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乡村景观怎样设计才能吸引人? 精选

已有 6419 次阅读 2015-12-17 19:32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态农业, 园林, 环境保护, 乡村, 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怎样设计才能吸引人?

蒋高明

本文应《园林》杂志约稿,文章以《乡村景观规划》专题发表在2015年第11期

 

一、乡村的魅力在哪里

 

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乡村是远早于城市的。人类最早以家族形式沿河、海、湖、草原、高山居住,从事的劳动是农业或畜牧业。通过读书、经商、从军、做官等渠道,乡人可进入城市,但很多人到老后依然愿意回归故里。“少小离家老大还”,古今“贺知章们”为什么对家乡有强烈的乡土情结?乡村魅力如下:

第一,乡村远离城市喧闹,让人们安静下来。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大自然和谐相依的优良传统。而与城市强烈对照的是,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是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田野、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对城里人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第二,乡村是城市的营养池,是农民养育了城里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优质的农产品从来都是保命的,健康的体质离不开健康的食物与中药材。我国传统农业专注于土地,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天时、地利、人和”,“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乡村向城市提供的不仅仅是保命的食物,还有中草药、花卉、宠物,既满足了国民物质上的营养需求,又满足了精神上的营养需求。

第三,乡村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这是乡村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由于元素循环,传统的乡村是没有垃圾的。空气新鲜,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人家,就是对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在没有工业污染的乡村,农民连喝水都是就地取材的,不要说浅水井,连河、湖之水都是直接可以饮用的。乡村除了野生动物,鸡、鸭、鹅、狗、牛、马、骡、驴等动物,也是自由自在的;乡村中的大树老树记载了乡村平和的历史;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软实力,更是硬实力。

第四,乡村具有浓郁的人文情结,历史沉淀深厚。乡村多以家族居住,亲情味浓郁。村民不像城里人那样,连对门姓什么都不知道,而是互相熟悉,互相帮助,互相关怀的,他们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之中。其实,城市与乡村也有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市民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这些都说明,乡村的人文情结是普遍受到欢迎的。

 

第五,乡村是理想的养老之地。过去农村四世同堂或者五世同堂,其最高境界就是亲情养老,而不是依靠什么外来的力量。老人在家庭里起的作用也不只是等待别人来养活他,他们还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如照孙儿孙女,照看家庭,并在家里的大事问题上起决策参谋作用,毕竟老人经历多见识广。另外,农村家庭还养殖很多小动物,这些都可以给老人带来快乐。人总是要死的,谁也逃脱不了这一客观规律,寿终正寝是过去中国的死亡的最高境界。过去,农民家里如有老人去世,大家都忌讳说死这个字眼,而是用某某老了。老了,也就是了了,万事皆空。老人在儿女照护下坦然离开,回到黄土地,这才是真正的安乐死。如果恢复了农村养老功能,那些来自少小离家的就可以老大回。将乡村建设成别墅级的养老公寓,在那里让人去接地气,可为国家科学解决养老难问题。

 

二、美丽乡村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要素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在理解美丽乡村时,却远离了生态要素。化学化、生物技术化的农业使得乡村到处充满污染、垃圾和杀机,无论如何这样的乡村是美不起来的。乡村产业必须发展生态农业,才能构建美丽的乡村生态。生态农业,顾名思义生态环境要良好,生态在前,农业在后。在理想的生态农业环境条件下,农业中的各种元素是能够循环起来的,只有那些通过食物带走的元素,才通过合理施肥等措施来弥补,带走的越少补充的也就越少。对于害虫、病害和杂草的防治,要充分尊重自然的规律,能够让大自然解决的问题,不搞太多的人工干预。一个理想的生态农业模式,至少应当保持如下要素:

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农田是在自然生态基础上通过人类的努力改变来的,主要来自森林、湿地或者部分草原。有的改造时间漫长,如山东、河南一带的农田就利用了四五千年,有些则比较年轻,如东北的松嫩平原,只有不到半个世纪的历史。美国的农田历史大多在两三百年之间,远远低于中国的农业开垦历史。其实,如果仔细观测,农田中还保留着很多自然要素,如乡土树种、杂草、害虫、益虫或益鸟,部分大、中、小动物等,那些在偏远山区的农田自然要素更多。人类种植的谷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都是长期选育的结果;饲养的动物,如猪、鸡、牛等,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除了人类可食的物种外,农田多样性越丰富,其系统越稳定。

