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jnwy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djnwys

博文

院士之乡(桐城印象)(2):朱邑,为什么能泽被黎庶而青史留名?

已有 2556 次阅读 2024-5-7 15:2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作为一个外乡人,在桐城文化博物馆,看到了桐城建置的历史沿革,看到了朱邑。循着模糊的历史记忆,再近距离的凝视这位从基层做起,注重民生,一心为民的务实清官。也是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吾以为,朱邑并非我们表明看到的那样!

时间如梦,记忆如画!

朱邑,也许为后世文庙的建立以及“桐城派”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01 博物馆里的朱邑、范增文翁

桐城文化博物馆的设计很有特色:七拐八角,曲折萦回的街巷肌理。这种里巷语言的室内街巷布局,如果解说员不说,估计90%以上参访人员是身在其中不知其味!

博物馆里看到了公元前有三个人与桐城有关(按时间顺序):一个是秦末著名谋士、政治家范增(公元前277一公元前204)(图1、2),一个是翁(前187~前110年)(图3),一个是汉朝大司农朱邑(?—前61(图1)。

范增,居鄛(一说安徽桐城?一说安徽巢湖?具体哪里人存疑(图1、2),七十岁投奔项梁,后成为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尊称亚父。他的才华和政治智慧对当时的战争和政治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战略和谋略被后人称赞为“奇谋”,并影响了后来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年—?)。据说,范增有两大败笔:一是鸿门宴,二是没有看出韩信的本领。否则,秦末历史可能重写。

文化是流水,你不留她,她就流走了!桐城留着范增!

在秦末汉初争霸天下、人才辈出的岁月里,有我桐城人参与,也是现代桐城人蛮大的荣耀。换个角度来看,有志不在年高乎(七十岁投奔项梁)?由于种种因素交织,造成了范增的历史局限性,使他无法认识到韩信的真正价值。历史为现在能否提示,如何知人善任,是否有个人的局限性呢?值得深思!

吾以为,博物馆里,这两个暗示启发后来者!

范增去世100年后的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完成。朱邑身居高官,朱邑(?—前61知道他的老乡范增吗?

image.png

图1  桐城博物馆里的范增和朱邑

翁(前187~前110年或101年)名党,字仲翁,庐江郡舒县人(图3。文翁通晓《春秋》,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他的得力措施之一就是派有培养前途的低级官员到京城西安学习(进修班);第二个得力措施,是在成都大办"学宫"(学校),并加强对学校的领导,招选所属各县弟子来学习。班固的《汉书》,将文翁列于整个西汉“循吏”的首位,认为他“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意思是说文翁做人谨慎、率先作出榜样,老百姓觉得佩服、愿意效法。现在看来,他的举措,例如办进修班、建立学堂,加强交流、重视人才培养,真的超前。

翁是朱邑的前辈老乡,都来自庐江郡舒县图3翁去世时((前110年))朱邑(?—前61)可能已经成年,也许正在桐乡做“啬夫,”那时,朱邑知道他的老乡文翁吗? 后来,朱邑进入中枢,知道他的老乡文翁吗?

换句话说,在朱邑的成长过程中,有无翁等前辈老乡的身影?

历史的记忆太少,这些现在我们都无从知道!

文化是流水,你不留她,她就流走了!桐城留着翁!

不像现在某些现象:

学子不知道大师了。

孙子不知道爷爷了,不知道爷爷干过啥?

集体失忆了吗?正如前文济南人失忆张秉文一样吗?(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32404.html

漫漫历史的长河中英雄辈出,那些能识别并运用这些英雄才能的人,往往能成就一番事业,文翁就是这样的人。也许正是如此,从桐城走出的老辈张扬在先,并泽被后者,才给桐城后世子孙树立了标杆。

02 朱邑籍贯说起

原始社会即有先民在桐城生息繁衍,桐国,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图2)。

清光绪舒城县志的记载及《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的记载,汉时舒县范围较大,覆盖舒城、庐江全境,还有桐城、无为等地,纵横超过三百里。

如此看来,朱邑、范增文翁同为老乡,站在汉朝的历史上也是有根有据的。

文化是流水,你不留她,她就流走了!桐城留着朱邑、范增文翁!实乃桐城的高明之处!例如,舒城天天说文翁是她的,朱邑也是她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重要的是我做我的。所以,很早桐城就有了文庙,后世出了“桐城派”而没有“舒城派?” 文化是流水,你不留她,她就流走了!

大约宋元以前,桐城名气不彰,县名又变化不定,由龙舒、舒县、桐乡、吕亭左县、枞阳到同安,变来变去,终于变成了桐城(图2、3)

image.png

图2 博物馆里的桐城历史沿革

博物馆图3中有句话,“文翁朱邑,曹松公麟,泽被黎庶而青史留名。”拉近了看,除了文翁朱邑外,曹松公麟也是桐城建立文庙之前的人物,泽被黎庶其实是后人的大胸怀!这里简单说一下曹松公麟。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他写的,厉害吧?

