化的问题。至今二十八年有余。在此期间的思考与研究,大体可以用“两次聚焦”来概括。所谓聚焦,就是锁定思考、研究的方向和目标。第一次聚焦大体在19821995年间。着重从中医与西医各自的基础科学体系这一层面上,做比较研究。1995年,以《论中医学的定义》和《中西医结合定义的研究》两篇论文为代表,对于中、西医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概念(范畴)体系的本质属性与特点,事实上已经界定清楚了。第二次聚焦,大体从1996年开始。那时思考与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东、西方科学史和哲学史的学习与比较上。以期通过文化整体层次的学习与比较,从历史、文化的背景上,从方法论、认识论的源头上,进一步把握中、西医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本质。当学习与比较逐渐上溯到东西方哲学的源头时,令人不无兴奋地发现,长期困扰我们的中西医相互关系的问题,却原来是科学和哲学源头上的一些公理化、常识性的问题——既不需要证明,也不容你怀疑。2009年发表的《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一文,应该是第二次聚焦的总结。

从第四节所提到的有关中西医相互关系的十条公理化原则来看,废除、改造、西化中医,违背了人类科学、哲学的公理与常识。用西医的观念和方法来验证、解释、改造中医的做法,是不可能、行不通、不可取的。过去有人说,不应该执着于“中医西化不归路”。今天我们应该说,过去半个多世纪里,我们将无法估计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洒在了“不可能被西化的中医西化不归路”上。所以在不可能、行不通、不可取的结论面前,中西医结合名义下的形形色色西化中医的做法,应当彻底休矣;尽快告别中医西化,将中医从根救起,是我们当今唯一正确的选择。所以,中医复兴的时候,才是成功体现中国“中西医并重”,“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决策的时候;才是全面起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西医两种主流医学新格局的时候;也才是努力实现两种主流医学临床配合,优势互补,惠及民众,誉满全球的时候。

本书的第一、二两节,主要从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历史背景,讨论了传统文化的自虐与中医的自残,讨论了模仿用日本新治维新时期“灭汉兴洋”的思维模式,在中国废止、改造、西化中医的过程。第三至五节,首先讨论了文化精神溃败下中西医结合运动的混乱、盲目及其教训;接着讨论了告别中医西化的若干公理化原则;然后讨论了以中西医两种主流医学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制的新格局。第六、七两节,则从两种主流医学的新格局出发,讨论了中西医临床有机配合、优势互补的含义、原则、构想、实践体会等。最后在第八节里,谈了一些当代中医的自医,将中医从根救起的思路与愿望。其后的附录里,选了几篇相关的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的论文、资料,以便于读者前后对照参阅。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亲李俊文、恩师柴浩然,献给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的理事们。在本书行将出版之际,谨向始终不逾地关心、帮助、鼓励、爱护的长辈、老师、朋友们,表示诚掣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理解、支持和默默奉献!

2010122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503-608448.html

上一篇:Liuli老师虚拟的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稿
下一篇:继往开来,开创中医学发展新局面
收藏 IP: 119.51.236.*| 热度|

11 李土荣 蔣勁松 王号 马锡明 杨正瓴 郑永军 严少华 zhanghuatian anran123 yxh3161 MassSpec168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