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想闪电,如云自由漂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渝 我的微博:http://t.qq.com/iRaining

博文

析缘(1992) 精选

已有 6021 次阅读 2009-12-18 20:49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析缘》
1992

--------------------------------------------------------------------------------

 
 
    “相识是一种无法捉摸的,人、你称之为缘份的东西,我喜欢它,它使我认识了你……”

    毕业临别,好友星星留下这张纸条,未见我一面便悄然而去。深夜,当我于微弱的烛光下看到她的笔迹,想象她背负着沉重的行囊于瘦削的双肩,独自走向未知,走向所谓的新生活,而我将只能远远地注视,心中便无法抑制地反反覆覆。

    难道我们的惆怅竟是为“缘”所捉弄?

    缘份真正不可把握吗?

    人们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而年轻人也特别喜爱以“缘”字来解释一些无法捉摸的偶然;其实对于“缘”的内涵,人们往往只具有一种模糊、隐约的概念,虽然乍一想自己似乎洞察了“缘”的深意。

    “缘”,细细考究起来,实在是一个有趣的汉字。汉英词典上“缘”的条目内,仅列出“边缘edge”,“缘故reason”等,找不到一个对应于“缘份”的完全贴切的表达,似乎外国人不可避免地将对中国之“缘”产生困惑,如同他们很难明白中国人的“面子”观念一样。

    “缘”的来历有待考证,佛家是很讲究“缘”的。不过,中国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的非常有趣的传说,其中把“缘”化为同音字“圆”,使之形象化为一个通灵性、有魔力、形同圆饼的精灵,它安排了人世间的姻缘聚散,人们的美德良善可生缘,而贪欲邪恶则毁缘。

    现实生活中,人们频繁地用“缘”来表达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认识,偏重于其偶然性、不可观测性、无法回避性。这种表达以人为主体,是人们对与人有关的内外部联系的主观解释,联系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当我们提到“缘”,不免带着一种神秘莫测的语气,仿佛言尽而意尤未尽。

    “缘”是微妙的,它也许是一种命运,注定的生活选择,你影响、放弃或把握它,却永远无法摆脱,“缘”是与生俱来的;

    “缘”也许是一种认识韵律,客观存在着,近乎冷酷地决定一切的发生、发展和消亡,不可超越,不可确切地描述;

    “缘”也是一种联系媒介,通过它人们接触参与这世界,物质世界也反之以“缘”影响人的现状与发展,这是一种双向的交互作用。

    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赋予了“缘”无比精深的内涵,它不再仅仅代表一个汉字,而是代表了一种人生观,其中浓缩了中国数千年悠久的传统文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心理的倾向。

    沐浴在传统文明的光辉中,今天的人们深受“缘”说的影响,似乎是教育层次越高,“随缘”的心理因素更甚。人们通常把“缘”理解为命中注定的安排,不需要努力与争取,自自然然地开始与结束,“缘”的出现伴随着不可思议的亲切感,即使只是在很平静的接受,但似乎毫不抵抗也是一种“缘”的预兆。因为,“随缘”与追求常常被当作意义相对而并提于口。从此意义上说,你选择的脚步会更多地驻步哪一项呢?

    “随缘”是顺应天命,即顺应自然与社会韵律,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建立一个安缓圆滑的联系媒介。这个字眼处处流露着自然的清新,直指无为的境界,使机械奔波的人超脱于尘世的纷乱,安静地旁观一切伴随生的欲望、争夺、欺诈、苦辛,不仅获得宁静淡泊的内心修养,也使我们更能清醒地认识人的局限,人生的内核。真正的随缘人,绝不是那位守株待兔的可怜农夫。

    “随缘”的境界,并非人人可轻易达到,于是不少人便将之误认为安于现状,消极被动地等待一种命定的结局,等待缘份不期然到来。这时,“缘”反而成为一种开脱与借口,其下隐藏着对现实的困惑、无能为力或漠不关心,是整个民族心理笼罩着软弱无争、逆来顺受的苍白氛围,束缚人的言行。

    无为而为,“随缘”即让我们的真心随着美妙的自然社会韵律而跃动,积极地与其节拍一呼一应,它蕴涵着一种貌似清淡的深层意义的求。“随缘”甚至比追求有着更为清晰的生活态度与处事原则,世上许多求欲争夺和功利实现往往就掩盖在“追求”的大旗之下。