图3中的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宋元祐六年(1091年)进士。为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御史台检法和朝奉郎宋朝,被称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巅峰。李公麟善画人物,尤工画马,《五马图》为其代表作。苏轼称赞他:“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 他亲自教导王希孟画出了《千里江山图》。

如此看来,兼收并包的桐城,孕育出的一段又一段绵延的故事,靠的并不仅仅是它秀丽的山水和地图疆域的演变。

image.png

图3 说了5件事:桐城由来、文朱邑、曹松、李公麟

《汉书·循吏传》的朱邑传开篇便是“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意思是说朱邑是庐江府舒城人,年轻时在舒城桐乡做一个小官。这说明朱邑的出生地和他的第一个工作部门是两个地方。《左传》称“舒桐乡”在“舒县西南”,《读史方舆纪要》又引用了《左传》的说法“即古桐国”, 凡此种种都指向了今天的桐城市,特别是北部地区。换句话说,《左传》和《读史方舆纪要》进一步证明了朱邑的第一个工作地点是今天的桐城。再来看看朱邑病重临死前嘱咐儿子:“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更加说明了他的出生地和他的第一个工作地点是两个地方,桐乡其实是朱邑第二故乡,但桐乡也为故乡(第二故乡)

朱邑的博大胸怀由此可见!

03 桐城千古第一人

《汉书循吏传》记述,朱邑年轻时担任桐城诉讼和赋税等事务的小吏,为人廉洁公正,待人宽容,爱民惠民,深得当地吏民的敬爱。继被举贤良,任大名府农丞,再迁北海太守,朱邑因治理地方政绩和个人品行排名第一,而调入朝中担任大司农位列九卿,相当于农业部长,掌管全国租税、钱谷、盐铁和财政收支。虽位列公卿、身居高位,但自奉节俭,常以俸禄周济贫民,家无余财……“天子器之,朝廷敬焉”……这样的好官,谁不念叨呢?

朱邑不但是个良吏,可以造福一方,而且是一个清官!

张敞与朱邑一样,也是汉朝能吏。会闻渤海胶东,人民苦饥,盗风日炽且政务益弛,遂上书阙廷,自请往治,宣帝乃迁张敞为胶东相。《汉书▪循吏传》记述,朱邑任大司农后,张敞给朱邑写信:“明主游心太古……固亡奇也。虽有,亦安所施?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故事各达其时之英俊,若必伊尹、吕望而后荐之,则此人不因足下而进矣。”大意是:我这里没什么奇才,即使有,又向哪里施展? 您凭着清明的德行,掌管着国家的农业,可以有……过去陈平虽然有才干,但也需要魏倩的帮助才能被提拔重用,韩信虽然是奇才,也依靠萧何才能被信任。如果一定非得是像伊尹、吕望那样的人才推荐,那么这个人其实不用您就会崭露头角的。

换句话说,没有贵人相助能成才乎?除非你才气冲天!

“邑感敞言,贡荐贤士大夫,多得其助者” 朱邑很感激他这番话,但发现有才干而没被重用的人,无论亲疏,他都努力向朝廷举荐贤人,帮助国家擢拔了一大批人才,有很多人是得到他帮助的。天子很看重他,朝廷官员也很敬重他。

朱邑不但能听良言,还是一个践行良言,心中无私的高官和清官!

所以,朱邑去世,汉宣帝刘询甚为悯惜,下诏称扬曰:大司农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无疆外之交,束脩之馈,可谓淑人君子。 《汉书》循吏传所载的西汉良吏清官仅六人,朱邑位列其中,可见其时对朱邑的评价之高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04为什么朱邑明确要求儿子把自己葬在桐乡?

舒城九井靳氏,原本姓朱,在元末明初,为避与朱元璋同姓祸,改而姓靳。舒城九井其实就是朱邑家乡。朱邑病逝后,天子和朝廷厚恤并嘉奖他,朱邑真可谓光宗耀祖了。舒城靳氏为有这样的始祖而倍感荣光。

然而,舒城靳氏不知道的是,朱邑在临死前,当着儿子的面,立下遗嘱: “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汉书循吏传》记载)。

那么,为什么朱邑明确要求儿子把自己葬在外乡呢?

后人猜想:舒城是他的家乡,他在那里生活了近二十年,应该说对家乡人还是有所了解的。桐乡,即今桐城,是他工作的第一站,可算是他的第二故乡,因此可以说,他对桐城人也是了解的。两地相比,他或许认为自己有恩于桐城人,故桐城人会厚待他。从后来的情况看,桐城人的确厚待于他,史书记载:“其子遵遗令,葬之于桐,桐人果为立祠,岁时祭享不绝。”

时至今日,都知道桐城有个朱邑,而桐城人也以拥有朱邑而自豪,称其为“桐城千古第一人”,谁还会知道朱邑真乃龙舒或舒城人呢?

