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典之语,深得我心。
在本科和研究生的课堂上,我最喜欢的方式是教“渔”(fishing),而不是交“鱼”(fish)。只不过,即便暗示、明言、身教或甚至反复重申,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当即心领神会。
我喜欢看着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专注而激动的眼神,或摇头晃脑欣然赞同,不时在纸上写下心得。老师们都是这样,假若见到一片茫然或漠然的脸庞,那样的打击还真是令人丧气的,以至于下次课还得再次鼓着勇气和激情来感染学生。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也是需要个人用一生去反复实践和体验的经历和技能。每个人在其中收获不同,但倘若有心,一定是事半功倍。
自认为是一个还算善于学习知识的人,至少过去的学习成绩是一个粗陋的成效检验。对于生活中的学习,那显然差了很多,很多道理即便明白也不会勇于实践。后文的建议,仅仅针对学习知识罢了,是不完全的归纳,突然想起便借机写了下来,让看到此文的学生多明白一点老师的心思而已。
(1)主动学习:也就是主动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好学生都有明显的这种特质。主动,也有好奇的驱使。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探索之心,这种动力就会促成主动出击的学习,不断去寻求事物背后的成因和答案。
在课堂上,我有时会故意留个小尾巴,一个在课本上不会直接找到答案的小问题,或者是需要在计算机上编程实践一下才会得知。我会让学生在课下找到答案,然后在下次课告诉我。
对于我的本科课程学生,他们通常的响应是很不令人满意的,而且趋势是逐年越发如此。
记得某次数据库课程留下一个小要求:请大家把课本上的实例库在access等任意DBMS软件上建立起来。举手之劳而已,从安装软件到键入数据,不会超过半小时,几乎没有难度。第一次有这样的要求时,我会申明不是每个人必做,故意准备看看会主动学习的人多少。
结果,下次课一问,两个人举手说做了。其他近60人没有。再问原因,以为是没有计算机可用。结果,所有人笑了。在这事上,还真是我孤陋寡闻了,原来所有学生都有计算机!但一周的时间里,这些大二的计算机学生很少用计算机来学习!
一个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不主动走向知识的学生,你讲述多少知识会管用?
(2)验证性学习:即遇到问题要勤动手验证,其中会涌现更多知识细节,只有动手才能真正明白。
确实如此,不同学科不一样,和信息技术有关的学科一定是要动手实践的。可很多人漠视实践和验证。
由于知识演化是快速的,某些书本上的知识在印刷时是那样,真正在某个操作系统和环境中会有细微或较大的改变。那么,养成亲自验证的学习态度和作风是极其重要的。
同样,我也喜欢在课堂上进行当场验证。一般,还和主动学习的方式结合起来。在抛给学生需要下课后找寻答案的问题后,如果下次课他们的答案缺失,我会干脆带他们一起来快速验证,用事实说话。这种方式往往给他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对各种软件工具也一样,要尽可能多用,多接触,克服心理障碍,慢慢就会达到不需要任何手册都能快速上手。
(3)归纳和演绎式学习:对问题求解的特例进行深入分析和展开拓展,抓住问题实质和规律,尝试获得通用解,并用更多特例来进行验证。
我最喜欢这样的过程,是一种挑战。
常常对学生说:如果你没有发现解题模式,即便解了1000道题,也还是不会1001道题怎么做。
我最爱的事情是从小样本上找规律。比如,给一个特例来提取里面的通用解题模式,然后尝试解答其他同类问题。有时,这个过程不太顺利;一旦成功,与之而来的成就感是令人满足的。
于是,也会抓住机会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如何获得通用模式,貌似抽象,但都可以通过体会来得到提高。
(插话:前段时间参加了TRIZ理论的师资培训,对这种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我个人最感兴趣的部分便是归纳和演绎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刚好投了我所好。)
在本科课堂,或研究生课程中,我常常跳出知识本身讲述个人归纳体验得到的方法,或许对应付考试和实践都管用。
(4)研究性学习:顾名思义,从研究角度去学习和创新。
主要指研究生教学。我给研一学生开课的目的就不是讲述知识为主,而是引导他们选定方向,学会综述,确定目标和研究内容,设想课题计划和方案,同时进行验证编程或实验,掌握技术文档的写作。
自然,在我的课堂上,总是类似课题讨论组的活动,师生互动多。最终,他们在我要求下要进行一次类似开题答辩的演讲,同时提交一份类似开题报告(或课题申请书)的堂下考卷。
幸好,相比本科课堂而言,研究生们在课堂上的活跃度总是让我比较满意的,尤其是我自己的学生,因为我的缘故,会“不得不”把我的课外作业暗示变成一种必须完成的课程要求。真一直这样,倒也是渐入佳境的学习状态。
(5)储备性学习:未雨绸缪的学习方式。
遇到了什么知识,不管有没有用,有兴趣学习的话就学习着,哪怕只是享受学习的乐趣。
我经常这样干,也为此受益不少。不经意学习基本上总是管用的。因为,很多时候,人遇到问题时能想到的办法往往是过往的经历决定的。一个不经意的学习举动,可能在未来埋下一个成功的伏笔。
暂时写到这里,差不多可以结束本话题。每周固定的课题讨论时间到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