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关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恐怖袭击的问答

已有 9303 次阅读 2016-3-28 11:22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是答某报记者问的整理稿】

  问一:为什么欧洲屡遭袭击?有没有一种很好方法完全避免恐怖袭击?
  答一:不同文明由于价值观有巨大的差异,其间必然存在冲突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答案;具体而言,恐怖分子要通过袭击事件宣示自身的存在感是一个原因。要想完全避免恐怖袭击,难!但是还是有一些具体的策略,比如,枪支武器的源头管控,公共场所的更频繁检查,但是这些都会部分地影响(如果不是限制的话)个人隐私和自由,而后者在欧洲是有传统的,所以,做起来并不容易。

  欧洲的“情怀”是全世界最为“人道主义”的,比如对于吉普赛人,中国的基本政策是限制入境,所以他们一度想法进入中国也实现不了,但是在欧洲却可以畅通无阻,我本人就在巴黎圣母院外面向求乞的波西米亚人施舍过2欧元,在葡萄牙小城波尔图也有不少吉普赛人,都生活得很自在。这些情怀用在不刻意闹事的人身上是友好宽容,用在恐怖分子身上则是纵容。
  还记得商鞅在逃离秦国的过程中想住店而不得,这些“无官方证件则无处敢收留”的政策正是保证违反或犯罪者在境内难以立足的具体做法,中国目前的证件管理就相对严格些,欧洲则不够严格,会给公众带来很多方便,且政府成本也有降低,但是必然会给恐怖分子留出可以利用的空挡。

 

  问二:恐怖分子袭击了机场,是否将安检外延至候机楼入口处就能防止或减少这样的袭击呢?
  答二:不能!其实恐怖分子这次选择袭击地点的基本原则是“人群密集场所”,交通枢纽恰好满足这一条件。北京地铁乃至全国的铁路就尝试着把检查入口由内延伸到入口之外,无火车票都根本进不了候车厅,这使得人群密集场所一下子移到了候车厅外部,机场如果这样处理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这对于恐怖分子其实是好消息,他们发动袭击后逃跑的路径将更加便捷,甚至连“自杀式”的袭击方法都无须采取。因此,外移安检或检查口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问三:为什么是巴黎?为什么是布鲁塞尔?
  答三:巴黎是欧洲之都是实际的地位,布鲁塞尔是欧洲之都则是名义上的说法,因为欧洲议会、欧盟总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都在布鲁塞尔,我本人就去过欧盟总部大楼,恰好也是坐的同一条线,虽然布鲁塞尔相对于巴黎显得不那么出名和重要,但是它恰恰是欧洲政府都能接受的一个“欧洲之都”的选择。
  在这样的地方发动袭击容易带来更为显著的后果。
  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之前的各种袭击在伦敦、马德里、莫斯科,再往前还有慕尼黑,都是欧洲的重要城市,人口密集区,可见恐怖分子的选择还是有其固有逻辑的。


  有人说布鲁塞尔有穆斯林聚居区,这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上,在欧洲的各大城市几乎都有穆斯林聚居区,而且人数不少。西班牙这样的国家由于有几百年的时间就在穆斯林统治下,穆斯林的比例比比利时还大。还有靠近欧洲的以色列,其实穆斯林的比例也很大,但是最近这些年倒是没再出现恐怖袭击事件。所以,恐怖袭击事件与环境的关系并不直接,还是与该国家采取的相关政策更为相关。 

   

  问四:地铁能否全面安检,以防止恐怖袭击?

  答四:这个成本太高了,很难实现,尤其对于发达国家,人员成本奇高的地方更是这样。北京目前地铁也没有做到进入前的全面安检,尽管大部分确实设置了安检设备。我们熟知的东京地铁沙林事件后,东京地铁紧张过一段时间后,也没有采取安检措施,主要还是成本太高了,为了一次偶发的事件而在所有的公共交通枢纽设置这么一个拦截处,会造成人群滞留且不说,还会带来新的风险隐患。

 

  问五: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未来的恐怖袭击?

  答五:一、管理机制作用于恐怖袭击的主体:恐怖分子,识别他们,限制他们,防范他们;二、管理机制作用于袭击的介质:枪支、炸弹、汽车,多些检查手段和控制点;三、管理机制作用于袭击的对象:加强交通枢纽的安全管理,多用自动化检测手段,多用识别手段,多分析过去的案例。此外,多进行反恐的国际交流,多做文明融合的努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965507.html

上一篇:比萨,永远的斜塔——冰箱贴里的意大利(二)
下一篇:作为“父亲”角色,在研究生杜帅楠婚礼上想说的话
收藏 IP: 223.104.19.*| 热度|

20 周健 苏德辰 李学宽 李健 李颖业 赵美娣 李本先 张家峰 刘建栋 姬扬 徐晓 吕喆 赵凤光 李志俊 杨正瓴 蔡庆华 zjzhaokeqin xiyouxiyou qzw xliang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