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LIGO发现【引力波】的若干质疑
最近,美国的LIGO项目,在Physics Review Letter上发表一篇文章,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声称其LIGO已经“发现”了双黑洞融合过程中所发出来的引力波。
在看了许多介绍文章之后,二傻对于其中的逻辑链条很有些迷惑不解。
于是,又仔细阅读了PRL上的原文(如下):
参阅左上角的PRL原文
结果发现其中的逻辑链条确实有些“诡异”!
举个简单的类比,
本次“引力波”的发现过程,特别象佛教中寻找“转世灵童”的过程。
老法师涅槃之时,说:
“我的转世身份是如此,如此,…,还有特征如此、如此……你们去找吧!”
于是,众僧开始在千千万万人中寻找,终于找到一个与老法师所描述的特征非常匹配的小孩。
这不仅证明了“转世灵童”的存在!而且还证明了“转世理论”是正确的。。。
(注:二傻没有任何冒犯佛教的意思,只是觉得科学推理,应该有所不同吧?)
具体到本次观测,那两个“黑洞”,貌似只存在于假设中!
推理线索貌似是这样的:
1、假设老爱的广义相对论是对的,
2、计算各种模式下发出的“引力波”波形,建立海量波形数据库,
3、调好足够灵敏的设备,
4、守株待兔,只等在一串串的背景噪声中,出现一段与海量数据库中的某个具有相似的波形,
5、哎呀!突然发现有段波形(就0.5秒!)很象“双黑洞融合模型”所计算出来的波形!
6、赶紧调整两个黑洞质量、大小、距离、角动量等参数!将理论波形与实测波形拟合到科学家可以接受的程度(5.1西格玛)。
7、 大功告成! 发表文章!举办新闻发布会! 号称:
【伟大结论】
我们不仅发现了“引力波”,
还发现了“双黑洞”,观察到其“融合过程”,
还同时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无比!
大家不觉得奇怪吗?就一段0.5秒的一次性观察记录,怎么可能“证明”这么多东东啊?
即使NAÏVE地用“信息量”来推测,这段波形真有那么大的信息量吗?香侬先生?
网上有不少人和二傻讨论该事件,特选出几个:
【问题1】按你的说法,那两个黑洞没有其它观测证据支持?
【答】二傻没有见到任何其它证据啊? 谁能提供一些 第三方证据?多谢!
【问题2】也就是说,那俩货没人见过。然后,有人听到‘波’的一声,然后算出是一男一女亲了一下?
【答】对!精确的比喻!
【问题3】如果实验能重复,你可能就会信了吧?
【答】问题是这种实验无法重复! 是一次性的。就如每次转世灵童都只有一个。但是,下一次肯定还会有新的“模态拟合”(转世灵童),但这不是科学严格意义上的“可重复”。
【问题4】不是准备建好多个探测器一起干吗?如果大家一起都检测到一样的信号,是否就OK了呢?
【答】基于该项目逻辑上的根本问题(类似于一种“逻辑循环”),即使有几万个设备同时发现某个“波动”,也没有从根本上加强其【伟大结论】的可信度。
【问题5】本次项目,是否考虑了暗物质和暗能量?
【答】据二傻考证,本次理论计算根本没有计入“引力波”在13亿光年传播过程中的任何可能“变形”。大家要知道: 13亿光年可不近!(接近已观测宇宙大小的1/10)。“引力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大质量物体(其它黑洞)或者 暗物质&暗能量(这些东东不是被公认占据宇宙95%以上的质量&能量吗?)的概率是相当大的!其“波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严重变形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
考虑到宇宙中存在大比例的“黑洞、暗物质&暗能量”已经是主流概念,LIGO这样的超级简化模型下得出的“完美拟合”,也许恰恰“暗示”其【伟大结论】的可疑?
【问题6】对了!有个著名 金庸, 问了一下下:您怎么知道 那个时刻,就 一对 黑洞 在HI 啊?
【答】二傻不知!但是,根据宇宙 黑洞 数量级估计,同时在 Hi 的, 大概不止一对???
【问题7】提出疑问未偿不可,但现在怀疑其真实性为时尚早、依据不足!
【答】不是试图证明其结论错误,而是试图说明其【伟大结论】下得太草率! 逻辑链条非常微弱!
如果非要二傻做出最恶毒的猜测,二傻没准会这么说:
LIGO的经费刚好用完(记得其项目主管说了:刚好在预算范围内做出了该伟大发现),再不冒个大泡,将立即面临资金链断裂且没有后续投资的窘境……这使得他们匆匆给出不符合严格科学逻辑的草率结论。
对不起!LIGO:你们的结论太夸张了!
对不起!霍金:您的黑洞还是没有被证实!
对不起!老爱:您的广义相对论,也还是需要更多证据。。。
。
【RRMARK1】本文就事论事,没有任何其它意图。
【REMARK2】有朋友问为啥二傻貌似心明眼亮?因为二傻学过《傻帮讲座》系列,特别是下面这篇:
《傻帮讲座(6):上帝存在吗?》一文,特别适合此处! 有兴趣者,不妨移步欣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90-319885.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