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说:“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作为一个外乡人,2024年4月27日,在桐城文庙,见到了一帮2000年前的山东老乡!
时间真的是一条看不见尽头的河流,这帮山东老乡,他们想不到在1700年后,桐城人会邀请他们上岸并安置了一个分身,由此有了文庙,有了状元桥……,于是,有了“桐城派,” 有了“院士之乡”……是什么原因或动力促成了这些“桐城成就”呢?
01
桐城有一个座文庙,元朝之后,共有数百名进士从这里走出桐城,由此,一个源自桐城的文学流派随着进士举人的足迹而广布清代中后期的朝野(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官吏等)。
改革开放之后,桐城已走出了二十余名中外院士(科学家),总量居全国前列,其中,仅桐城中学就先后培养出12位中外院士。
是什么力量让桐城给社会和国家贡献了如此多的人才?
2013年4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说:“作为以文化见著于世的名胜之地桐城,也自然有了地域性的文化情结与人文崇拜,桐城文庙的风雨沧桑和久立于世,足以证明文化与心灵的崇高与庄严——江山依旧,文化常青。” 也许,这种人文崇拜和心灵世界的结合才是成就桐城文化的原因吧!
02
在历史长河中,孔子开创了先秦儒学,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创立了汉代儒学。魏晋时期的道教兴起和佛教传播冲击着儒家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到了唐代之后,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此时,儒释道都有机会去融合对方,并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直到宋朝以后由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体系,历史还是选择了儒家。
这就是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祐初年(1314年)的历史背景。
03
桐城,春秋时期称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年建立县制后,文化名人蜂拥而出,也包括许多屹立在外地的桐城人。漫漫历史的长河中,走出桐城那些人,往往能成就一番事业。如秦末著名谋士、政治家范增(公元前277一公元前204),汉朝文翁(前187~前110年)和大司农朱邑(?—前61)(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33047.html),唐代晚期诗人曹松(828-903),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1049~1106)等,都是桐城建立文庙之前的人物。也许正是如此,从桐城走出的老辈张扬在先,并泽被后者,才给桐城后世子孙树立了标杆。
04
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体系,形成了尊重长者,尊重祖先的社会风气,成为家族传承的重要文化纽带。一个个血亲三代循环式的家族模式形成了中华文明早期的熟人社会,成为儒家文化的基石。
走出桐城的那些人也需要一个念想,把血亲三代循环的根留在桐城,例如,朱邑死后回葬桐城,给桐城后世子孙树立了标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33047.html)。看看目前城市生活的典型家族模式,一样是血亲三代最近,老家哪里?籍贯写的是爷爷生活居住的地方。而桐城本土的一个个家族也需要资源整合进行社会竞争,以期成为名门望族。高贵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是以人才为标志的,例如,清朝的张氏家族(见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32404.html图3)。
如何成为人才需要一个共识—--培养。
《礼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就是说只有教师受到尊敬,那么他所传的学问、道理才能受到尊重。如何培养?
共识的共识是先形成思想的统一,请一个总教头吧!
于是有了文庙,孔子来了,一个外来人,人文崇拜就此而成。现在看来,兼收并包的桐城,孕育出的一段又一段绵延的故事并非无因可寻!
05
翻开历史的记载,桐城文庙几度荣辱兴废,历经风雨沧桑,但仍能久立于世。为什么呢?
西汉时期戴圣辑录《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简单地说,身修就是要完善自己,行为有规范。物格而后知至的大意为通过明确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
王阳明等成功地改造了传统儒家,把佛教和道教的优秀思想吸纳进来,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心学”。他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心即理)。这与戴圣“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境是一致的。
这些新的意识潮流会不会反馈到桐城呢?一定会!
唐《意林·唐子》说:“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尼采也说过“一棵树越是高大,它的根就越是深向黑暗。”把树干以上比作桐城外出的群体,那么他们反馈到树根的是什么?加上家族间的熟人群体,个人、家族都会成长,桐城的根基也就越来越深。今天,我们看到的院士之乡,难道不正是这种底蕴在起作用吗?
上层建筑和皇帝可以轮流坐庄,而底层的血亲三代循环的家族模式依旧在运行,这也是中华文明一直可以延续的主要底层逻辑。在这种家庭与家族的模式中,每个人都身兼多个身份,上有老下有小,既要为国家,也要为家庭。因此,家族竞争,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等成为基本愿景,人文崇拜和心灵世界的结合让大家共同来到文庙,心有所寄、所托。也许这是桐城文庙能久立于世的原因吧?
非常赞同下列网络语言:
知识是高山,不是流水,只要拥有就一劳永逸。然而,文化是流水,不是高山,你不留她,她就流走了!人类一定有文化,然而人们却常常是有知识而没文化。
令人不解的是:
如果说桐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山东呢?桐城的文庙里供奉的是孔子、孟子……等一干桐城外籍人士,难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吗?为什么桐城一域会走出这么多的院士?而大山东不行呢?
06
走进文庙,站在状元桥上,似乎明白了力争上游的含义……
走进大成殿,看到一圣四贤孔门十二哲,特别是孔子,耳边似乎听到了“学而优则仕”的隔空……
大成殿外,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祝福符(道家的发明)。众多学子和家长走进文庙,走过 “状元桥”,来到“大成殿”,参拜孔子,许下心愿(心灵的藉慰,佛家的东西),祈求考试顺利,蟾宫折桂。在这里,似乎看到了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大儒融合儒、道、佛三家的良苦用心……
仔细看了看那些符,大部分是祝福别人的,非常有意思:有说XXX靠上北大清华的;有说XXX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有说XXX逢考必过的;有说XXX门门满分的;有说XXX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的……有赞美同桌更加美丽的;有说XXX和XXX好事成双的;也有夸赞老师的……这种内心的解放,心灵的藉慰文庙无疑提供了一种方法,与长久沉淀下来的文化情结与人文崇拜的结合,不正是“江山依旧,文化常青” 的最好证明吗。
期待桐城明天更好!
(本文也算补上孔子节的纪念吧)
2024-10-8日于济南
走走看看(12)
院士之乡(桐城印象)(1):山东的桐城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32404.html
院士之乡(桐城印象)(2):朱邑,为什么能泽被黎庶而青史留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33047.html
院士之乡(桐城印象)(3):“六尺巷”的味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42038.html
进化中的“熟人”与“网络熟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45481.html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326229.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