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论“高句丽遗址”之不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已有 4249 次阅读 2008-8-10 22:44 |个人分类:史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在刚上大学的第一个假期,也就是1989年的1月,回到山东老家后,曾经随我爸爸去了一次聊城师范学院,见过一位历史系的副教授,顺便知道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次算是假期的一次旅游了,尽管只有一天的工夫,却也游览了聊城的两处名胜古迹,尽管有些破败,但是也算是开了一次眼界了。
  在那位副教授的家里,他谈到了聊城正在和山东省的另外一个地区,被成为牡丹之乡的荷泽,争夺春秋时代大名人曾子故里的名头,怎么争?当然需要这些历史系的教授们去论证了,当时,这位副教授很不屑地说,“市长又不想给钱,还想让人给他论证,纯粹是做梦!”
  后来,听说终于让荷泽争去了这个所谓名人故里的名号,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笑了一下。
  
  当然,写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说这个故事并不十分恰当,毕竟,有那么多的墓穴就散布在小城的各处,据说是1万多处。
  但是,无论如何,高句丽遗址并不具备一种文化所具备的系统性和特殊性,成为世界文化遗址看起来也很象是学者们包装的功劳了。

  一、将军坟:“东方金字塔”?
  
  让我们先从整个遗址的最核心部分,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将军坟说起,说它是石造建筑艺术的杰作应该是太过分了。
  将军坟具备的几个数据是这样的:墓基每边长31.58米、高12.4米,墓体呈方锥形,共有7级阶梯,全部采用精琢的巨型花岗岩石条砌筑而成,墓室顶部用整块巨石覆盖。
  如果没有将军坟前竖立着的铁支架的梯子,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也应该可以费点力上到墓室所在的台阶,毕竟,一级石阶也就一米多一点点的样子,且石头并没有光滑如大理石,我虽然没有考证是否风吹日晒会把一块完全规则的石头腐蚀成不太方正的样子,还是可以推断这样的可能性不太大的,这样,至少可以怀疑当时工匠的技术水平并不比埃及金字塔时代的高多少(埃及金字塔的石头也并不都是很方正),而此时已经距离金字塔时代2000多年了,这样,作为主要建筑典范的将军坟也就并没有多少技术或者艺术含量在了。事实上,我们可以列举出西汉时期一些皇帝陵墓的建筑规格和水准,至少比将军坟的成就高。
  其实,现代的人为了说明可以使用最简易的方法建造金字塔,是做过实验的,实验中没有使用任何现代化的工具,而是模拟了当年工具粗陋时的情景,结果证明,在一个月内就可以建成一座5米多的金字塔。
  这并不是说将军坟没有任何价值,我这么说只是说明它不具备目前声称的极高的价值而已。而将军坟并不是埋葬将军的,而是埋葬了当时的长寿王,自然是另外的话题了,这里不做陈述。为了让游客参观,墓室的一面开放了,而里面有两个墓穴,应该属于长寿王和王妃两个人,在墓的四面据说还有其他级别较低的妃嫔的陪葬墓,但是由于规格比这个小很多,也就只留了个遗址或土堆而看不到原来的一点样子了。

  二、好太王碑:在本地的价值其实高过一切其他考古发现

  除了这座高大显著的将军坟,集安市东北5公里的山脚下有一座好太王碑,好太王碑是高句丽第20代寿王为纪念19代好太王而建树的,上面也记载了关于高句丽起源及建立政权的传说,以及好太王一生的功绩。碑高6.39米,由一整块巨形角砾凝灰岩雕凿而成,为不规则的方形柱状体。碑文四面环刻,计44行1775字,其中,可以辨认的汉字有1590个。
  通行的彭教授认为将军坟的重要程度远远赶不上这块碑,尽管这块碑也并没有象旅游指南上声称的那么伟大。但是,毕竟,从碑文上可以看到一些相关的有关历史的文字说明,这些说明要比现在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一起从几块石头上瞎琢磨出来的“研究成果”要有价值的多,毕竟是第一手资料,事实上,集安博物馆的说明里关于这个公元1世纪左右的王朝的一些历史说明确实来源于好太王碑,虽然只有1775字,且有些字迹还模糊了,但是它对于说清楚高句丽王朝的一些历史事实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彭教授还很坚定得说,考古上挖出来一些墓葬如果里面没有文字资料的话,价值都要低很多,那些东西的本质也就是一堆还没有烂透的古代的东西而已。
  介绍文字这么夸奖好太王碑:无论碑体造形、碑刻技法,还是碑文风格,堪称中华民族碑刻艺术的瑰宝。
  有意思的是,当时的高句丽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碑文全部是规范的汉字,要说到碑文的书法价值,您随便拉一个人来问问,在中原地区同一时期的碑文会比它差吗?所以能说瑰宝只是因为它是古代的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44行碑文其实按照今天的观点来看,应该是列了,以前写字都是竖着写的,且都是从右向左,这个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有人还总结过说中国人写字的样式是点头式,而西方人横着书写,是怀疑论着,反对派,所以西方人能够否定前人而发展,中国人则是不断肯定而停步不前,虽然是牵强附会,不过很具备笑话的价值。
  在碑前的工作人员在我们面前显露了一手,他居然能够背诵全部的碑文,让我吃了一惊,不管怎么说,都是练出来的,倒真的是很有敬业精神的。
  
