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gpla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ggplan07

博文

“脸面”的社会性,读南明史,但不是读书笔记。

已有 1551 次阅读 2023-2-3 09:3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南明史,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

第一次没读完全书便写笔记,而且笔记多半也与书没有多大关系。因为书的质量和宣传严重不符。或许是因我喜欢历史,或许是因为选书的时候被大数据捕捉了,当时许多我所关注的公众号都在推荐这本书,网上也可以见到高标准的评价,再加上书的介绍是又专业又普及,史料充实,文字优雅。虽然很厚但还是下手买了。但书写的不好,语言文字带有典型的农民起义为圭臬的那段历史的痕迹,好似这三十多年独居书斋的人写的,后来看了导言,确实是很早就开始写。

阿嘎佐特说“生活的延续离不开普通人近乎平庸的‘在乎’,这就是价值”。通俗一些的话就是人需要脸面,我不觉得是因为观点与欣赏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对这本书如此大的反差。

最初的时候我还删过很多公号,因为搞不清为卖书所高调宣传的观点,也不是有感而发呀,还不如某一个公号,文章与带货没关,只是在尾后说,也需要糊口,所以卖点酒。后来删不过来了,因为基本上全是这种方式,好吧,虽然思想可能是来自带货,但若是对这思想感兴趣也就是好,常用一句话安慰自己,鸡蛋好吃便好了,不必管母鸡是什么样子。思想或者说观点有兴趣便好,不必管是否是什么初衷。

脸面是他人对你的评价,是你心中的主观意识所描述的社会群体对你的评价,很多的时候是非物化的。人是无法定义一个人的,也就是本我是没有办法来确认的,人无法被人发现,需要一个他者来发现人的存在和意义,找到“真正的自我”。所以靠君臣、父子、师生、朋友(在现代语境中,还要加入夫妇,若不然会被拍砖),然后扩展至整个社会中才能确定一个人的形象,在社会关系中体现出你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包括实现你的价值(所以在现代语言应该是陪领导唠嗑,包括诸葛亮居隆中而晓天下事是因为他与荆州的官员厮混在一起)。也就是只能通过“脸面”你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来成为一个人,一个有用的人。外在的身份和社会面具比真实的自我更重要,所以东方格外讲究那些没有实用的“脸面”,一个人只能用这种方式取得“人的身份”。(有一种拆字的说法是“仁”是“人”和“二”组成的,说明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定义一个人,以此为中国文化的深层秘密,怎么样,再联上太极两仪,是不是可以成立一个学派,哈)。甚至包括在婚姻中的门当户对,也包括立牌坊的贞洁的理念。祥林嫂为什么要捐门槛,只是为了那种目光中的平等。不蒸包子争口气,还有留取丹心照汗青,赢得身前身后名。我一直喜欢方力钧的画,因为最初就是见一幅多人同一表情的画,个人淹在社会中,千人一面,只有在别人的眼中才有确定的你,才有生存的你,才有那个有脸面的你。(在脱口秀大会中,还有一个段子笑话男生,就是说我能跳起来够到那片树叶,男子的满足很容易。)

但这也带来的新问题,也就是没有想明白脸面这件事是优秀传统还是劣根性。因为外延一下你还会发现这个与自由主义相对抗。因为你需要淹在群体之中,你不能有异动,更不能当先烂的出头椽子。因而便成了平均主义,其思想性就是稳定,人们尽量的固化与继承,克已复礼,古人说怎么样便怎么样才好,因为社会意识是不喜欢异类的。

而且也喜欢自视自高,所以建长城不去看墙外面的世界。只有在“天下大乱”时,才会接受外来文化,比如历史上的佛教就是在北魏的时候传进来的。穷则独善其身达才兼善天下的核心是明哲保身。所以鲁迅(?)说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主人一种是奴隶,若是非要强说有第三种人的话,那就是努力当上这两种人的普信人。

但我现在还没有想明白的是脸面这种事儿是东方特有的还是人类通用的。因为脸面外延一下就是哲学上的存在主义,而存在主义是法国的,但一直没有认真的读存在主义,或许只是字面的解释。

现在对“脸面”这件事好像不那么在乎了,却滑向了另外一个方向,那就是不要脸面。其实历代皇家修史,都是完全按当时的主官意志写,以便将自己推向圣人的位置,也是这般不要脸面的做法,“哪管我死后洪浪涛天”。听说我们公司70年,也在写“志”,据说也是这种打法。


PS  读书误我,我们的生活有过多的书籍的影子,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我们所营造的世界、甚至我们误以为的真实的世界。其实,生活就是普普通通的生活,没有那么多阴谋也没有那么多浪漫,每一时每一刻都是一种生理(或心理)的反应,而不是深邃的思索之后的结果,现实中的故事常常并不完整。成熟就是学会了在需要哭的时候哭泣,在需要笑的时候欢笑。我想起了那个开怀畅饮的女人,我认为是她是想在我面前展现,那个酒局和那个夜色里明亮的大堂,但没有延续的故事便是生活,而不是说你总有是会像书里那样有一个在几十年后依然等着你的恋人。顺祝情人节快乐,今年的情人节礼物真是份大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6855-1374636.html

上一篇:社会科学的测量与规律,读书202209期
下一篇:人生一世,家庭、工作、读书各得三分便好,留得一分喝花酒:2022年阅读书目。
收藏 IP: 36.48.105.*|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