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博客“屠呦呦诺奖再次说明:读书无用”,我感觉博主观点很偏激。
首先,西方的青少年也很爱追星,不是中国青少年的专利;其次,不读书的,绝不只有黄晓明,跟黄晓明读书差不多、甚至读书更少的富翁是有一些,但他们中的穷人更是不计其数;如果要看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应该对比的是读过书和没有读书的人的平均收入,而不是拿出其中一两个人对比;再说,黄晓明的多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集长相、演技和情商高于一身,且有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的电影极度商业化和广告商业化的功劳;屠呦呦没有发财,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年中国没有专利制度,是当年的科技制度限制了他们下海推广,她们取得的成果被西方制药公司抢走了利润。
黄拥有的,是稀有的资源,且实现了最大的商业化转化;而屠的科学成果虽然也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转让,没有获得应得的商业利益,才到老了即使得了诺奖,也不富裕。
老实说,那种同时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和商业转化能力的科技人才,是很少的。历史上有名的就几个,如诺贝尔,爱迪生等;但在信息时代,一些互联网技术天才,深谙商业之道,很快拥有了巨额财富,如比尔盖兹、扎个伯格、李彦斌、马化腾、乔布斯。这些人在短期内创造的财富,不是哪个戏子能比的,其名誉和历史地位,戏子
们只有仰视的份儿。
其实,对于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钱只是一个方面,至高无上的诺奖的肯定,带来的荣誉感和全世界的普遍尊重,不是戏子黄可以体会得到的,也注定让屠在历史上的笔墨远远超过黄。
所以,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说一些酸溜溜的话。应该做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呼吁制度改革,改善各种科学环境和制度,消除各种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桎梏,让发明人获得应该得到的报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