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绕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xgwzu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

博文

引人要引比自己牛的人 精选

已有 5057 次阅读 2011-6-14 20:5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关系, 问题, 人才引进, 管理者

人才队伍或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一个学校、一个学院和一个系来说,都是重中之重的工作。笔者因为工作关系,发现在许多高校乃至院系的“十二五”规划中,都把人才资源看作是第一战略资源,认定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办学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这样的理念,在宏观上是绝对正确的,国内外高校的发展、院系的发展、学科的发展都历史地验证了这一点。但要做好人才工作,除了需要在战略上加以充分重视外,还需要在微观上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和问题。
一是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思考过,如何正确处理,在此无需多言。
二是人才引进的标准设置问题。根据一个学科、一个院系和一个学校发展不同层次的需要,都应该设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标准,不能搞一刀切,笼统设定一个标准。另外,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人才需要,也不能不实行分类指导,设置不同的标准。
三是人才引进的权力配置问题。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权力配置不好,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当。在二级管理中,常见的情况是,院长(抑或书记)在人事决策上独断专行。独断专行者,内在动因有两个:一是有私欲,利用职权,企图集中控制人力资源为我所用,具有排他性;二是有权欲,以为掌握了人事权就掌握了一切,可以任其摆布。笔者个人观点,认为在人才引进的权力配置上,应该把重心下放到学科及其团队。校、院(系)二级管理的作用,在于宏观指导而不在于微观控制。微观控制权应该放在学科内部。在人才工作上,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更具实效。
四是引进人才的层次把握问题。笔者个人观点认为,要引就引比自己强的人、比自己牛的人。引进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才是人才引进工作的初衷。如果引进的都不如自己,也不如学科现有的人,就失去了这项工作的意义。但常见的情况是,一些二级管理的领导者,在这方面显得顾虑重重,生怕引进了对手,引进了竞争者,生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一种可悲的心态,是十分有害的。有此心态者,表面看来,会装作很无奈的样子,给人感觉似乎是引进人才太困难了,因此每每高喊“人才难引”、“上面不够支持”等等论调。即便引进几个来,也都是泛泛之辈,尽在其股掌之间,造成学科建设成效很低。
五是引进人才的学缘关系问题。学缘,如同“血缘”。学术上,为了避免“近亲繁殖”,都倡导要把握好学缘关系。远学缘,有利于交叉会聚、批判创新;近学缘,容易造成固步自封、井底洞见。崇尚近学缘者,常见理由是认为“同根同源,好融合、好控制”。当然还有见不得人的理由,譬如因为人情关系、裙带关系等等,有些情况下是故意为之,有些情况下则是被迫为之。有一个案例,某校某学院某管理者,据说曾在大会上宣布,“引人要注重看其本科背景,要引就要引‘985’、‘211’的”、“我们自己这里毕业出去的不要”,然而却亲自操刀,引了很多根本反其“原则主张”的,其实际的主张恐怕就是,“我喜欢引谁就引谁”、“只要我喜欢我就引”、“对我有用我才引”。
总之,高校人才工作需要管理者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正确把握好一些重要关系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从这项工作的根本上讲,一个学科、一个学院的管理者都要有大气,做到风清、气正,引人就要引比自己Niubious的人,千万别学武大郎开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206-455231.html

上一篇:貌似不可能的分子:“彭罗斯楼梯”分子
下一篇:碳纳米管在手性药物分离中的应用
收藏 IP: 218.75.16.*| 热度|

7 张玉秀 刘用生 谢鑫 陈斌 马军 liguoshuai kexuegz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