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参加大外甥女婚礼,2015年8月上旬回了趟老家。8月8日送嫁妆全部是女的,没我啥事,于是我和父母说要上坡看看。
8月8日正好是立秋,但依然处于中伏,天气非常炎热。此行准备先去爬清凉山,然后再游牛角岭。已经很多年没有夏天上坡过了,雨季的野外,满眼新绿,花花草草异彩纷呈。
7点26分,出村西头,路南土坡上的栾树正处于盛花期,树顶黄花。
路边,一个本家兄弟栽植的重台莲。
柿子已比杏大了,正是青涩模样。
李家崖跟的地,父母种的最后一茬庄稼。
南面的长山头。
向西看骆驼岭。
开着蓝色花的鸭跖草。
酸浆的果实被长大的花萼包着。
酸浆的花。
南河崖的地已经给大哥家种了。
开红花的益母草。
酸枣,离熟还远着呢。
构树成熟的果实,非常鲜艳,还可以吃。
7点26分,上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驻军修的公路,向东看,轻霾笼罩。
开黄花的龙牙草,秋天时从草丛走过,它的果实就会“咬”到裤腿、袜子上。
开粉花的萝藦,小花也挺漂亮的。
大片的鹅绒藤,也是萝藦科的。
雨后的地面上,一小片地黄在蓬勃生长。
这种叶片深裂、开红花、结长角果的植物叫角蒿,以前没有见过。
西面是被开去一半的西峪西山和清凉山。
路边的酸枣。
丝毛飞廉 近年来也越来越多了。
黄花菜不太常见了。
狼尾草正在开花。
黄背草也不多了。
扁担杆子,也叫孩儿拳,已开始变黄了。
这种开白花的植物较常见,百度说是狭叶珍珠菜。
很多菊科植物的花朵都差不多模样,这是覆旋花吗?
这个应该是黄花草木犀。
路边有不少酸枣得了小叶病。
白花益母草。
开蓝紫花的野豌豆。
山坡上的这株枣树也得了小叶病。
路边又一株丝毛飞廉。
委陵菜黄色的小花很像单瓣月季,确实也是蔷薇科的。仔细看去,萼片呈五楞三角卵形,也很漂亮。
这种结满小“绒球”的不知名植物也相当漂亮。
这种复伞形花序的植物毫无疑问是伞形科的,就是不知叫什么名字,也可能是某种中药。
那棵高大的柿子树。
又是角蒿。
黄背草。
北面的榆树山。
红艳艳的山丹花。
百合科的绵枣儿,旁边还有山韭菜。
8点13分,随着公路向北拐,准备去驻军打的山洞看看。向东望,远处青山隐隐,近处庄稼绿油油。
土崖顶上的葛藤正在开花,原先因为每年秋后都割掉藤蔓,所以没见过开花。
向北不远就来到山洞前,有人在碎石渣上垫土种上了玉米。南面,贾庄北山西部已被开去大半。
东面是榆树山。
北面,山洞的门房,前几年有人修建龙泉山庄的一部分,已荒废。
穿过两个门房之间,洞口被修建的一堵高墙围住,需要登台阶上去。
这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驻军打的山洞。
找了个下面有石头的地方下去,进到洞里面,顿时觉得凉飕飕的。往里走不多远,光线越来越暗,手机的手电筒照不了多远,加之洞顶向下滴水,地面全是泥水,还有水湾,于是退出。这个洞打穿了整个雀山,直通齐公堂下面山谷,据说开发龙泉山庄时将洞中间堵起来了。
洞口处的蛇莓。
好不容易从圈围的墙壁爬上来。洞口上面是土黄色的页岩,落满了紫色的黄荆花。
一种禾本科草的穗部。
又沿路向南回到拐弯处,向西开始爬山。
被开去一半的西峪西山。
山坡上有不少长冬草。
8点38分,爬上开山拉石头的路,向西看被开去一半的西峪西山。
南面,贾庄北山的西部被挖下去很深一个大坑。
大坑的西半部分还在钻眼,准备放炮炸石。
向东看,尘土飞扬。
向西走,北面西峪西山破坏模样,两张照片合成。
贾庄北山连接西峪西山的山岭被挖下去形成了一个山口。
路边震碎的岩层。
向北看西峪西山开山形成的悬崖。
雨水流到低洼处,和石粉形成了泥浆。
向西走到清凉山南坡,发现开山形成了悬崖,无法攀登。清凉山西坡也很陡峭,不好向上登,看来得以后从山脊才能登顶清凉山 ,那就去牛角岭吧。
山下一小片棉花正在开花。
清凉山南坡开山形成的悬崖。
向东看,近处的山被开的惨不忍睹,远处龙山笼罩在飞扬的粉尘中。
8点58分,登上清凉山南面一个不到十米高的小山顶,向四面扫一圈。西南方是郭庄。
三张照片合成的清凉山全景。
六张照片合成的从东北到西南方向的全景。
这些小砾石已被胶结得很结实了。
沙姜,应该是沙土中的碳酸钙沉淀胶结形成的。
西面,五文路沿山脚西去。
西南,翠绿的青山。
小山坡上是梯田,种着谷子等各种庄稼。
野西瓜苗,花长的很像棉花,就是锦葵科的。
9点11分,沿大车碾压的泥泞道路向南下到五文路,此地是红岭顶,五文路翻山而过。关于红岭之名由来,并不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因覆土红色而得名,而是由“横岭”转音而来。因为当地方言是将“横”读作“混”的,日久天长就读成红岭了。
公路南有一株国槐,在贫瘠的山坡上生长并不容易,很多年前就是这个样子。公路西沿清凉山脚是很长的下坡。
公路向东也是一个大下坡。因为拉石头的大车都从此向南走南红岭,携带泥土与雨水混合,被碾压成泥浆。
于是,顺着大车走的路向南,下一个目标:牛角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