  三、高句丽墓室壁画

  我们到离开的才知道正在看到的显示屏上的墓室壁画居然并不是拍摄下来的,而是和我们离的一尺之遥的工作人员自己拿着鼠标操作着墓室内部的摄像镜头现场显示出来的,当她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惊讶地说,为什么你不早告诉我们啊,那样的话我们会看得更仔细些。
  我想这个倒是一个特色,因为担心墓室见光后会发生象敦煌莫高窟壁画一般地剥落,在进入墓室后留了一些灯和摄像头就重新把墓室封闭了,只在游客来看的时候才打开让摄像头在里面游弋一圈,我们看到的壁画在这个不大的陈列室了都有拓下来的样品,从这里可以看到中华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是多么的深入,高句丽墓室的壁画风格你简直可以在吴道子的画里找到神韵,甚至细节,简直太神奇了。壁画的线条流畅飘逸、内容颇具传奇色彩,或飞天或游戏的孩童,距今虽已千余年,仍色彩鲜艳,著名的壁画墓有角抵墓、舞踊墓、五盔坟等,这里的五盔指的是五座墓象头盔一样分布在四周,相互呼应,很有些气势。
  当然,壁画的规模并不够大,有些也确实剥落了不少,让人感到有点美中不足。我有点遗憾的是,一直希望看到的一些具备高句丽民族性的东西,但是很难在这些壁画里找到痕迹,而文字又完全使用的汉字,看来有些失望是难免的了。

  四、其他

  据说,这个世界文化遗产还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宫殿遗址等气势恢宏、造型雄伟的建筑。“国内城”是为数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墙的平原城类型都城址,保存下来的城墙依然不失美观庄严;“丸都山城”依山形走势精巧构思,布局规划合理;通过考古发掘呈现出来的宫殿遗址,仍可看出原有建筑的恢弘气势,在东北地区中世纪时代城址中,国内城与丸都山城都堪称都城建筑的杰出之作。
  我们能够看到的形象比较鲜明的其实就是前面我列举的三样东西了,国内城、丸都山城、宫殿遗址的痕迹说明显却到不了让人看上去能留下印象的地步,所以,可以忽略了。

  我觉得,高句丽遗址并不具备独到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对它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当地的人对于将军坟的认识居然一直被认为是错误的:上面安葬的并非将军,而是王。我甚至怀疑了一下历史学家们认识到的东西是否真的比当地人口口相传的东西更接近事实,这个却无法证实了,胡适有云:“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话里的化妆师其实多为历史学家了,如果没有当时的文字资料,历史学家中的不少人很多时候也就是揣测了,有些甚至严重到凭空去下结论。

此行还有一些花絮,这里列举几个:

  1,集安市博物馆几个字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当年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风格,问过导游小姐之后,知道原来题写的本是集安县博物馆,后来撤县建市,就从郭老的字帖里拿了一个“市”出来凑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黄院长他们几个笑了,说我们都是中国科学院来的,你们这样集字还真的不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法呢,说不定我们就有资格来和你们论争论争。

  不过郭老是有喜欢到处留字的习惯,尽管康生说过郭老的字还不如这位康老用脚写出来的好看,但是无疑现在没有人会对生前享尽荣华的康老正视了:郭老在历史学和文学上的价值都很大,而康生则除了政治价值没有任何其他价值了,而政治价值一旦你的卑鄙的一面被发现,则会直接降低其其他方面的价值,他的字没有流传下来就是一个例子,当然,更远看,当年据说中国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里的蔡其实是蔡京这个老奸臣,所以,后来竟然把另外一个蔡给递补了上来,就是蔡襄了。

  2,写这篇文章还让我想起来的一件事情是,郭沫若把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开始定义为战国时代,好象在公元前475年左右,而高句丽遗址所处的时代是公元1-7世纪,如果这个结论和郭老的学术观点都是一脉相成的话,东北和中原的差别还是大到让人吃惊,比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刚发布的中国现代化程度比美国晚100年的成果差别更大。不过,想到古代的社会形态的演变应该步履维艰,也就觉得可以理解了。

  只是,据说中国的历史学家对郭老的这个惊世骇俗的观点有些其他看法,有的则认为和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时代差不多,这属于学术观点上的分歧了,不知道它会不会影响到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些内容,可惜我没有时间好好研读一下相关的文献,否则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写出一篇稍微有点意思的历史学论文,唉!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34767.html

上一篇:设想奥运之后的北京——悉尼启示录2
下一篇:《闽游记》之八——宁宁的姐妹弟兄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