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伤不起的树木“输液” 精选

已有 16613 次阅读 2016-5-22 17:03 |个人分类:环保呐喊|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移栽, 大树输液, 液流, 过度输液

伤不起的树木“输液”

赵赫 蒋高明

 

2015年的冬天,某高校新建校区迎来了一批新的“小伙伴”——法桐。大家都期待着来年这些法桐可以枝繁叶茂,为我们遮阴,同时美化校园环境。

 

   转眼间到了春天,为了使法桐移栽的成活率提高,校方请园林公司紧锣密鼓地照顾它们,不仅加了支架,防止它们被大风刮倒,而且还给他们打了吊瓶,输营养液。但这样做,真的有效吗?

 

照顾这些法桐,可忙坏了园林公司的师傅。为了给树木打点滴,他们要拿钻头在树干基部两边分别打二个钻孔,再把一种叫做“九千滴”的红色营养液输进去。希望这些营养液可以帮助树木生长。一时间,校园里的这些“宝宝”们都一个个挂上了吊瓶,真为它们感到揪心啊!慢慢地,这些法桐抽出了细枝,生出嫩叶,看上去一片生机盎然的样子。打完点滴,园林公司师傅也将法桐上的吊瓶去掉了,但却在树干上留下了深深的钻孔,让人看了很不是滋味。

 

下过几场雨之后,我们发现那些打完点滴后留下的钻孔,给树木增添了一道道伤疤!走近仔细观察后会发现,绝大部分钻孔形成了长短不一的垂直裂缝。更有甚者,一些裂缝为毛毛虫和病菌提供了良好的“安家之地”。正常情况下,树皮可以有效防止毛虫和病菌的入侵,但为树输液伤害了树木的“皮肤”。由于在树干上钻孔,破坏了树木的防御体系,加上干湿交替,树皮易开裂,也使毛虫和病菌有了可乘之机。

 

沿着裂缝剥开树皮,发现里面的韧皮部已经被虫子盗空了,它们吃得不亦乐乎,仍在开疆拓土,而看起来健硕的法桐却正在被蚕食,其中最严重的一棵,树皮马上就要被环割一圈了,而且它的顶枝已经衰败了,不知道它还能撑多久。

 

难道这就是“打点滴”的效果吗?下一步是不是该给法桐打农药了?这样的模式,先治好一种病,然后再掉到另一种的痛苦中,如此恶性循环,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我们知道,树木主要是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的,土壤中溶解态的营养物质被根吸收,水分和其中的矿物质经过木质部导管向上运输,叶片合成的光合产物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叶片与根系以及土壤之间,形成了一个连续体,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也是通过韧皮部运输的。

 

逆重力向上运输水分主要靠二种驱动力,第一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由于叶片的叶肉细胞和外界大气间存在强大的水汽压差,在白天光照适宜时,植物要吸收二氧化碳,气孔打开,使叶片通过气孔不断蒸腾失水,然后叶肉细胞的渗透压升高,吸收导管中的水分,由于水的内聚力,从而拉动木质部导管中整个水柱向上移动,这是一个被动吸水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第二种是根压,在春天植物叶片还未长出时,蒸腾作用很弱,根压就成为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植物根的内皮细胞上有载体蛋白,通过消耗能量将需要的矿质元素逆浓度梯度吸收到内皮层,造成内皮层的离子浓度高于外界,渗透压升高,然后水分就会从土壤中被动运输进来,然后进入木质部导管,再向上运输。这终究算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我们通常所见的“伤流”和“吐水”现象便是根压的表现,有时只要在植物树干上破开一个口子就会有树液流出。

 

移植的法桐是落叶树种,春天这些刚移栽的大树,叶片的更新能力很弱,所以蒸腾作用很弱,蒸腾拉力也很弱;新移栽的树,根的生长也不太好,所以,根压动力也很小。并且大多数植物的根压介于0.050.5MPa20165199时许,我们在天气在线网http://www.t7online.com/cncnstdf.htm查得北京的大气压强为0.1015MPa,很明显,大气压强介于根压之间。通过打点滴的方式,靠大气压强经过钻孔把营养液压入植物体内,理论上是可取的。

 

但在春天,新移栽的大树新根、新叶的生长需要能量,这是靠储存在树干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在长出叶片后,强烈的蒸腾作用使植物很容易缺水。如此,打点滴确实可以补充植物的水分。但是如果在操作上,输液量过大、过快,使植物来不及运输走,多余的就会流出来,树木根本来不及吸收。所以,通常你会发现,在钻孔下面有一道红色印记,一直到地表,这正是那些营养液来不及吸收,从钻孔中流出的。

 

但不管怎么说,“打点滴”可能或多或少会起到一定效果,校园里的法桐也最终成活了很多,但这与储存在树干中营养物质的作用相比,到底哪个起主要作用还有待考证。然而,我们疑问的是,不给树木输液,是否成活率依然可以保障,并能够减少移栽成本呢?

 

打完点滴后留下的钻孔,那一道道的树皮裂缝,为毛虫和病菌提供入侵的良机。使活下来的树又马上面临被吃的风险,为此,我们又要耗时费力地打农药,如此我们将陷入一种无休止的斗争中,只是为了让树活下来而已。给树木输液,理论上可能是为提高成活率,但实际效果可能并没有起到,徒增加了费用,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表现。

   

商家的广告很动听:给树木打点滴可提高树木成活率,营养液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结合水,使树木容易吸收。殊不知,这样的操作,却使我们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而下一步,那些商家也正好向我们卖农药了。目前,有很多学者在研究“树干注液”技术,据说这种技术是从美国引进的,在商业化过后被广泛应用,但实际效果却依然有待考量,尤其是在钻孔过后的管理上,急需加以重视!

 

其实,事情本来可以很简单。我们不妨效法自然,植物有它自己的生存之道,我们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只会拔苗助长。或许我们只须勤浇水,给植物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剩下的植物自己就会解决。在为“树木输液”技术发明之前,移栽成功率是很高的,且法桐是早已驯化的常见绿化树种,无论是大苗还是小苗,移栽都很容易成功。

在移栽过程中,为树木输液是否多余,非常值得商榷。且国家对大树进城早已下了禁令,目前城市绿化应以苗圃来的大苗或小树苗为主,为树木“输液”做法,正如给人过度输液一样,是否该叫停了呢?


(图1-6为作者拍摄,其余照片来自网络。注意图2输液伤口中的毛毛虫;图4采取同样的方法移栽都采取了输液做法,但右排树木全部死亡,说明常规管理措施比输液更重要)






 

(赵赫为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硕士研究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979029.html

上一篇:寓言小说:蜜蜂王国的战争
下一篇:齐鲁晚报:教授的生态农场正在走俏
收藏 IP: 1.203.167.*| 热度|

20 刘洋 赵赫 武夷山 蒋永华 陈南晖 侯成亚 李学宽 陈永金 李颖业 王号 徐耀 高建国 王春艳 蔡志全 郑小康 王林平 陈智文 liuyanqiu xlianggg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