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系列57:安全心理特性的定性研究方法

已有 321 次阅读 2024-5-20 07:50 |个人分类:科研杂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系列57:安全心理特性的定性研究方法

心理因素与人的安全行为有十分重要的联系。例如,在生产领域,一方面人,在生产作业中经常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紧张、疲劳、注意等直接反映到工作效率与安全生产上。另一方面,生产作业中的生产机械、作业方法(如单调性等)、工艺流程和生产环境(光、声、色、温度、振动等)又对操作者的心理状况发生作用,造成人的心理变化,最终影响到工作效率与安全。因此,系统的研究工业生产中人的安全心理活动规律,对增强工业安全心理管理水平,预防各类工业伤亡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在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上,还是在心理学研究的方式与方法上,都有定性的研究和定量的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也可以称之为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定性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定性断定、推论、考察、说明、解释;定量研究则是对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的确定和计算。

1.定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定性研究方法是通过深入的体验、调查和分析而获得对事物的认识,结果用文字叙述。它是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分析方式以归纳法为主,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以及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研究过程是研究结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须详细加以记载和报道。

定性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观研究范式。定性研究的主要特征在于人文主义的研究态度、整体主义的研究策略、主位主义的独特视角、主体互动的研究立场、解说对象的标线手段、研究问题的文化性质。

2.定性研究方法的分类

定性研究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定性描述,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文献资料法、传记研究、个案研究、社区研究、档案研究、生活史研究、现象学研究等等。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的材料和相关的论文,作为理论依据,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借鉴了其中一些对研究方向具有指导性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观察法。以研究对象在实践中的表现为主,并参照相关图像,来研究研究对象的心理特性,以作出相应的结论或推断。

3)访谈法。根据研究的目的需要对员工的各种事故心理现象进行调查。主要是在安全管理者和事故当事人之间展开。一种是回顾性调查,须在访谈基础上确定调查项目和内容,查阅挖掘事故档案等相关资料,实施具体调查分析,必要时还须借助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寻找事故心理规律。还有就是对现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环境)、条件与行为心理因素的关系进行调查,以探究事故的典型心理特征和心理因素作用。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搜集有关对方心理特征与行为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它既可以是结构化的,又可以是无结构的,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访谈法要求参与者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并提取信息,因此一般采用追述的形式,而且为了随后分析方便,要将访谈的内容以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记录。采用框架分析法,运用相关软件对转录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描述并解释关键主题。

4)个案法。个案法是心理学研究的初步方法,也是应用最长久的研究形式,但仍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是通过对重、特大典型工业伤亡事故的人、物、环境三因素的分析基础上,以发现人的行为和心理在事故中因素作用。不仅对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提供安全心理管理依据,重要的是诸多事故个案的分析能发现工业伤亡事故的典型心理特征和规律。

个案研究的定性分析尤指以真实生活或事件为基础的描述性研究材料,探索事件和被试的平衡与综合特征,反映了研究的真实性。作为一种研究策略,个案研究的范式主要探索事物的纵向发展的变化,可以运用到很多场合。个案研究的范式体现了逻辑策略的完善性和相对性,旨在把研究问题与真实生活相结合起来考察,对研究的现象进行特征描述尤为适合。

5)文献档案法。研究者在运用该方法时,首先收集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书籍、报纸、杂志、会议记录、政府公文、个人书信等文献资料,然后再对这些资料进行量的分析并获得结论。这一方法虽然排除了研究者的任意性和偏见性,但由于它没对被试进行直接测量。而根据搜集的资料对个体与文化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因而其效度没有得到很好保证。

6)日常经验法。是通过研究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生的事件经验,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进程的一种方法。与传统心理学观点不同,它关注日常活动,要求被试根据主试的规定观察和描述不断发生的活动,对自然背景下的行为进行详细的、准确的和多重的描述。它是在一种比较自然的条件下对被试进行研究的方法。日常经验的数据包括相对客观的信息(如社会接触的次数)和对直觉印象和心理状态的主观描述(如情绪、自我价值感)。日常经验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在于,运用个体对其心理活动的即时描述,能使回顾偏见达到最小化,甚至消除。在要求个体回忆和概括许多事件时产生的固有扭曲,随接近性和回忆率的不同而变化,依赖多种场景和时刻观察的优点显而易见。

3.定性研究的优缺点

定性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1)真实性和全面性。定性研究的实质在于要求研究人员深入到研究现场,作为现场情境中的一个成员,和被研究者一起生活工作,在他们自然生活情境中,全面描述现场情境。2)灵活性。定性研究强调研究者放下自己的主观臆测,尊重事实,允许并鼓励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认知框架,而不是根据预先安排好的问题结构来做出回答。3)深刻性。定性研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人的尊重,它最关注的是研究对象自己的看法,尊重研究对象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去诠释研究对象及其行为的内部意义。

定性研究方法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导致了它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1)研究情景的自然性。由于缺乏对自然情景中复杂因素的严格控制导致定性研究往往缺乏精确的科学性,研究结果容易带有片面性和偶然性。2)研究手法的描述性和思维方法的归纳性导致定性研究往往缺乏严密的逻辑性。这是描述性材料和归纳推理本身所固有的缺点导致的。3)观察与访谈的研究方法导致定性研究只适合对小样本进行研究,而不适宜于大样本的研究。而由于小样本的代表性不足。因此,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意义不大,其推广性受到限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4770.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56:安全观塑造方法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58:安全心理特性的定量研究方法
收藏 IP: 119.39.118.*|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