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届诺贝尔化学奖看国内科研体制的弊端 (转载加点评)
已有 3658 次阅读
2011-10-12 19:53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院士, 诺贝尔, 科研环境, 年轻人
(ZT)本届化学奖授予以色利理工学院的Daniel Shechtman,表彰他发现了准结晶(quasicrystal)这个特殊的晶体结构。准晶(quasicrystal)是一种奇特的固体,它的原子结构相当规则但却不像晶体(crystal)那么规律,据说早在1928年就曾发现过,但因违反传统结晶理论,一直被怀疑。1982 年,Shechtman在NIST当博士后的时候,再次观测到了铝锰合金(Al-Mn alloy)中的准结晶现象。结果NIST的大拿们不但不相信,还因此将Shechtman炒了鱿鱼。Shechtman给Applied Physics的投稿也被拒,换了Physical Review Letters后被慧眼识珠,两年后得以发表。
无独有偶,另一位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也有同样的经历。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岛津制作所小研究员田中耕一,通过试验摸索到了一套分析蛋白质结构的“质谱分析法”(mass spectrometry), 此公既不会英语,也不爱交际,所做的科研成果仅仅在一个学会上发表了一下,就扔到一边去了。后来德国教授发现了该法的价值,才将其发扬光大。
笔者在东大读博士时,系里有位很牛的老教授曾经多次谈起他的经验体会,“拿经费的研究都不是真研究。”意思是说,搞科研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自由,既要敢于胡思乱想,又要敢于随便尝试,很多突破性的研究都是业余人士做出来的,就是一个佐证。
反观国内的科研体制,有两个弊端众所周知,一是院士当包工头,二是重经费轻待遇。前段时间到国内去交流,发现这个现象依然没怎么改观。
不可否认院士们也有厉害的,但绝大多数难以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且很多都是爷爷级的人物,思维早就定势,创造性和怀疑精神大为衰退,让其掌握巨大的经费审批权,甚至是独占科研资源,乃压制年轻人的第一要因。
第二个弊端则更为普遍,大学里的科研人员,特别是大城市年轻科研人员的待遇普遍偏低,这迫使他们多拉经费,搞创收。总之哪里有经费,就往哪个方向靠。结果,大学干的是公司的活,很多教授都是万能的博学家。但是国外大学的科研人员,比如日本,很多人都是数十年如一日地沿着一两个方向摸索,其原因就是基本科研待遇足够其生活,因而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如果我是某研究单位的主管,我首要的心思就是让年轻人吃喝不愁,只要你在认真做事。
其实我觉得还有第三个弊端,就是科研急功近利,要求SCI,而且越多越好,分值越高越好。没有这些东西,恐怕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要中国得诺贝尔奖,怎一个难字了得!
、、、、、、、、、、、、、、、、、、、、、、、、、
这篇文章写的很精炼,事实就是这个样子。那么作为我们年轻人怎么办呢?真的等环境变好吗?是不可能,我们直接去改变,去革命也是不现实的,那些老板最擅长的就是打压。
我想大部分人是随着这种环境去适应了,以致跟这个环境差不多了。这是作者没有点出来的,这才是最恐怖的。年轻人这样做,最后也是输家,还是一败涂地,到时把自己的学生和后来者都搭进去了,成为了帮凶。还有在现实环境中,老板的打压是非常厉害的,大环境是这样,个体就难所幸免。
竟然跟着环境走是输掉,干嘛不赌一赌呢???其实也不用赌,看看身边的环境,社会的发展,一切都在改变,改变思维,穷则变,变就有出路。比如在生物学科,实验是很烧钱的,没钱就不要玩了,并且学科的规矩和分割已经好了,作为一个青椒想建立一个实验室,没有海外背景是非常难的,有海外背景现在差不多也要CNS,只有依靠大的实验室。怎么在这种环境突破呢?在你念博士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个问题,以后自己怎么发展呢?如果在老板的安排下,毕业后会什么,能做什么,有什么发展,如果把这些想过了,我想你就可能做出判断,你是有权利拒绝听老板的,并且更换导师。不要说这不现实,我那里知道以后怎么样?但是你不知道以后怎么样,我就知道你以后会怎么样,就会注定会怎么样。在当今的社会选择是很多的,你是选择死胡同,还是??
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想发展巨大,只有自由,有自由的空间供你发挥,而不是自己放弃自由,进笼子。当然现在环境是一个大笼子,但也要我们进去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593-496100.html
上一篇:
创新只有首次没有擦身而过下一篇:
参加会议不只是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