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今晚去西安,去讲一天的应急管理

已有 3202 次阅读 2010-10-22 19:00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两周前受邀去西安讲应急管理,不过这次的对象是高校管理人员。

??今晚出发,明天上午开讲。

??第一次去西安是参加一个工程哲学的学术会议,当然,我的报告内容还是和应急管理有关,主要是关于机理体系的,和哲学有点关系。会后,我还特意写了一篇《工程哲学年会纪》(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906),口吻模仿了《兰亭集序》。

??第二次也是为了应急管理,不过刚好遇到了汶川地震,当天晚上校方不敢使用教室,我也就取消了这次报告。这是我出道以来第一次取消讲座,不过原因很大,所以我也很觉应该。

??第三次是应一家企业之请,前往西安商谈城市应急平台建设的问题。

??这是第四次。

??以下是《工程哲学年会纪》原文

??西历二零零七年,岁在丁亥,仲夏之初,会于古城西安之南洋,咸为工程与哲学之事也。
??
??其时,十八院士皆至,学者专家在列。此地虽有汽车噪声盈耳,尾气扑鼻,唯因古文化之风尚存,碑林雁塔皆在,远望则可及秦皇陵华清宫,近寻则可至钟鼓楼兴庆宫;会议大厅多为闹中静谧之所,宜高谈,亦可私语,并无“丝竹管弦之扰”,一言一评,足以畅叙高深学问也。
??
??会议是日,天高云淡,为数日来仅见,夏风拂面,有热烈气氛存焉。论者或从洪荒大处着眼,或从微观具体之事入手;或论及工程哲学之体系架构,或言涉企业行业应用案例,“游目骋怀”,足以为听者开目,迷者解惑。
??
??与会者多前辈学人,有院士殷瑞钰者思考工程哲学之事久矣,邀汪应洛院士、李伯聪教授等多人完成煌煌巨著一册,以“工程哲学”为名,隐隐可成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并立之论;应洛汪氏则为管理科学界博士导师之始作俑者,论及“工程哲学与当代工程观”,言颇多新意;中国科学院之伯聪李教授于西历零三年开展该学科之研究,与海外域内多名高士几同时探及基本问题和架构,数年积累,终成一家之言,报告虽夹河南味普通话,然形式内容风趣幽默,及天入里,听者多动容颔首。
????
??下午则为中国之大工程问题,题涉“载人飞船”、“长江三峡”、“铁路提速”、“重大工程建设”诸热点话题,持论者皆为工程院院士,并深度参与具体工程项目,然均由哲学思辩出发,迥异于常论。之后亦有“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宝钢工程”诸问题,立论者或总经理、或董事长,亦为一时之俊杰。
??
??余于次日做“应急管理工程观”之讲演,在王宏波、尚智丛、丛杭青、朱菁、丘亮辉、周程诸学人弘论之后。
??
??学术之一事,于大国非小。观宇宙之内,思想、方法创新之难为人所共知,然,东风西渐、西学东进之事已属寻常,“取舍万殊”,终可“欣于所遇,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我辈亦须一步一趋,与时俱进,常为些须进展而自喜,亦为他人新论而感佩。彼此学习,相互借鉴,“俯仰之间”,过去之成果或成陈迹,或有重大本质性发展,方可兴怀。死生虽事大,闻道有过之!
??
??羲之《兰亭集序》有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感慨由之,然于学问一事,视今之超古,后且超今,应欣然于心者也。
??
??因会有感,遂成此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375985.html

上一篇:100页的现代应急案例故事即将出炉
下一篇:俺们在华侨大学进行应急管理学术交流的报道
收藏 IP: .*| 热度|

4 曹广福 赵明 罗帆 苏红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0 1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