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家12——极清香
曾泳春
张镐哲,《再回到从前》。
如果再回到从前
所有一切重演
我是否会明白生活重点
很多人都以为闽粤习俗相近,包括语言和吃的习俗,正如我曾经以为江南一带习俗相近一样。一想起江南,都是黄灿灿的油菜花,都是吴侬软语,而唐伯虎一路追随秋香,在江南留下流传至今的风流佳话。
后来真的到了江南,才发现远非如此。江南一带的语言是否是同一派系,我没有研究,但菜系显然是不同的。到绍兴吃饭,就像进了盐铺,而到了无锡,却像进了糖铺。绍兴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到今天还把东西都腌咸晒干了吃;而无锡人到底是有多甜蜜,才把菜做得如此酥甜——豆腐干是蜜汁的,连肉骨头都是甜的。
其实无锡人做的这种甜到极致的菜,福建人也做,但那是有约束条件的。闽南的传统,产妇在月子里的食物是放糖而不放盐的。当年我就吃了整整一个月用红糖做出来的食物,幸好我爸是研究甘蔗的,连红糖都是自己熬的,想要熬多甜就熬多甜(小时候我吃甘蔗,都不说吃甘蔗,直接就说我今天想吃973,或者说尝尝863,973和863等都是甘蔗品种的代号)。这也是后来美国的那些甜食根本甜不住我的原因。广东的产妇也吃这种放糖不放盐的食物——姜醋猪脚,原料是猪脚、鸡蛋和大块的姜,做的时候不放水,只放甜醋和黄糖,那是相当的酸甜。家里有产妇的都会准备一瓮这样的姜醋猪脚。 所以说,广东和福建只有坐月子的产妇才吃放糖的菜,是有约束条件的,不像无锡人,日日吃这种放了很多糖的菜。
扯远了,说回闽粤习俗。在我看来,粤语和闽南语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方言。也许是香港电影的影响比台湾电影深远,不少人听我说话,经常会说我的口音有些像香港人说话。我总是懒得解释,其实我的口音是有些像台湾人说话。虽然我自称普通话很准,但如果我回乡一段时间,跟家乡人厮混久了,闽南口音就会原形毕露。闽南语远比粤语难学。闽南语里包含了很多古语,我曾经做过简略的汇集,但其博大精深,不是我有精力去研究的。
重新说回美食,广东人会认为上海的鸡汤太油了,喝不下去;而闽南人则会认为广东的鸡汤太浑浊了,也喝不下去。广东的汤是煲出来的,虽不油腻但汤色浑浊。闽南的汤更见不得一点油腥,而且得是那种清澈见底的汤色。比如鱼汤,全中国大部分地方做鱼汤,都是先将鱼在油里略煸,然后放水放料,烧成一锅乳白色的鱼汤。广东的鱼汤,比较有名的葛菜生鱼汤,和其他煲汤区别不大,都是把所有的料放入煲里用文火煲几个小时。但闽南的鱼汤,是隔水炖出来的,将鱼、水和姜放在盆里隔水炖,这样做出来的鱼汤是透明微黄的,清澈见底,没有一点油星子,非常清甜。这才是闽南的汤。闽南人喜欢拿海鲜做汤,各种贝壳类的海鲜如蛏子、白蛤、牡蛎等,都可以用来做汤,汤里只放姜、香芹,其它什么都不加,连盐都少放(蛏子汤甚至可以不放盐),只需将水滚开,10分钟就能做成一盆清澈透明的汤。在吃了很多油腻之后,喝一碗这样清淡的汤,有一种回味无穷的通透感。
妈妈随茶叶给我寄来了一把草枝,说炖肉汤吃(肉汤包括了家禽、排骨、瘦肉)。我以为是小时候常吃的马齿苋根,马齿苋根炖肉汤有一种清香味儿,微甜。我取了两根炖了一回鸭汤,却发现不是马齿苋的味道,稍苦一些,但也很清香。问妈妈是什么,答曰虎尾轮根。看来闽南渊远流长的药膳还在不停地发扬光大啊!其实客家人也喜欢这样的药膳,鸡骨草瘦肉汤,就是一道很有特色的客家菜。这些草药肉汤,都是清澈透明,带清香味道的汤,是闽南人独爱的。
但江南有一道菜,我非常喜欢,就是春天吃的芦蒿。汪曾祺先生考证过,似乎蒿有多种,我们吃的这种未必就是芦蒿。他对这种蒿菜给了一个评价,就是“极清香”。我今天炒了一盘蒿,吃这道菜,有站在水边的感觉,的确是极清香。
虎尾轮根
极清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