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想闪电,如云自由漂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渝 我的微博:http://t.qq.com/iRaining

博文

为什么考研?——转发本科学生教师节来信

已有 13519 次阅读 2010-9-10 16:43 |个人分类:故事人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考研

 

背景故事

他是我任某年级本科强化班班导师时的学生;

他是一个帅气而温和的男孩,总是文静地微笑和安静地做事;

他犹豫不决的性格,却从不影响在激励中成长;

他曾经在某个学期一口气将平均成绩提高了10分,成为我自豪的励志故事(之一);

他曾经跟着我做毕业设计,我也殷切希望他考研,但心愿终究没有达成;

他依然有了对于本科生而言很好的工作,有些IT行业研究生也会羡慕的工作。

和我保持联系的他,却在教师节的今天给我来信一封。

什么都不说,直接转发如下。

来信正文

敬爱的吴老师:

教师节快乐!

回想去年的今天也给您送上了祝福,很感谢您的回信!现在看来,您说得对,想读书的时候会很自然的的去做,我已经辞职了,目前正在复习考研!

工作这一年,发现自己每天都过得不是很愉快,总是有要回校园学习的念头,终于在今年7月向公司提交了辞呈!在工作中发现目前社会分工已经很细很细,所以在技术领域一定要很专业才能适应社会!

当初我是定岗在联通计费中心这个部门,主要帮市场部提取数据和处理投诉,每天都是在用基本的SQL语言来实现需求,如要找出上个月话费大于100元的用户的详细信息,包括:姓名,入网时间,套餐,网别,归属区县等等,无非就是用 “select * from 表”这个代码来实现,而且市场部的需求永远都不完,所以每天我也就在写这些简单代码中度过!

其实有考虑过实现一个相对智能的系统来让他们自己提取自己所要的数据,可很惭愧,有想法但是做不出来!在本科期间没有好好的掌握一门网络编程语言,什么都是只懂一点点,等真正需要到的时候要运用到实际当中时就知道其实相当于什么都不懂!

还有一件我感触比较深的事情让我更有了要回校园深造的想法,当时市场部有个需求:把上个月两两之间有通话记录并且通话费用达到2元或以上的3到5个用户一组组的找出来,这样市场部会把找出来的这一组组的用户名单给客服部,让她们去推销组网功能,以提高用户感知度和减少流失率!结果,我无从下手,只能找到一对一的用户,这和市场部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别!

之后我咨询了部门所有的人,他们也都无法用SQL来实现需求!其实当时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需求有点类似数据结构中学过的图,每个用户就是一个点,而且是每个点都相连着,带权大于等于2,可就是实现不出来,惭愧!

工作后也有观察到自己每天就是只要上班不迟到,下班不早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但对比了一下部门的老员工,常想:几年后自己可能就和他们差不多的处境,到时你满意么?答案是不满意,我不想一辈子都过那样的生活!

所以,还是想通过考研这个途径来做一下改变,家人刚开始不理解,觉得当时的单位应该是不错的,为何还要走?我只能苦笑,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了,现在已经走出第一步了,我就会勇敢的继续走下去!

(此处省略一段)

好了,先说那么多了,祝吴老师您阖家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
                                                                                            
学生:XXX

2010-09-10

 

简单结束语

本文刚好和我假期中完成的一篇《考研求学》杂志约稿内容有关。近期贴出。因此,这里不再详谈。

想对所有类似想法的学生说:祝福你,坚持你的梦想吧,一定可以成功!

但是,考研只是职业进修的一种形式,你也可以试试在职攻读等形式(那是我最初给他的设想和建议)。而且,有时,形式即便一样,内容却也取决于你的构想和努力;有时,形式即便不一样,你也一样可以达成梦想。

我有一个研究生曾有类似想法和经历,而且在完成三年学业后回到了同一个单位的同一个岗位。研究生从事的科研任务和他的工作岗位大相径庭。同级毕业的研究生同学成了他的下属。但是,他一定收获了很多,我知道,他知道。

老师,会帮助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846-361645.html

上一篇:“鱼”与“渔”——学习的境界和方式
下一篇:研发工作是不是我的“奶酪”?——漫谈IT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择业
收藏 IP: .*| 热度|

9 吕泰省 孟津 曹广福 杨秀海 吉宗祥 李学宽 李金刚 黄锦芳 秦川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