二、农田湿地。农田湿地主要为鸟类或各种动物提供饮用水源,同时起到灌溉之功效。可惜的是,当前农田湿地消失严重。农村曾经的池塘、涝洼地,即使常年土壤湿润的地方也打不出水来了。乡村土地多了,但湿地消失了,干旱的天数多了。在全国范围内,乡村湿地的消失触目惊心:在北方,河北省过去50年来湿地消失了90%,即便侥幸存留的湿地,八成以上也变成了污水排泄场所;陕西关中一带30多个县,几十年来消失上万个池塘。因湿地消失,干旱几度由北方转移到鱼米之乡的江南,如2007年,鄱阳湖大旱,湖畔城市上千万人遭受饮水危机。

三、本地森林与农田防护林。本地森林是鸟类和部分小型动物的栖息地,现在益鸟没有了这些庇护地,除害虫只有用农药。昆虫传粉也很困难。防护林及其林下灌木、药用植物、草本植物可有效阻挡风沙危害,还可阻挡杂草种子传播,同时为益虫提供庇护地,或吸引害虫,保护庄稼,美丽的本地森林和农田防护林还为从事劳作的农民提供爽心悦目的休憩之处。

四、健康的土壤,高的有机质,少农药或零农药。农田是人类侵占自然植被基础上发展来的,长期的利用,造成有机质从最初的20%下降到1-2%,但这个过程经历了几千年,而今天大量化学物质投入,忽视有机肥还田,造成土壤退化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长期这样下去是非常危险的。

五、没有农膜覆盖,去除病害。农膜短期提高效益,但危害是巨大的。农膜在自然界无法降解,大部分被农民在地头焚烧,低于800度燃烧农膜,会释放二噁英等严重的致癌物质。采用农膜覆盖方法生产食物,就是一边生产食物,一边制造疾病,必须从源头杜绝这种现象继续发生。

 

三、乡村的美丽可以设计出来

 

美丽乡村设计不能按照城镇化的思路来搞,那些让农民上楼的做法根本就没有考虑农业活动的特点。乡村原本是与自然和谐的,乡村基本没有垃圾,餐余是动物的食物,动物的粪便是庄稼的营养,人类要做的是维护这种生态平衡。乡村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从来都是吸引人多。因此,对于乡村设计,不是要将乡村推到了重来,在村落基础上建城市,而是要把城市中合理的要素搬到乡村。乡村要干净、方便、接地气,乡村也可有微型公园、停车场、银行、学校、健身设施等。这样的乡村是可以设计的。设计中的美丽乡村应当包括下述要素:

 

第一,安全食品尤其是有机、绿色食品生产地。优质食品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关键是要解决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让消费者买到确实安全的优质食品,让优质的农产品有顺畅的销售、合理的回报。我们在山东平邑县建立的弘毅生态农场就是这样的乡村模型,我们完全不用农药、化肥、农膜、除草剂、添加剂和转基因(六不用),相当于国家认证的有机标准,或略高于其,其产品已经覆盖到除西藏之外的所有内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这样的生态农业,如果在全国开展起来,其效益是非常高的。

 

第二,乡村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生态农业是最大的环保工程,土地对有机物就是天然的处理厂,河道里的沙子对少量污水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当前,由于农民不愿意多投入劳动,转而利用更多的化学物质,加上现有的政策市国家补贴化肥、农药、农膜,那么农民就用非常廉价的成本大量使用这些对土地和人体健康都有害的化学物质,而工厂生产这些物质造成大量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生态农业,仅保留了少量化肥,那么可倒逼化肥厂农药厂农膜厂关闭,而转为从事其他环境破坏小的产业。生态农业从源头减少工业的点源污染和农业的面源污染,还国人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

 