看了朱邑的过往,升迁路径以及所作所为,作为封建社会的官员,就朱邑的站位和眼光而言,不会轻易做出“必葬我桐乡”这样的决定。必有深意。吾以为,前面的猜测有其合理性,那么朱邑的深意是什么呢?

光耀祖宗是一回事,说的是当下,例如,金榜提名时。

百世流芳是一回事,说的是以后。

光耀祖宗这回事,朱邑已经做到。如何百世流芳这回事,这是朱邑需要琢磨的,将来惠及家人这回事,也是朱邑需要琢磨的。“必葬我桐乡,” 吾以为,这是朱邑的高明之处!可惜,朱邑后人,特别是家乡人不能理解,让他们失去了朱邑想要达到的而又不能说的中兴家族的最后机会。

两千年过去了,今考汉时桐乡属舒县地(高祖四年、前202年置舒县,翌年别置龙舒县),也就是后来的舒城县(公元735年置)南、桐城县(公元757年置)北地区。所以舒、桐两县都以朱邑为骄傲,理所当然将他的生平事迹载入各自县志的《人物志·名臣》中。

现在知道,舒城朱公祠明万历间已毁,而桐城朱邑墓尚存。

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问题,却想不到自己的问题。网络上有句话,“龙舒靳氏族人,包括舒城人……应该观照一下内心,然后轻轻问一句:如今的民风如何?”

05 朱邑的身后事

班固(32—92)为朱邑作传时,时间已经过去一百多年,桐乡百姓一直保持岁时祠祭,从未中断。班固在汉书《朱邑字仲卿》中说:“汉朝好官吏,在这个时候涌现很多……像……这些人,都很称职,但是他们滥用刑罚,有的被判处死罪。……朱邑……等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百姓富裕起来了,他们离开了那个地方时深受百姓怀念,活着时有光荣的称号,死后被人供奉祭祀,这些令人敬畏的成绩和美德简直要使君子遗风逊色了。

从朱邑祠、墓屡屡见于典籍文献的纪录来看,其于各个朝代中所表现出来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意义应当不容低估。

从明代朱邑祠、墓的重建、修缮的屡次纪录看,可见朱邑故事根植之深、地方官员尚德之隆和先贤教化的浸润之久。

从朱邑祠、墓的兴废历史看,重建修葺的每一次工程都是地方长官捐资倡导,亲历亲为。他们与朱邑相隔千年,其间多少名人泯灭无闻,惟司农遗存备受眷顾、屡废屡兴,究为何故?

明洪武九年桐城县重修了朱邑祠,时任安庆府桐城主簿宜春人夏仲寅作《朱大司农祠记》:良由其德之感人者深,而足以兴起后世贤士君子尚德之心也。”(《司农祠记》)贤士君子所谓,即地方官员也。信朱公遗泽之深,可启尚德之心。朱公祠墓之修,“俾人之生于斯、游于斯,施政化于斯者,瞻之仰之,岂不有以感发其良心,而景仰其善政耶?”([明]弘治《桐城县志》)

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官民一家亲”的著名典故,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比如王安石诗里说:“亦见桐乡诸父老,为传衰飒病春风。”

朱邑播下的遗爱种籽,于桐邑大地生根开花,膏泽千年。桐乡啬夫的继任者们,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一代一代地传递着朱邑当年德政爱民的接力棒。而庶民百姓需要的就是像朱邑这样的好官!

明桐城诗人方文《朱司农墓》诗曰:“汉朝陵墓有谁存?丞相通侯不足论。底事啬夫堂尚在,年年父老荐鸡豚”。清姚兴泉《龙眠杂忆》:“桐城好,名宦史书青,司农没世多遗爱……膏泽遍生灵。”

朱邑远去,再无朱邑!

世上只剩下存疑的朱邑墓,以及无数赞誉他的爱民惜民的示例,如此爱民惜民的俊艾,历史必然要铭记,时代必然要呼唤!

2024-5-7日于济南

走走看看(2)

主要参考

朱邑:千古桐城第一人

历史解密:范增为何不识韩信之才

文翁——公学始祖兴教化 汉代循吏第一人

汉大司农朱邑祠墓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33047.html

上一篇:院士之乡(桐城印象)(1):山东的桐城人
下一篇:One Health(3)JAMA再次强调1914年的观点---效率是时代的基调,疲劳是效率的敌人
收藏 IP: 211.86.52.*| 热度|

13 杨正瓴 张晓良 宁利中 刘炜 王从彦 孙颉 高宏 杜占池 郑永军 尤明庆 李侠 许培扬 葛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