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民族复兴的文化本质、历史高度和极其紧迫的历史任务

已有 3564 次阅读 2011-1-22 20:01 |个人分类:天地悠悠(Lasting Forever Heaven and Earth)|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民族文化, 历史任务, 民族复兴, 民族生存, 历史高度

 

                            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系列(1):

              民族复兴的文化本质、历史高度和极其紧迫的历史任务

                     ——民族、民族文化、民族生存与民族复兴 

 

                                                                       作者 杨文祥

 

 

人的本质是一个基于其人文内核而区别于物的现实存在。所谓民族,就是由拥有一个共同文化内涵的人类群体所构建的文化共同体。这一文化共同体是相应社会群体的人文内核。因此,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本质要素,人们所关注的民族的生存其最高层次的实质意义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生存

 

这样,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也就丧失了民族生存的文化根基,丧失了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内核,丧失了民族的灵魂。

 

毋庸讳言,当今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领域和社会心理层面,处于一种价值观念混乱、物欲横流,精神低俗、道德沦丧等种种病态现象甚嚣尘上的混乱局面。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究其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在进入近现代史以来,民族文化传统发生了断裂,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发展进程被不幸中断从而导致了民族文化根基、民族精神支柱和民族灵魂的丧失

 

民族文化是相应社会群体在漫长的共同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民族文化是这一民族所共同拥有的,建立在共同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人文伦理与道德传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与之相应的行为准则及社会行为模式的总和。

 

一个丧失了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也就丧失了其文化生存的现实基础,剩下的只是一种基于血缘联系的生物水平的物种生存而不再是一种人文意义上的民族生存

 

由于人的存在不可能是一种文化真空状态的存在,这样,一个民族自我文化的丧失必然伴随对异质文化的接受。于是,这个民族接受了哪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在文化层次上与这个民族融为一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上的融合最终必然导致从文化到种群的完全和彻底的融合。

 

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先进的和强势文化不断包容和吸纳相对弱势和落后文化的历史过程。不同质的文化经过互动与融合之后所形成的新型文化,尽管在内涵上既有相对强势和先进文化的文化基因,也包容着一定的相对落后和弱势的文化基因,但双方所占的文化比重和所处于的主从地位是泾渭分明的。另外,在社会群体的层次上,则表现为相对落后和弱势的民族群体的消亡与先进的和强势文化群体的扩张。

 

在人类社会文化融合与人类文明历史进步的进程中,先进的和强势文化群体居于主导地位,做出主要历史贡献,而相对落后和弱势文化群体则只能居于从属地位并融入主流文化从而与相对先进和强势文化群体共同形成更高层次的文化共同体。这既是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基本发展模式,也是文明史上不断丧失生存活力的弱势文明和弱势文化群体最终走向消亡的历史形式。这一基本模式和历史形式,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这一历史发展模式在作为众多民族的文化共同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从原始社会时期的无数不知名的较小氏族的消失到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炎帝、黄帝这两大主要氏族的形成,从后来的匈奴、回纥、突厥、鲜卑等古代游牧民族的消失到以汉民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共同拥有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这一漫长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就是上述这样一个民族互动和文化融合历史模式不断重复的历史。

 

在这里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事实,文化和文明进程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即使可以在一时之间使用暴力手段征服在当时相对先进和发达的农耕文明,但在历史发展的大进程中,落后文明无论拥有多么强大的武装暴力,最终还是要融入到先进文明和先进文化的海洋之中

 

在全球化历史进程不断深化的当今世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整体化发展进程的深化,世界文化的整体发展和人类文明整体进步的历史趋势也日益明显,发展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在这一历史环境下,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也日益紧迫。在这一历史趋势下,只有21世纪的历史高度上实现中华民族的民族复兴,中华民族才有可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历史进步做出具有七千年辉煌历史传统的伟大民族所应有的历史贡献。

 

根据上述论述,民族不仅仅是一个一定层次上的经济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更是一个文化共同体,而且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文化共同体因此,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最高形式必然是民族文化的全面复兴目前我们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都不过是在为最后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奠定现实基础和历史条件。因此说,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所走的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无论我们业已取得的历史成就有多么辉煌,也不可仅仅满足于经济层面的成绩而忽略了民族文化复兴这一更为长远也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

 

总之,民族文化传统是民族生存的文化基础与精神支柱,民族复兴的本质是民族文化的复兴。在信息化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的当今世界,只有结合信息文明建设和具有信息文明历史高度的民族文化复兴才有可能挖掘中华文明传统文化遗产中的普世价值精华,激发民族文化生机与活力,构筑21世纪人类社会新型文明的核心结构从而形成具有信息文明建设领先高度的民族文化,与此同时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

 

因此,那种简单的文化复古,只能是历史的倒退这种文化上的历史倒退不仅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反倒将把中华民族的发展引向民族文化消亡的历史末路对此,每一位当代中国人的优秀份子务必具有足够的历史理性和高度的政治警觉性,并在社会实践上遏制这一有可能葬送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危险尝试

 

就是说,在目前这一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务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尽早明确中华民族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方向。否则,我们在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付出了巨大的历史代价和社会成本所取得的一切来之不易的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历史成就就会被淹没在人类文明进步世界文化整体发展的历史大潮之中。

 

参考文献:

1.杨文祥.关于天安门广场孔子塑像背后的文化思考——读黄秀清博文《孔子到天安门:是博物馆,还是孔庙?》

       有感.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06887

2杨文祥.盛世危言:辉煌成就面前勿忘民族危机——当前改革面临的复杂局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04980

3杨文祥.读蔡津津博文《中国需不需要精英教育?》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0353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6905.html

上一篇:赫英老师诗作《梅雪情》试解:
下一篇:杞人的无事忧天与圣人的千年一叹:关于天安门广场孔子塑像的对话
收藏 IP: 221.192.238.*| 热度|

6 王号 杨学祥 周可真 姜洪洲 陈绥阳 张骥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