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领导调研弘毅生态农场
曾彦
2016年08月11日,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处长熊哲、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任科员郭丽楠博士、刘海涛博士来弘毅生态农场进行调研。本调研旨在进一步研究如何将生态技术运用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扩大我国成功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山东省农村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弭云禄、科长张德新,山东省平邑县农业局局长廉波、办公室主任黄孝新,卞桥镇党委书记高庆、副镇长唐贞强等陪同调研。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弘毅生态农场创始人蒋高明博士、弘毅生态农场科研与生产团队曾彦、杨煜、宋守宽、刘秀,大学生志愿者杜兴等热情接待了农业部调研团,并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处长熊哲表示,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要对接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希望有更多的具有特色、能带动一定经济且形成了一整套生产系统的农业工程得到保护与支持。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用农药化肥,但目前这一模式面临着现代农业的严重冲击。当前,很多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文化遗产认证的一些地区农业,也面临着工业化、化学化农业侵蚀的问题,传统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少人传承,其原因是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化竞争。弘毅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心希望国内已授权的11处FAO农业文化遗产地,借鉴弘毅生态农场成功经验,将传统农业知识与先进的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结合起来,面向市场,实现生态农业产业突破。
蒋高明研究员表示,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每年农业的GDP占整个国家GDP的近10%,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因人口及国土面积差异原因,农业一直都是中国文化、经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南北跨度较大,各地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形成了各式各样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而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农业也面临着一场洗牌,保护具有示范及地方文化意义的农业生产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弘毅生态农场有幸能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上尽自己的一份力,是弘毅农场的荣幸。
平邑县农业局局长廉波表示,刚接任平邑县农业局局长,就到弘毅生态农场陪农业部领导到农业一线调研,对今后平邑县的农业生产管理有很大帮助,增进了对高效生态农业的认识。他认为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将是一个重要方向,该农业模式可从源头解决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问题。
座谈会后,蒋高明教授引领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考察组参观了弘毅生态农场的各个生态生产环节。目前,弘毅生态农场已经从最初的纯科研走向了科研与生产齐头并进,养殖已经由最初的几十头牛发展至300头,其他的猪、鸡、鸭、鹅养殖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种植也从最初的10亩试验田,发展至130亩有机种植区,种养殖产品不断增加,生态控虫面积约500亩。
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考察组通过一系列的参观,对弘毅生态农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其中一些项目如青储池发酵效果、有机农田高产、养牛场牛粪不臭、有机苹果虫草害实现生态控制、有机农产品网络销售产品畅销等成绩更是赞不绝口。
(曾彦为弘毅生态农场办公室主任、科研助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