三是乡村建筑设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居一方建筑。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乡村建筑都是与自然环境高度协调的,其风格各异。中国的乡村建筑原本是非常有特色的:北方的四合院,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西北的窑洞,西南的干栏式,闽南的圆形土楼,堪称世界乡村建筑的典范,与西洋的乡村建筑各呈千秋。至于那些世家院落,乡村祠堂,道观与佛庙更使美丽的乡村增添了古朴的色彩。对于乡村建筑,有些需要新建,有些则不需要,仅在已有的合理布局基础上加固、装饰即可,修旧如新,使其保留传统风貌。

 

四是植物景观设计要尽量用经济作物而少用城市园林植物。乡村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性尤其经济作物、蔬菜、果树、中草药、荷花、淡水鱼塘等要素都可以用于景观设计。当前的许多慢性疾病包括癌症,还有性早熟、高血压、糖尿病,是与食物(包括中草药)及其工业化、化学化生产过程密不可分的,这些缺陷都可以通过合理的乡村农业景观设计和生产而克服。如果乡村景观多采用经济作物,适当配置一些长寿的本地树木,则可以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景观价值双赢。

 

五是社会服务设施。中国村镇成为最有活力的地方,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当前的经济发展,只重视城市,牺牲乡村,使得偌大的中国,人群向大城市集中,而农村衰败萎缩,这是有史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城乡差距扩大化。其中如果将城市好的要素(教育、卫生、医疗、学校、涉农产业、银行、旅游等等)搬到农村,而不是将农民装进城市,那么中国的居住压力将大为降低,压在普通家庭头上的高房价将率先崩溃。农民可以住上别墅那样的房子,吃有机食品,在家门口有活干,收入提高,从此告别不人道的三留守”(妇女、儿童、老人)

 

六是优质农产品加工与销售设施。城乡要真正良性互动发展,避免互相投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先富带后富,优质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就不能缺少。优质安全农产品是健康生命的第一保障,即使对于生活在国外的人,也要考虑消费放心食品。如果先富者带头消费农民辛苦种植的优质农产品,用市场手段鼓励农民用健康环保的技术生产食品,保护生态环境,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先富带后富。农二代及其农业大学生应当积极投入到这种可持续的行业中来,严保优质农产品质量,使得物流与货币流在城乡之间和谐流动,带动生态就业。

 

四、未来的生态农庄

 

下面,我们就以一个1000人、250户、人均耕地1亩的北方中等农村,来设计一个生态乡村,看看这个农庄能否生态循环起来。

一、初级生长区(粮食安全保障区)。生态农庄的重要光合产物来自大田粮食生产,在这方面,碳四植物的玉米最具优势。在山东一带,即使小麦、玉米两熟制,在水、肥、管理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实现吨粮田已不是什么难事。我们用该村500亩地用于粮食生产,可产出500吨粮和600吨秸秆(均为干重)。由于该区域重点是捕获太能光能,并固定碳,同时生产粮食与秸秆,其效益如果去掉人工等成本效益是不明显的。即使如此,该村如获得500吨粮食,也相当于1000亩平均单产500公斤,超过了国家平均值(300公斤),首先满足了粮食安全。

二、次级生产区(一次升值区)。根据我们的前期试验结果,每7公斤左右秸秆配合2 公斤粮食可转化1 公斤活牛重。这样,大田区产出的600吨秸秆,加上170吨粮食,可转化为85吨活牛重;同时可生产3000多吨鲜牛粪,用于生产能源和有机食物,利用反刍动物实现了秸秆等废弃产物的第一次升值。如将秸秆充分消化,该生态农庄约需200头牛就可成功实现。

三、有机食物生产区(二次升值区)。将剩余的500亩地,利用其中的400亩生产有机蔬菜(洋葱、胡萝卜、马铃薯等适合长距离运输的蔬菜)100亩用于生产有机水果。因为生态农庄有大量的有机肥,按照国家或者欧盟的标准生产有机食品,优质优价,可实现亩收入过万元。这是重要的升值区域,所需要的大量有机肥来自动物生产。剩余的有机肥,再加上人粪尿、农家肥、沼渣、沼液,大量回到粮食生产区,以保障持续的初级生产。粮食生产区不足的营养元素,还可以通过作物倒茬、休茬、种植豆科牧草等实现用地养地

