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博文

大学那些课程 精选

已有 7272 次阅读 2013-4-18 18:5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大学, 课程

大学那些课程

曾泳春  

         

    中学时,我最喜欢上体育课,特别是练习短跑和弹跳的课。我天天盼着上体育课。

      大学一、二年级上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想来想去,好像没有一门喜欢的,本来上课就是件很枯燥的事儿,怎么会喜欢呢?如果硬要选出相对喜欢的,那么就是高等数学了。之所以喜欢高等数学,是因为中学时被数学折磨得很厉害,而上了大学学高等数学,顿时觉得简单起来。中学数学好像是故意要考死你的样子,无论怎么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到了考试,总是有一两道难题卡在那里,添无数条辅助线的那种几何证明题,打死我也想不出来。而高等数学就没这种苦恼了,只要上课记好笔记,考试前熟背笔记,总能考出好成绩。我曾经回忆过我的高数成绩几乎没下过99,也许是夸大了,应该还是有几次下过99的。高数老师很喜欢我,问我做了哪些习题集啊,我心想我哪有时间做习题集啊,我无非就是把你的笔记背得滚瓜烂熟而已。还有一门课我也相对比较喜欢,就是理论力学,也是上课记好笔记,考前背好笔记就能考好的。这样省力的课程,我都比较爱。

      但另外两门基础课,大学物理和大学化学,我就学得很悲催了。大学物理似乎与中学物理几乎没什么区别,复习了一遍,还比不上中学物理严谨。当然可能我的记忆有误,但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差别,远远比不上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之间的差别。所以学完大学物理,对我来说没半点收获。大学化学就更悲剧了,我从中学起,就没喜欢过化学,因而当然也没学好过。我厌烦化学的婆婆妈妈和拖泥带水——化学实验总是汤汤水水的,不像物理实验那样显得干干净净的。大学化学好像学了点有机的基础,到了现在我看到poly还是直接晕掉。这两门课,对我来说真是无力回首。

    专业基础课中,最最最令我恐惧的,就是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我曾在某一篇青春年少《工科那些课程》里写过这门课。当我对着一个机器零件时,正看、俯看、侧看(规定从左侧看),都无法把一个立体的东西分成三个平面来表述;而把一个立体的东西从三个平面(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中还原出来,更要了我的命。总之这门课是悲剧了,很悲剧,而这门课的成绩,除了考试之外,还有一个更折磨人的环节,就是用1号图纸画减速箱。往事不堪回首,于是就不要回首了吧。另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原理与设计,还比较有意思,对我来说要简单一些,或者说可理喻一些,至少不要我对着一个机器零件望穿秋水愁断肠。

    大三开始上专业课,纺纱织造,棉毛丝麻,棉纺毛纺麻纺绢纺,棉织毛织麻织丝织,原理、工艺加上机器,直学得昏天黑地,回想起来,没有一门喜欢的。很汗颜的是,我们那时不怎么认真上课,却热衷于评价老师,可能是因为专业课是由本系老师上的,离我们近了。其中一个教纺纱的青椒,已经让我在《弹指一挥间》描绘了一通。不去管上得好不好,这个青椒还算是上课有激情的,而有的青椒上课半点激情都没有。当年青椒留校,似乎并不是自己很愿意,因为那时外企正在上海方兴未艾起来,不少青椒一直在继续在学校上课还是辞职去外企之间摇摆。记得有次下午上课,一个青椒打着哈欠进了教室,开始无精打采地讲课,讲一会儿就抱怨一下,怎么欺负他,把他的课排在下午,害得他犯困。我们都很同情他,也陪着他一起犯困,我一边打瞌睡一边记笔记,醒来发现记下了几句梦话。我在很多年后重回学校,没见着那个当年的青椒,估计是最后下决心辞职去了外企了。

    作为工科生,我们有很多实验和实习的课程。那些大中午被集中到校办工厂看机器的实验课,我很不喜欢。我们围在轰隆隆的机器旁,听师傅声嘶力竭地讲着机器构造,效果很差。在所有的实习中,我很喜欢金工实习。小时候看小人书和电影,有个叫红星机械厂的场景,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些早晨迎着阳光走进工厂,傍晚披着晚霞走出工厂的情景,我很向往。在小人书和电影里,主人公们都喜气洋洋,精神焕发,似乎天天都有快乐等着他们。他们都穿着我特别喜欢的工装裤,那种背带的工装裤,我一直喜欢到现在。为了这个梦幻般的红星机械厂,我很有兴趣地学习金工实习中的车钳刨铣磨,最后亲手做了一把榔头,一直带在身边。

    研究生上的课程,我一门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为了一门计算机课,我遵老师规定从福州路的书店提回来6本一套关于DOS系统的计算机书,沉甸甸的,累得要死,却从来未曾翻开过。其它的课程,真的是不记得了。

    岁月无痕。青春无痕。

     

相关博文,《青春,再见青春》。

 

良辰美景奈何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950-681528.html

上一篇:写诗
下一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收藏 IP: 61.170.143.*| 热度|

47 李学宽 曾庆平 刘立 曹聪 王浩 李宇斌 刘全慧 张鹏举 赵斌 杨正瓴 程光伟 王红敏 徐大彬 武夷山 吕喆 陈冬生 王修慧 肖海 翟自洋 罗春元 徐晓 王善勇 刘艳红 余昕 陆俊茜 褚昭明 李志俊 张洁 陈国文 韦玉程 刘敏 朱云云 苏金亚 邢志忠 蒋永华 李天成 方晓汾 张利华 zfqi2009 lixuke2005 biofans zzjtcm physicism clp286 yunmu redastro fishman93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2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