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散的魅力:世界为何数字化,施泰格利茨著,范全林 时蓬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 The Discrete Charm of the Machine: Why the World Became Digital
书名的直译应该是“机器的离散魅力”,译者将“机器”略去了,为什么呢,这里是去除了一些东西吗?
书中谈了模拟与数字的演化过程,但实在的讲,并不像是分析或者总结,而只是散慢的讲了讲,给人的感觉高度不够。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阀门世纪,这一部分是回顾与数字计算机相关的发展历史,包括噪声、信号、电子管、晶体管、量子效应等;第二部分 图像和音乐,这一部分讲模数转换,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第三部分 计算,包括模拟计算机、图灵机,计算理论与计算机等;第四部分 现在与未来,总结与展望。
噪声、量子这些效应可能会给计算带来困难,但绝不是不可克服的困难。当然最初的计算是从实数开始的,这也不是偶然的。如果仅是为了对抗噪声这类问题而带来人的内心冲动,总觉得是过于浅薄了,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如何从上帝视角看这条发展轨迹。
这里还谈的计算的“物性”,也就是从齿轮、水利驱动到电子及电力驱动。与非门的实现使得计算过程只剩下了读入存储读出,而在计算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计算,而是如何上一个步骤驱动下一个步骤,结果导致新的运算等。还讨论了计算理论,什么是可以计算的,计算的逻辑思想是什么,图灵机都能解决什么问题及其缺陷,书中也提到了计算机科学也养活了一小批哲学家,因为这里确实存在哲学问题,但没有读过这类的科普读物。
诺依曼在书中基本上没有见到,说明技术问题不被作者重视,作者更重视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哲学意义,但恰恰是这一点讨论的不够深入,可能需要哲学界的人来做。
量子计算过去没接触过,只是字面上以为是电子计算机,光学计算机相平行的,以量子为媒介的计算机(量子类似电子,做一个量子二极管便是了),在这里读到了是利用量子的多态运算的方式进行平行运算。话说回来,光学计算机现在看来好像是没有什么出路了,现在的光学界在很多问题上与半导体材料学科都不好区分了,
对模拟计算的讨论不够仔细,我明白,这本书是在讲数字计算,但总是要对比模拟计算才能说出数字计算的魅力呀,如果只是数字计算是精准的,那总觉得不够深刻,因为这个结论也表面话了,实在说不出什么魅力来。数字计算的魅力不在于其精准,而在于其提出了什么是可以计算什么不可以计算,甚至人脑是不是一个图灵机这样的问题。“人们经常用确定性的行为方式来面对非确定世界中的事情”,这句话到蛮像金句的。
当年考博士的时候还需要学“计算数学”,也算是理论计算机学了,现在这门课估计是没有了,就是将如何将问题变成一个可计算的,包括运算速度和极限差值。
念书时用过纸带计算机,估计这个也是稀少的经历了,实在话,当年可没觉得这是件可以用来吹牛的事。
有几章完全没有读懂,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公式有些太多了。肥皂膜的道理就没看懂,还是查了很多资料才算是初步了解了,那是一个模拟计算最小路径的一种方法。
整个书是在讲计算机的发展史,从模拟计算机到数字计算机,但实在话讲,没太读到数字为什么好过模拟量,只是在谈噪声,这样理解有些过于普通了,我还以为从哲学观点,甚至是从世界的量子性上谈起呢,好在,我对计算机发展史也不甚了解,到也是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好多年前买过一本程序员的史诗级古董,结果也是看不懂,这次想翻出来没有找到,而且在网上搜这个关键词也无果,看来现在已经没有这本书的江湖地位了。
音箱发烧友说还是喜欢电子管的音响设备,还有黑胶发烧友还是觉得唱片的音质好过数字设备,这是不是说模拟还是胜过数字?亦或只是一种业余爱好?
粉红噪声、过量噪声、红外噪声,我第一次听这个,蛮有趣的。
这书写给什么人看呢,书中的那些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的事情还有人学吗,包括那天说起控制来,机械运动的电磁阀的控制还在使用,我都觉得有些新鲜了。
这个世界都不是线性的,所以预测都是个扯,包括那些科幻作品。若是说还是有许多人,特别是大师,有着精准的预见性,比如书中给出了费曼和摩尔的例子,但事情肯定是这样的,当一件事情确定了(比如摩尔定律),人们会回头找当年那些言论,最好是振聋发聩的,但他可能有很多振聋发聩的言论,只不过是其他的都错了,但这个恰好对了。
信息论读的少,香农知道这个人,也知道其是信息论的创始人,但不知道的是他仅凭一己之力便创立并完成了这门学科,是个牛人。
除了肥皂膜实验还知道了多项式时间算法,这是与线性时间算法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多项式时间算法是指在最坏情况下,算法的运行时间可以用输入规模的多项式来表示。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人物:姚期智。搜了一个1946年生人,美国院士和我国院士,后来回国内定居,在五道口任职。
对我来说,是本不太好读的科普作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