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五十一 ——论述摘录 (7)

已有 2025 次阅读 2016-7-21 18:13 |个人分类: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杨文祥, 学术思想, 信息资源价值论, 理论诠释, 论述摘录

信息文明之光(120)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五十一

——《信息资源价值论》论述摘录(7)

杨文祥  2016721日整理摘录



1.4 《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研究思路与内容体系结构  (二)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原始起点和原动力是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所构成的社会实践。人的价值思维引发人的价值追求,人的价值追求导致人的价值行为和价值实践。人的价值追求既把对物质利益的价值追求纳入其中,又有在物质需要基本满足的基础上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和提升的精神追求。人作为具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价值主体,其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人与动物的本质性区别


人的价值追求具体表现为价值实践。人的一切社会实践,其实质都是建立在一定社会资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实现特定社会目标的价值实践。因此,人的价值实践是一种理性的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理性的社会行为,在进行价值实践之前的决策过程中和进行价值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关于特定价值的观念和认识、关于实践对象的相关认识以及形成这一认识所必需的信息搜集信息资源的利用过程不可缺少。这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代美国行为科学家西蒙所说的人的行为的价值前提事实前提。如果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角度深入分析,无论是价值前提还是事实前提,其实质都是信息资源前提。对此,本书在正文中还有具体的阐述。人的价值实践与信息资源的这一不可分割的内在的联系,构成了本书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立论基础


人的价值思维、价值观念源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些实际需要既有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人在物质方面的需要与其它生命现象基本上不存在本质的区别。非人本质区别在于精神方面的需要。这一本质区别具体表现为人类所特有的对真、善、美和自由价值诉求


摘自《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第9页。为便于理解,在此对原文加注了下划线、粗体字等重点标识,个别文字和段落划分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1.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杨文祥.信息管理基础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杨文祥.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河北大学学报,2001,1期

4.毕强,杨文祥.21世纪信息管理丛书: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992045.html

上一篇:南海仲裁案、太平岛、台海局势与国家统一大业刍议
下一篇:打油诗吟咏——惊鸿回眸:大学时光的返照 同学少年的回声 生活版
收藏 IP: 202.206.3.*|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