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个人和日本的战争

已有 7371 次阅读 2010-8-30 21:19 |个人分类:史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继续我们就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一书进行读后讨论。

  在该书第六章最后一段话里,梁启超先生写道:

  自此章以后,李鸿章得意之历史终,而失意之历史方始矣。

  随后的第七章就是《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因为我们中国人对于甲午战争都比较熟悉了,邓世昌,方伯谦,丁汝昌等都是栩栩如生,所以我们不说这些战争过程中具体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在本章的结束段,梁启超先生介绍道——

  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

  然后,梁接着论道: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

  啊?!

  这个这个——

  但是,梁后面是有证据的——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划疆自守,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

  后面,梁又介绍了一件让日本和西方都觉得颇为可笑之事。

  在刘公岛投降的舰艇中,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舰,而理由呢,则是这艘舰属于广东,而这次甲午战争与广东没有什么关系。

  一切都是李鸿章的事。

  这其实也是我们中国人中很多一向不负责任的一个小例子而已,我之前讲过左宗棠因为曾国藩败绩后有人立刻拿出折子要参曾国藩而大骂那群清朝大官的故事,大意是:你们这群王八蛋!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说曾国藩是不是确实败了,弹劾老曾的折子就早写好了,都他妈什么玩意儿啊!

  清末所谓几大名臣,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基本上都是敢于负责,尤其是敢于负失败之责的人。而其他人虽然有些许的名气,但是相比这几位,都差了成色了。

  也所以,梁启超赞道: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

  当然,梁启超先生也并没有因为虽败犹荣而放弃对李鸿章决策失误的指责,书中给出了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12个决策失误,这里简单列举几个吧:

  第一个失误是:误劝朝鲜与外国立约昧于公法。这是战争的起始因素。

  第五个失误是:丁汝昌请以北洋海军先鏖敌舰,而不能用,遂令反主为客,敌做大而我愈危,综其原因,皆由不欲衅自我开,以为外交之道应尔,而不知当甲午五六月间,中日早成敌国,而非友邦矣,误以交邻之道施诸兵机。

  第八个失误是:枪或苦(后面还有一个字我不认识,也打不出来,唉),弹或赝物,弹不对枪,药不随械,谓从前管军械局之人皆廉明,谁能信之。

  等等——

  而这些错误的根本还是在于不了解世界大势,且不遵守战争练兵的一般规则,随心所欲,真到了枪上膛的时候,自然拉不开栓了。

  还记得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甲午海战》(名字不确切了),里面一个镜头就是一发炮弹发到了日方指挥旗舰的弹药库,但是竟然没有爆炸,其质量如此。

  当然,在看李默然出演邓世昌的那部著名的《甲午风云》电影里,我军发现炮弹和大炮有型号不符合的情况,炮弹稍微大了点,然后一群清兵猛在那儿用锉刀挫炮弹。

  我的老天爷!临战的时候竟然会有这样的局面。

  您老别惊讶,我们就会有这样的局面。

  甚至到了对越战争中,在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一书中,小北京(雷军长的儿子)就是因为炮弹是哑弹而最终死在了这上面,当然,好像小说里说这是因为文革期间大家都没心思造枪炮,专心文攻武斗造成的结果。其实,我们中国人也许从来都没有追究过精确精致,也因此才会有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357708.html

上一篇:科学基金申请书中这么多“基于”是为啥?
下一篇:苏东坡这样算自我剽窃吗?
收藏 IP: .*| 热度|

4 郭战胜 刘钢 唐常杰 孟羽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