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那些课程
曾泳春
中学时,我最喜欢上体育课,特别是练习短跑和弹跳的课。我天天盼着上体育课。
大学一、二年级上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想来想去,好像没有一门喜欢的,本来上课就是件很枯燥的事儿,怎么会喜欢呢?如果硬要选出相对喜欢的,那么就是高等数学了。之所以喜欢高等数学,是因为中学时被数学折磨得很厉害,而上了大学学高等数学,顿时觉得简单起来。中学数学好像是故意要考死你的样子,无论怎么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到了考试,总是有一两道难题卡在那里,添无数条辅助线的那种几何证明题,打死我也想不出来。而高等数学就没这种苦恼了,只要上课记好笔记,考试前熟背笔记,总能考出好成绩。我曾经回忆过我的高数成绩几乎没下过99,也许是夸大了,应该还是有几次下过99的。高数老师很喜欢我,问我做了哪些习题集啊,我心想我哪有时间做习题集啊,我无非就是把你的笔记背得滚瓜烂熟而已。还有一门课我也相对比较喜欢,就是理论力学,也是上课记好笔记,考前背好笔记就能考好的。这样省力的课程,我都比较爱。
但另外两门基础课,大学物理和大学化学,我就学得很悲催了。大学物理似乎与中学物理几乎没什么区别,复习了一遍,还比不上中学物理严谨。当然可能我的记忆有误,但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差别,远远比不上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之间的差别。所以学完大学物理,对我来说没半点收获。大学化学就更悲剧了,我从中学起,就没喜欢过化学,因而当然也没学好过。我厌烦化学的婆婆妈妈和拖泥带水——化学实验总是汤汤水水的,不像物理实验那样显得干干净净的。大学化学好像学了点有机的基础,到了现在我看到poly还是直接晕掉。这两门课,对我来说真是无力回首。
专业基础课中,最最最令我恐惧的,就是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我曾在某一篇青春年少《工科那些课程》里写过这门课。当我对着一个机器零件时,正看、俯看、侧看(规定从左侧看),都无法把一个立体的东西分成三个平面来表述;而把一个立体的东西从三个平面(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中还原出来,更要了我的命。总之这门课是悲剧了,很悲剧,而这门课的成绩,除了考试之外,还有一个更折磨人的环节,就是用1号图纸画减速箱。往事不堪回首,于是就不要回首了吧。另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原理与设计,还比较有意思,对我来说要简单一些,或者说可理喻一些,至少不要我对着一个机器零件望穿秋水愁断肠。
大三开始上专业课,纺纱织造,棉毛丝麻,棉纺毛纺麻纺绢纺,棉织毛织麻织丝织,原理、工艺加上机器,直学得昏天黑地,回想起来,没有一门喜欢的。很汗颜的是,我们那时不怎么认真上课,却热衷于评价老师,可能是因为专业课是由本系老师上的,离我们近了。其中一个教纺纱的青椒,已经让我在《弹指一挥间》描绘了一通。不去管上得好不好,这个青椒还算是上课有激情的,而有的青椒上课半点激情都没有。当年青椒留校,似乎并不是自己很愿意,因为那时外企正在上海方兴未艾起来,不少青椒一直在继续在学校上课还是辞职去外企之间摇摆。记得有次下午上课,一个青椒打着哈欠进了教室,开始无精打采地讲课,讲一会儿就抱怨一下,怎么欺负他,把他的课排在下午,害得他犯困。我们都很同情他,也陪着他一起犯困,我一边打瞌睡一边记笔记,醒来发现记下了几句梦话。我在很多年后重回学校,没见着那个当年的青椒,估计是最后下决心辞职去了外企了。
作为工科生,我们有很多实验和实习的课程。那些大中午被集中到校办工厂看机器的实验课,我很不喜欢。我们围在轰隆隆的机器旁,听师傅声嘶力竭地讲着机器构造,效果很差。在所有的实习中,我很喜欢金工实习。小时候看小人书和电影,有个叫红星机械厂的场景,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些早晨迎着阳光走进工厂,傍晚披着晚霞走出工厂的情景,我很向往。在小人书和电影里,主人公们都喜气洋洋,精神焕发,似乎天天都有快乐等着他们。他们都穿着我特别喜欢的工装裤,那种背带的工装裤,我一直喜欢到现在。为了这个梦幻般的红星机械厂,我很有兴趣地学习金工实习中的车钳刨铣磨,最后亲手做了一把榔头,一直带在身边。
研究生上的课程,我一门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为了一门计算机课,我遵老师规定从福州路的书店提回来6本一套关于DOS系统的计算机书,沉甸甸的,累得要死,却从来未曾翻开过。其它的课程,真的是不记得了。
岁月无痕。青春无痕。
相关博文,《青春,再见青春》。
良辰美景奈何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