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听胡永盛老师讲“我是怎样学习中医的”有感

已有 7731 次阅读 2011-6-11 13:12 |个人分类:教与学|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老师, 学习中医, 胡永盛

    我所在的基础医学院这学期开展了“卓越教师培养规划”系列活动,本周“中医名家讲坛”请来了我的恩师胡永盛教授,86岁高龄的胡老师为大家做了“我是怎样学习中医的”的主题报告。
    胡老师开场说道:“岁月沧桑,医海无涯。我爱中医,学到白发。”——闻听此言,我禁不住眼睛湿润了……哪一个有成就的医家不是经历这个的过程呢?因为热爱,因为责任,所以勤奋,所以坚持!
    胡老师说:“文、史、哲、医四位一体”,中国的医学、中国的优秀文化,需要世代传承。中医学子应肩负起这个重任。
    说到拜师,胡老回忆当年拜吉林名医盖受益为师的情景,只有15岁的他,开始了学医的生涯。当时他送盖老师一个匾额,上面写着“惠我生民”,以表明心迹。盖师给他起名叫“永盛”,年幼的他觉得这名太俗,盖师送给他一个对联:
永启天心寿人寿事
盛传德术医己医人
    看了这个寄托着仁心仁术的对联之后,“永盛”这个名字,被胡老欣然接受了。
    胡老师强调指出,中医学体现“天地人”三才之说,中医是“天人之学”。学习中医有三步走:
    一是熟读四小启蒙书:《四百味》、《汤头歌》、《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要下功夫背诵这些基础入门知识。
    二是研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和精髓。
    三是多临床、早临床:在临床实践中反复思考、摸索,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学以致用。
    还说到如何做人方面,做为一个合格的医者,要理解人,同情人,宽容人。
    从入门到登堂入室,到学成中医,虽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但是一条成功之路,对人类健康有益无弊的路。中医的前景非常宽广,未来充满生机和希望。
    听了胡老师的讲座,让我再一次想起清代著名医家、温病大师叶天士的话,他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无轻言医。”这是80岁的叶天士在临终前嘱咐子孙的话。从中可以了解到,对一个学医者的基本要求,头脑愚钝、反映慢、记性不好的人,不喜欢读书、不勤奋用功的人,既使学了医,也很少不害人的,就是用药当刀,会伤到人的性命。过去,师收徒,是有选择的。现在,人看病,也应该有所选择哦!有病乱投医,最终是误了自己,富了庸医。
    所以,奉劝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学医(尤其是中医)志愿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哦,要立大志向,下大功夫。不要等到将来,再去害己害人,损害国粹,破坏中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503-454073.html

上一篇:白领人群的健康危机
下一篇:送给毕业了的他们
收藏 IP: 122.139.223.*| 热度|

20 肖重发 沈晓雄 马锡明 骆小红 贾利军 武京治 黄锦芳 杨正瓴 刘洋 王号 武夷山 吕喆 董志刚 吴吉良 曾新林 蔣勁松 杨秀海 吕泰省 DXY1234 wyzzz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