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网海泛舟寻幽境 波光摇处是仙乡——博文佳作阅读心得笔记 (5)

已有 2669 次阅读 2012-4-24 22:47 |个人分类:吹过竹篱的清风:鉴赏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阅读笔记, 杨文祥, 博文佳作, 阅读心得

网海泛舟寻幽境 波光摇处是仙乡


——博文佳作阅读心得笔记 (5)



杨文祥




1这是一篇内涵十分丰富的好文章。既有对科索沃当地社会现实的观察,又有对相关史实的叙述;既有一定深度的分析与思考,又有即使纪实性文字也难掩的文采;既有域外风情的报道,又有个人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的定位。而“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意志变得坚定,洗去了浮躁的向往,生命的含义变得更加清晰。巴尔干,将是我终其一生去了解的谜题”这一结论性的语言,则充分体现出一位青年历史学者在思想的成熟、意志的坚定、性格的刚毅和事业取向的明确诸方面所达到的超越性的高度。作者所表现出的这种优秀的资质和品格,证明了张玉秀老师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学者,更是一位成功的母亲。


不过,巴尔干半岛是一个宗教和民族矛盾深刻,冲突集中的地区,历来有欧洲的火药桶之称。这种世界热点地区,首先是国际政治活动家的舞台,然后才是历史学家所关注的对象。作为一位历史学者,没有太大的必要长期深入到当地的社会生活之中。在对巴尔干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掌握了足够的第一手资料和现实感受之后,自己最终学术思想的成熟,最后还是要回到自己的书斋里通过对所掌握的各方面学术资源的深入分析和重新建构来完成。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种门外之见。


上述点评,实际上隐含着年长一代学者对一位优秀青年学者的忠告与爱护。凡是世界的热点地区,无不是血与火无情地吞噬无辜生命的地方。尽管非凡的事业需要非凡的献身精神,尽管这种献身精神是一位优秀学者所不可或缺的品质,可是长期在这种危机四伏的险境探索事业之路,完成人生之旅,对一个青年女性来说还是过于危险。


——读曹然《科索沃小夜曲:如何一生勇猛精进?》阅读手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07286&do=blog&id=560154



2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游记。 博主有“一个土耳其族人和两个波斯尼亚族”人充当向导,而我们则有博主做我们的导游。就这样,我们完成了一次对“欧洲最偏远的神秘角落——Dragaš”地区的游历、探索和深度旅游。


——读曹然《探索欧洲最偏远的神秘角落——Dragaš行迹》阅读手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07286&do=blog&id=560605



3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总是以一代代优秀知识分子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所作出的牺牲为代价的。


——参见:张伟《[转载]任正非:我的父亲母亲(转自中国企业家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5668&do=blog&id=554814



4实不敢当。不过还是要谢谢朋友的赞誉。

中华文明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享用不尽的文化遗产。站在中华先贤的巨人之肩上登高望远,饱览文明世界的无限风光,这不但是中国人的先天之福,更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参见:《览摄影佳作 得太行印象——李学宽摄影佳作<航拍太行山脉>欣赏》评论与回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57140&cid=1672546&goto=new#comment_1672546_li


5春雨潇潇,春意浓浓。


——谢云章《[围观] 春雨动画欣赏(多图,视频)》欣赏与点评

http://bbs.gmw.cn/thread-409453-1-1.html


6 “赤字”的原因在于人类文明的一切进步成果和人类智慧,是以血的代价,用人类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来成就的。


——参见:杨文祥对刘战生曰“中”关于《信息文明之光:战争 不属于信息时代的人类文明》一文评论的回复 http://blog.gmw.cn/home.php?mod=space&uid=136083&do=blog&id=411237&cid=440972&goto=new#comment_440972_li


7读博更使人从自我走向世界——或是一个专业世界,或是一个智慧世界,自然,同时也可以是一个网络世界。


——汤旭光《读博与归属感点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8223&do=blog&id=509554


8眼睛是心灵之窗。一旦眼睛盯住了利益,这个心灵之窗便关闭了。所谓的一叶障目就是如此。闭锁在窗户紧闭的暗室里的心灵,其智慧的萎缩乃至消失是必然的。


——王号《沙堆模型一叶遮目,地震预测难见天日》阅读手记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56&do=blog&id=422552



9沉默意味着心死。心死必然是精神的幻灭。而精神的幻灭则是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消亡。

因此,这是一篇当之无愧,绝对能够经受住历史检验的佳作。

当穷酸秀才都不再高议国事的时候,倒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其中的道理,对中国的历史稍做回顾,便可明了。


——陈国文《穷酸秀才应当高议国事》阅读手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6009&do=blog&id=548532



10篇篇佳作,字字珠玑,细细品味,古韵真谛。


——马昌凤享受孤独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37&do=blog&id=42067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63225.html

上一篇:网海寻珍 集腋成裘——赫英诗歌佳作阅读与检索手记(2)
下一篇:朦胧的美 国画的风——陈湘明摄影佳作《烟雨西湖》欣赏
收藏 IP: 222.222.150.*| 热度|

2 李学宽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