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jnwy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djnwys

博文

图游济南(9):捎近村,降龙木,青未了

已有 508 次阅读 2024-11-17 11:5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成名和成才有很多方式。

“降龙木”评书《杨家将》中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早已名声鹊起。

近几年,济南东部有棵降龙木古树,上了网易,上了头条,号称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棵降龙木,远近闻名。

因为“稀缺”,也许“好奇”,于是乎,游人如织,前来降龙木古树下争相“打卡”。

聂绀弩在他的伐木诗里说:“高材见汝胆齐落,矮树逢人肩互摩”------意思是那些高大的树木见了伐木人吓得胆都破了(是否是后来见人就怕了?),而那些矮小的树木却敢于和你摩肩,这大概也是庄子的意思吧,所谓高材大概只有被砍伐了才是高材?又说:“草木深山谁赏美,栋梁中土岂嫌多?”------这些树在大山里如果不被发现谁知道呢?暗含王阳明岩中花树的意境。聂绀弩号称是要做散宜生,他想象自己砍伐下的树木都是大破天门的“降龙木”, 于是有了:“此间尽运降龙木,可战天门百八回”的感叹。

说到这儿,忽然想起一句不知道谁说的话了:是才,未必有名!成名,未必有才!

于是,也是怀揣好奇,于11月10日上午,去看了看这颗古树的“真面目”。

站在古树下,方知这儿叫“捎近村”,一个怪怪的村名。

捎近村由外捎近、东捎近、西捎近三个自然村组成,降龙木古树就在西捎近。

村内清同治年间碑文记载:石泉山谷口外,以谷系登岱稍近之路,小山村故名捎近。也就是说这里是古代登泰山的路之一,从此地翻过山去就到了济南西营,再过梯子山就到了泰山景区了,因路近故名。

捎近村的降龙木当初也不叫降龙树,因为它的树枝韧性极强,折而不断,像牛筋一样极难折断,最早被当地居民称为“牛筋树”。直到1986年,才确定这是我国唯一的活株降龙树。

从网络得知降龙树诞生的年代应属于第四纪冰川时期前,学名流苏树。据说其它地方也发现了流苏树

这棵古树,目测树高约20米左右,树干直径一米有余,据说成活了2000多年。这个季节的降龙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了,也有另类的别致(图1)。每年5月,降龙树会绽放浓浓密密的小白花,花蕊黄色,盛开时满树犹如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花,圣洁而美丽(图2)。期待来年再访降龙树,闻一闻它的香味。

降龙树的周围挂满了祝福符(图3)。树干的底部,有几处疤痕,其中一处有较大的截断面(图4),传说,这就是当年穆桂英砍出来的,穆桂英所带的降龙木,就是从该树上锯掉的一根枝桠。据说济南南部山区是穆桂英的故乡,如今仲宫镇有穆家庄村,村南部还有穆柯寨遗址。而评书《杨家将》中降龙木和穆桂英的故事或许就源于此吧。

放眼四顾,捎近村周围山峦的低处和高处,阳面或阴面,远处与近处,铺天盖地的穿红戴绿,花枝招展(图5)……

古往今来,江山留胜迹,降龙木,就像看尽春花秋月的安详老人,默默地守护着捎近村,为前来观光打卡的后人讲述着似诗如歌的往事……

据说,园林和农业专家想了很多办法也未能把这棵降龙木树繁殖出来。已经孤独了千年的这位老人仍然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他(也不知道它是公母)子孙满堂前(期待新技术),也是希望有兴趣的人们去陪陪他!

假如他是王,这里又成了打卡地,不就是附炎趋势之象吗?

百闻莫如一见。如果您来济南,想看看这棵降龙木,接导航“捎近村”,从市区一个多小时便可抵达,全程30多公里。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1 11月里的降龙树

image.png

2  5月里的降龙树,图片来自网络

image.png

image.png

3 降龙树下挂满了祝福符

image.png

4 降龙树树干的底部,有几处疤痕

image.png

5 捎近村周围的山岭树木叶子开始红了

2024.11.16日于济南

图游济南(2)百脉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314237.html

图游济南(8):九如山,让我如何不想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0743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6326-1460378.html

上一篇:诊断一词的由来及概念
收藏 IP: 211.86.52.*| 热度|

13 郑永军 孙颉 刘进平 王从彦 胡泽春 高宏 宁利中 杨正瓴 刘炜 朱晓刚 钟炳 张忆文 孙南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1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