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争论、真知与思想、
社会管理、智慧与贪婪、人类的悲剧及其它
——博文网文微信阅读思考交流札记(57)
杨文祥
1.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争论,百家争鸣;相互印证,相互借鉴,不可或缺。
这些科学活动,既是启迪创造性思维的思想互动和精神-智力实践过程,也是表现形式各异的“信息资源共享”过程。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有效进行和完成相关的知识-技术-思想-理论创新过程。
因此,在科学研究领域,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些健康的科学实践活动,同时,更要为这种开放式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实践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喝彩。
——参见杨文祥:拜读杨学祥《秦四清和杨学祥的科学争论:大地震竟是月亮惹的祸?》阅读与思考札记
[2]杨文祥 2016-9-14 07:0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002744
2.“诺奖比才亦比寿”,在我看来,这是诺奖设计的科学之处。
无论哪一学科、哪一领域的研究,只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必然回归到对人类自身的关注。
于是,学者、科学家自身的健康状况、生命质量和寿命长短,在事实上,就构成了判定其科学理性历史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科学参照指标,尽管这一学术评价思想一时还难以为社会公众和科学家群体所接受。
——参见杨文祥:《拜读兄长杨学祥教授赠诗有得》评论回复
博主回复(2016-9-1815:0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1003498
3.“邪正共生,相反相成。此消彼长,反复无穷。”
——————的确如此。
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多在人迹罕至,生存环境严酷恶劣的边地僻壤,在无人喝彩中默默地展示。
人类社会的真知灼见和深邃的思想,则多在思潮激荡,波诡云谲,世事多艰的社会转型、文明转型和历史转折的过渡时期孕育生成。
这些真知与思想,或是在“灯火阑珊处”无声地“浮出水面”,或是如泉喷涌,蔚为壮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最生动的历史实例。
--——参见杨文祥:《信息-知识时代与信息文明:无知与无耻的末日》评论回复
博主回复(2016-9-22 20:0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1004179
4.当下的社会管理体系,捉衣见肘。管理漏洞,俯拾皆是。社会弊端,酝酿危机。社会管理改革,刻不容缓。
——参见杨文祥:拜读杨学祥《秦四清和杨学祥的科学争论:大地震竟是月亮惹的祸?》阅读与思考札记
[9]杨文祥 2016-9-27 15:0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005158
5.财产权与文明、野蛮的关系,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参见杨文祥:网文《刘军宁:财产权是野蛮与文明的分水岭》阅读札记
2016-05-24 日
6. 这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对古人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古典美术作品的艺术再现。
——参见杨文祥:网文 2016-03-25 禅茶书画 《动态清明上河图,绝了!》收看札记
2016-05-24 日
7. 文坛学坛质疑:是中国传统文人苟活于乱世的小聪明,还是“文以载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智慧?
——参见杨文祥:网文 2009-02-14 新浪博客 倾城 《余杰:钱钟书是中国人文化心理上的一道花边》阅读札记
2016-05-25 日
8. 杨绛先生一路走好。
你给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所留下的最有价值的人生瑰宝,也许就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参见杨文祥:网文 2016-05-25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 《【关注】105岁杨绛先生今晨仙逝 <我们仨>终成绝响》阅读札记
2016-05-25 日
9.洞若观火。
这是洞穿整个人类文明史的经典诠释:“历史从无‘正义’,人类演进本身就是罪恶的过程......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也许正在接近毁灭 ......。其实不需要悲天悯人,一切都自然而然。人类的智慧战胜不了它的贪婪。”
——参见杨文祥:卫军英博文2016-7-1612:23 《我在和菩萨对话,你倒是在折腾啥?》阅读札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418&do=blog&id=990997
10.现实中的荒谬,常常是历史悲剧的序曲。
——杨文祥:《信息-知识时代与信息文明:无知与无耻的末日》评论回复
博主回复(2016-9-22 20:09):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100417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