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旅 欲罢不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okscent 其实,我是一个编辑。

博文

再议专业书定价:图书商品的特点与尴尬境地

已有 4522 次阅读 2007-11-22 10:06 |个人分类:数字出版

 
图书、杂志是商品,但又是一类特殊的商品。读者消费的是内容,而不是载体。载体的成本和价值可以估算,内容的成本和价值估算就是个难题了。
 
都知道图书不能只按照篇幅大小来决定价格高低。在国外一本专著小册子能卖到100多美金,卖200册就能保本,像Elsevier、Springer、Wiley这些知名的科技出版公司,他们的一些专业书全球发行也不过五六百册,就能盈利,而且也不需要什么资助或基金,就靠销售。另外,国外图书有版本之别,同样一本书,同样的内容,精装的价格可以是平装的两倍,大家是认可的。
 
中国则有自己的国情。一方面,书薄就要便宜是根深蒂固的观念,百十来页的小册子卖100多元钱是要被人骂的。再者,版权意识淡薄,加上复印成本越来越低,想少花钱而得到一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容易了。
 
2003年底我去英国交流,被这个在国际上最早(18世纪初)推出版权法规的国家的版权保护体系深深打动。就拿图书复印这件事来说,他们有专门的许可体系,有一整套运作办法,可以保障各方利益。2002年,Pearson出版集团和其出版物的作者们通过这个体系各获得了总计100万英镑的收入。在我国,出版社和作者能在自己的书被复印时得到收入,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中国,图书区别于一般商品的地方还有一点。想想看,现在还有那一种商品把定价定死了印在上面的,只有书。销售商那里只有打折的份儿,涨是不可能了。而实际上,许多书的价格不仅是可以浮动的,而且是应该浮动的。在不同消费能力的区域,在不同的时间段,书价完全可以多元化。再比如一些考古类的书,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身就有升值的空间。
 
我常想,有一天国内图书不再印上定价了,那就是国内图书市场成熟的一天。
 
2005年的4月份我看到一个消息,中关村图书大厦推出一项服务,向两院院士赠送贵宾卡,院士们凭卡购书可以打折。我看后实在按耐不住,愤懑之余,在当时的《中国图书商报》上自己的专栏里撰文批驳,题目为《向庸俗消费观说不》(这个题目太惹眼,发表时被改为《价格与打折的误区》,见该报2005-5-13第27版)。其中有几段是这么写的:
 
“……院士们在消费上比较理性,就购书习惯而言,他们极少会盲信炒作,或者轻易为打折动心。一句话,院士们在乎的是书的内容而不会考虑定价,打不打折对院士们的购书行为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书店的初衷是为了吸引专业读者客源,带动图书的整体销售。那么,这与价格战又有什么区别呢?最终只能是恶性循环。像一些报社也曾推出过向院士赠报的活动,但图书打折与之没有可比性。赠报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强制性消费,它为的是扩大报纸本身的知名度,进而带动发行量,吸引广告,树立品牌。报纸从来就不是靠定价挣钱的。图书则不然。
 
有人会说,也许这一举动是为了体现对科学家阶层的社会认可,进而彰显社会尊重知识的大义。但如果我反问一句,在降低书价和提高稿费之间,究竟哪一种才算是对知识的尊重,这种想法恐怕就不攻自破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专业书的书价上不去,出版社挣不到钱,哪里会有给作者提高稿酬的底气。所以,尊重知识恰恰是要靠提高定价。……”
 
作为商品,图书最大的问题是:它不属于生活必需品。图书定价的尴尬境地是环境形势使然,我们不指望短期内改变这一状况。作为行内人,有一点可以肯定:将来专业书的书价会越来越高。当你真的需要一本书时,想想写书人的所得,就别再抱怨它的价格太贵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06-11433.html

上一篇:寄语青年科学工作者(“岁月-书影”系列之17)
下一篇:视觉品味
收藏 IP: .*| 热度|

1 柳东阳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