    一个随缘人会坦然地面对生活之流的变幻,人生境遇、友谊、爱的潮起潮落均是出于自然社会韵律的妙手,祸福相依,即对立又转化,无所谓得失。正如海上波涛相涌,低低高高,缘份就意味着那种变化状态的必然与偶然,每一个低谷暗含着下一高峰的潜伏动荡,每一相对静止是无限动态的瞬间永恒。通过修养内涵、积蓄能量,我们才能拭亮浑浊的双目,更清醒地看待现实的存在与人世之缘。由缘而生缘,也许正是因为有了积极的随缘,万物错综复杂的联系才显出其明晰与有序的一面。

    普通“缘”字,竟也是古老文明的积淀,因为有缘,我们才得以瞥得缘之王国的精妙。
 
 


1999年补记:7年前写的此文,发表在研究生内部刊物上。现在再看,心中惟留成长的唏嘘。毕竟年轻过,毕竟热血过,毕竟拥有过,纵是时光的雕琢,都抹不去那成长中点点滴滴的回忆……

2009年补记:翻出旧文,貌似偶然——整理照片时突然想起另外一篇相关旧作,一阵翻找却看到此篇。

“缘分”是过去3个月被我和CSC-11班同学已经用滥了词。在这个时代,大家换言说:“踩到猿粪”——够恶搞的了,但心理却依然一如既往敬畏着。

是,在我们班36人之间,无数巧合的事情让大家不得不用“缘分”当挡箭牌,来解释无法解释的“因果”。

仅仅我本人就经历了至少两次大的巧合。

在堪村,我和冯仅仅在两个周末去了DFO店购物,却两次在同一个车上相遇ML同学。3个月里多少天,一天多少车次,我和她的住地相聚足够远,却恰恰让我们同坐了同一辆车去了同样的地方,而且大家同样是事先毫无计划和沟通的冲动行为下导致偶遇。

在Giralang社区,不经常散步的我,在和冯两次极其随意和偶然的散步中,在同一个地点遇到同两个散步的同学。特别是第二次,冯在出门前就试图向那两位同学的住地方向散步,被我随意地制止——只是因为懒得走太远。于是我们走了另外一条路。我一边走一边宣称:“如果真遇到了那才是缘分。”大约五分钟之后,第二次相逢发生了。

还有一次傍晚散步,也是刚刚说完“遇到便是缘分”不久,便在前面的路上遇到刚从汽车上下来的另外两位同学。

这种的巧合在班上可以收集一堆。而且,这样的经历很久没有过。

或许,是堪村太小;或许,是我们注定相遇……

推荐歌曲:《听!是谁在唱歌?》
演唱:刘若英
改编词:周耀辉
曲:paul wltshire

好像呼吸一样 那么自然 不需要换算
所以我们相遇
在这季节 决不是偶然
仿佛候鸟一样 飞过大地
穿越海洋
原来所有情节 仔细回想 都是种呼唤
感动过的故事 看过的书 经过的地方
遇见的朋友
想念的远方 流过的泪光
听 是谁在唱歌
还是你心里的盼望
听 是谁在唱歌
是我 对谁呼唤 啊~
好像呼吸一样 那么自然
不需要换算
所以我们相遇 在这季节 决不是偶然
仿佛候鸟一样 飞过大地 穿越海洋
原来所有情节 仔细回想 都是种呼唤
感动过的故事 看过的书 经过的地方
遇见的朋友 想念的远方 流过的泪光
听 是谁在唱歌 还是你心里的盼望
听 是谁在唱歌
是我 对谁呼唤 啊~
听 是谁在唱歌
还是你心里的盼望
听 是谁在唱歌
是我 对谁呼唤
仿佛候鸟一样 飞过大地 穿越海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846-279680.html

上一篇:人生如画
下一篇:第一根白发
收藏 IP: .*| 热度|

15 武夷山 李小文 王桂颖 祖乃甡 陈绥阳 王德华 罗帆 陈安 周春雷 陈国文 张丽娜 张天翼 陈湘明 唐常杰 xueke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