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绕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xgwzu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

博文

从一篇学生的课程学习小论文想起的

已有 4014 次阅读 2009-9-27 02:08 |个人分类:分享|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偶然在网上发现自己曾教过的06级化学专业本科的吴玲珑同学写的一篇物理化学课程学习小论文:http://hi.baidu.com/%CA%D6%CD%C6%B3%B5/blog/item/8388c1015b8700001d9583c3.html06

看来,学生对自己写的东西还是比较重视。不过,吴同学的小文章有些地方说得并不对,比如“自发过程是放热过程,能释放能量”。自发与放热没有必然联系,但确实有很多放热的过程是自发的。根据ΔH=ΔG+TΔS,因自发过程ΔG<0,故必须ΔS<0,或|TΔS|<|ΔG|(ΔS>0时),才能使ΔH<0(放热)。如果过程的ΔS>0,也有可能使|TΔS|>|ΔG|,此时出现ΔH>0(吸热)。例如,有些盐类溶解于水的过程是吸热致冷的,其中因为离子水化作用引起周围水分子原有的有序网络结构被严重破坏,体系熵值大增(ΔS>0)。这类盐的离子被称为“Structure-destroyer”。而大多数的盐类溶于水,因为离子的水化作用可使周围水分子的排列高度有序,结构化增强,而导致熵变为大的负值,ΔH<0(表现为放热)。这一类的盐离子被称为“Structure-maker”。

在课堂上,我经常结合教材内容给同学们介绍一些相关的科技新进展,同学们都饶有兴味的。

这些年来,物理化学课程我一直在上。在浙大的时候讲了四年,主要是非化学专业的工科学生;在温大主要是给化学专业的本科生上这门课。从效果看,这十年来历届学生的评价还是很好的,自己也感欣慰。

物化课都说难上,学生也感觉难学。我自己当初学物化课的时候也是感觉比较费劲的。不过大学毕业后还是选择了攻读物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完了继续攻读物化的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还是教物化。一个体会是,物化虽然一直被认为很理论性,但实际上应用很广泛,与其它学科交叉得也很厉害。有人说,物化是大国和强国的学科,比如以前的世界科技中心德国、英国、法国和当今的美国,物化学科都很强。据说化学相关的中科院院士中近三分之二有物化背景;近几年的化学诺奖也频出物化领域的学者。

还有一种说法,在化学领域,中国能够去冲击诺奖的成果也在物化学科,好象是分子动态学方面的吧。 



在浙大的时候当了四年班主任,对那个班的同学我至今记忆还很深刻。第一年要经常往之江学院基础部跑,很远,是在六和塔那边,非常不方便。那个校园依山而建,里面有司徒雷登的别墅,风景很优美,见较早的一篇博文——《魂牵梦绕之母校》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482。往事真的不堪回首啊,很多同学现在都出息了,我自己也到了中年。不妨去看看那个班首任团支书李曲飞同学的回忆文章吧:http://liqufei.spaces.live.com/blog/cns!2AF052835AEDDA54!131.entry 。他居然称呼我为“老班”,估计是他们私下的叫法吧,我从没听到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206-258070.html

上一篇:竺可桢眼中的教授
下一篇:化材学院这两天来了多位国内新材料领域的“大牛”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