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地为牢,莱辛著,田奥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不知你有没有见到微信群里吵翻的过程,如果你的年纪比较大,那么同学群里吵翻直到把群吵黄的经历估计是会有的。日前就有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群友发了一个视频,是一个脱口秀的演员调侃一去医院就医的段子,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在最后讲这是个私立的医院不久便被查封了。而后有跟帖的便说,这是在抹黑民营企业,在做意识灌输;有人马上反对,这只是为了合理,公立的医院能说封就封吗;有一个和稀泥的出来讲,这是好多年前的一个经典段子了,只是为了搞笑;迅速有人站出来讲,这也叫经典。争论的范围不断扩大至政治和民族领域,言词不断升级至污蔑和人身攻击,有时是两两对骂,有时是一对多争论,有时是多对多争吵,但基本上已经与最初的那个视频无关了。最后以一部分人脱离这个群另立山头为结果了。
如果你想确认并初步的解答这个现象,包括初浅的的原因分析、根源探幽、甚至如何利用这种群体现象便可以读一读这本《画地为牢》,只是书写的比较早,还没有微信群这种例子。书写成在1985年,那时苏联还在,但其思想并不陈旧,只是所涉及的时事有些陈旧,但话糙理不糙,现今读来,还是蛮有道理的。书的末尾还增补了一篇1992年演讲,但篇幅依然不大,是个比较薄的小册子。
这书还是那套小丛书中的一本,是从极端的非道德现象出发的,也就是杀戮现象出发的,情节远比一个微信群的争吵来得严重,当然从道理上讲也不是啥新鲜事儿,对我这样的哲学小白来说,感觉上是像康德的说法:人心之野蛮丑陋,这还是康德的内心之恶之花。全书的中心思想是说残暴杀戮等反人类的事情在很多时候都是会人们接受的,甚至认定这些都是正义的。虽然在事情过后,可能会令人后悔并困惑不解:我当时为什么会同意那样做并真的能够那样做。书中举了朝鲜战争的例子,看来这场“被遗忘的战争”在美国朝野的口碑并不比越战好到哪去。
为什么会接受呢,因为你的正义、伦理、道德等观点并不是来自你的内心,而是来自你所在团队、种族、社团、宗教、社会、国家等。作者以亲身经历的罢工为例:最初分成了两派:罢工或者复工,双方还可以理性的对话,各自平静的陈述自己的观点,但很快的,各自都成为了自己所主张的坚定的拥护分子,并认为自己占居了道德高地,而对方是工贼内奸叛徒,语言也慢慢的成了情绪的宣泄,理性的成分和说服的成分越来越少,而更为常见的是谩骂羞辱直至诉诸武力。而这些事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宗教上千年的过程中多次反复的出现过了。
画地为牢便是指在固定的信息下你的思想被禁锢了。而政府和公司通常会利用这些来达到目的,比如甘地就是用演员来扩大他的影响,而美国直接就是一个演员出身的人做了总统(指里根,她当时还没想到乌国是演员直接当总统了,人家里根只是从事过演员这个行当,后来还是从政多年,是先成为政客后成为总统的,而乌国中间过渡的时间是很短的,不过乌国的例子说明演员是可以当好总统的,所有成功人士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你以为你有自由意识,其实不是的,你受到如何思维的影响和塑造,群体思维的动作有些像潜规则,是有一些看不见的手的控制,或者说涨落、脉冲?若是弗洛依德则会说,是你儿童时代所塑造的潜意识所决定的,而这个潜意识只能在梦里略为窥视一下。
历史并没有多大的进步,未来的人如何看我们?其实就是我们看过去,认为那是愚蠢的行径。我们讨论的问题,社会以学家和哲学 家可能都讨论过了,只是为了学术,他们更深邃一些,而我们浅白,直接,但会更实用一些,当然也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所有的乌托邦者是对现实的批判,因为你无法在真空中写出一个乌托邦来,这有点像画鬼,总是与现实的映射。人是流动的,是变化的。流动两字译的不好,但我也想不出来更恰当的是什么。
苏联消失了,但苏联的思想并未消失,这一点在十多年后西方左派的观点中得到了印证。特别的那些激情、口号、空洞、愿景的苏式语言,还有蹩脚的用典。但书里说死气沉沉这一点我不同意,苏联语言的死气沉沉不是语言的特点,而是因为内容死气沉沉。汉语可能还要加一点排比,这可能是因为汉语的特点,各种四六句,这是来自骈文吧。
这姐妹儿是个出名的作家,她写的书自然是被出版商和读者争相抢夺的,结果她为了说明人们很少能做出独立的见解与判断,做了一个恶作剧:以假名写了两部书,事实是这两本书不但难寻出版,而最终出版后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响,除了几篇“被简单居高临下的评点”外没有同其他作品一样受到关注。这故事让我想起来“索卡尔”事件,想详细了解这个事件的人可以去读《时髦的空话》。原谅我,当时没好好读这本书,还写了一个比较糟糕的评论,以为只是一件科学史上的恶作剧,后来才发现那是社会学的历史上一个经典的案例,如果有时间我一定重读一遍并重写一篇读书笔记的。
因为是作家讨论一个哲学现象,所以作者还引用了一些文学作品来作为自己的佐证材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