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大学物电学院开学典礼致辞
席鹏
各位新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作为咱们学院毕业的校友,来给大家在开学典礼上致辞,我感觉万分荣幸。
我是94年加入山西大学的,26年前,我和你们一样坐在台下,在这所百年名校中聆听教益。98年毕业后,通过推荐免试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读博士。2003年博士毕业后,先到香港科技大学做了一年半博士后,然后2005年又申请到了美国普度大学,在那里继续我的博士后科研。2007年又到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同时,我也在关注着国内的一些发展机遇,所以在2008年我就选择了回到祖国,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2009年,我很荣幸地接受了北京大学的offer,成为北京大学的老师,在北大工作至今。我也很荣幸地看到,北京大学也将优秀的干部和人才输出到山西大学做贡献,咱们现在的校长、党委书记,都是北京大学的优秀干部。
我今天想讲的第一个主题是,什么是山西精神?
山西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辉煌大省。这里的人们爱吃一样主食,你们说说是什么?对,是面。我们山西有各种各样的面食,而且讲究和面一定要劲道,要有面筋。这种食物,造就了山西人筋骨中有一种特别的文化特质,那就是义。义,可以组词正义、忠义等等。这里的义,指的就是忠于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出生入死的精神。我们大家旅游,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不同的地方,只要有华人,就能看到关公庙,里面的关羽,就是咱们山西人。每每看到他,我就能感受到那种“千里走单骑”的侠义,不忘初心,至死不渝。
我们知道山西有一个地方叫介休,这个就是纪念介子推的。介子推当年辅佐晋文公,在文公逃亡的时候有一次因为过于饥饿而昏死过去,介子推偷偷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让晋文公得以续命。后来因为和朝中大臣的政治主张不同,介子推不愿意接收俸禄,就带着老母亲在绵山藏了起来。晋文公知道他是个孝子,于是带人搜山,搜不到,就吓唬他,说要放火烧山。谁知火势一下子失控了,晋文公只找到了紧紧保护老母亲的两具尸骨。这就是义,是一种为了真理,宁愿付出生命的义。
有了这样一种义,在具体行动上就表现出了绝对的诚信。所以在200年前,晋商得以遍布全中国,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开设票号,山西票号发行的票据,在全中国都具有兑换力,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支付宝。这个了不起的发明,带动了当时中国的经济繁荣。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你们是否知道,自己身体里面流淌着这样的血液,并愿意去追求这样的真理?好好想一想。
我想讲的第二个主题是,你的大学生活应当如何度过?
你们当时在高中,因为学习很苦,所以老师们都说:“大家好好学,到大学就可以好好玩了。”有没有这样?我想如果大学是这样,那我们不如把校名改为山西大玩,或者山西大游乐场好了。显然,不是这样的。大学,就是要大大地学习。我再重复一遍,大学,就是要大大地学习。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诸位,你们有多少人,这个宇宙里面有可能有外星人?认为有可能有的,请举手。
我们人类一直在寻找地外文明,因为如果没有,我们的地球在这浩瀚的宇宙中,该是多么孤独。其中寻找的一个特征,就是当行星跨过恒星时,看它的吸收光谱,推测行星是否有含水的大气层。但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以先验条件出发的方式,也就是我们首先假定,生物一定是需要水和氧气的,从细菌、微生物到我们人类这样的高等生物,全都是碳基生物。但是,我们现在智能还有什么形式?智能,还有什么形式大家知道吗?
对,就是人工智能。可能大家手机上都有人工智能助手了,你一叫他,他就会响应你。这就说明,智能体不一定是碳基生物,也有可能是硅基生物。硅基生物是否需要有水?有水就糟糕了,不信你把你手机放水里试试。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期,美国想尽各种方式卡我们的脖子,其中一个就是芯片。所以你们在物电学院有福了,电子这个方向本身就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前沿方向。你们也将在这个新的世纪,看到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
对于我所从事的光学方向,大家更要看到,目前速度最快的,还是光速。所以,光学一定会长期在我们未来的发展中,持续地大放光芒。
以及物理专业的同学们,我刚开始就讲外星人,是因为在这整个宇宙中,遵循的都是同样的物理。如今,我们的量子信息传输与量子计算,已经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学好物理,打好基本功,不仅能够让你掌握宇宙的价值观,更能让你在未来的job market上面体现自己的价值。
同学们!放眼山西,我们能看到许多壮丽雄奇的建筑,如建在峭壁的悬空寺,纯木构建筑应县木塔,媲美敦煌的大同石窟,巍峨雄壮的平遥古城等。这些古建筑,在古代就是那么陈旧吗?不是,他们是古代科技和工匠精神的杰出作品,所以才可以绵延上千年。未来的你们,同样将是咱们山西大学这所百年名校的优秀产品。我希望大家在这里,汲取知识的养分,以山西人特有的追求真理的义,去上下求索,实现自己无悔的人生。我以山西大学的校训,与诸君共勉:
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
谢谢大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