四、庭院经济区(三次升值区)。山东一带农户,每家约有250-260平方米的农家院,这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居住区。可充分利用其空间发展庭院经济:种植5-8株葡萄或樱桃;利用平房屋顶空间养殖50-100平方米左右的蝗虫,将农田里令人头疼的杂草转化为昆虫蛋白;再将牲口圈改造,发展2-3头肉牛;利用地下空间搞沼气池,生产能源;结合太阳能,基本杜绝外界化石能源输入。其余少量空间可养殖鸡、鸭、鹅、狗等动物。户均庭院设计毛收入1万元。

五、乡村经济开发区(四次升值区)。由于该生态农庄杜绝了上述六害;并通过严格的生态措施杜绝了苍蝇、蚊子、蟑螂等传统三害骚扰;在所有的空间种植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恢复河流、沟渠、池塘湿地,缓解旱情;严格保护大树与古树,实现空气新鲜、水源清洁、食物飘香、鸟语花香;整村生产不含六害成分的有机产品,这样的农庄对城里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可以围绕餐饮、住宿、交通、银行、保险、娱乐、修理、加油站、理发、服装、农业观光等,分离出20-30户搞第三产业,实现从事三产的农户年均10万元。

六、能源生产区(五次升值区)。利用农户庭院发展沼气池,实现厨房革命和厕所革命,彻底结束农村几千年没有厕所的历史,同时将生活污水、废弃物处理在沼气池中实现,既生产能源又生产有机肥。待生态农庄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后,发展大型沼气,除满足农户日常需求外,夏秋季大量过剩的沼气可以搞罐装沼气,出售给城镇或直接驱动汽车。农村是巨大的能源矿,这点鲜为人知,有关部门应当看好这一能源产业。

七、教育、文化、医疗、娱乐与休闲区。农民负担中,教育是大头,从小学开始直到大学毕业,家长为学生投入的费用高达7-8万元之多。而农村大学生就业又是大问题,许多人半途而废,教育造成的浪费巨大。如果从小学开始,就高薪聘请高素质的教师任教,恢复过去的村村有小学,那么农家可节省大量的教育费用。除此之外,农民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负担也很重,生态农庄可利用公共财富以及国家投资解决农民的上述负担,将过去被医院、交通和城市剥削走的钱财留在农村,青壮劳动力返乡,逐步将农村建设为最适合人类居住,有就业、有消费、有欢乐、有尊严的理想之地。

在上述生产区之间要多采取果树或经济灌木隔离,为动物天敌提供庇护地,避免害虫成灾,而必要的物理措施如诱虫灯、性引诱剂、粘虫板等要提前布置在农田、果园、生态庭院中,以生物多样性理念控制病虫草害,既满足了生产功能,还从源头减少或杜绝了化学物质投入,让乡村空气、水和土壤率先洁净起来。

 那么,目前这1000亩地能够挣多少钱呢?在现代农业模式下,山东农民种植三季(小麦或大蒜、西瓜、玉米),辛辛苦苦不说,纯收入不足1000/亩,全部1000亩耕地也就收入百万元左右。生态学的办法实现了一大于六”(一个生态技术大于六个现代技术),我们的模式可获得700万元的利润。由此可见,只要充分尊重生态学规划,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采取先进的生态景观原则设计乡村,我国广大乡村的土地会盘活起来。




 

作者简介:蒋高明,山东平邑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席教授、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生态学报》编委、联合国大学国际咨询专家。曾任UNESCO-MAB-China副秘书长、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学者等。最早提出自然恢复理论以及“畜南下、禽北上”战略构想;针对风沙源治理、食品安全、生物入侵、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等建议,多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所提出的自然恢复理念被写进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研究成果曾两度进入西方大学教科书,并被美国《科学》杂志长篇报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944090.html

上一篇:北大博雅讲坛预告:博物学如何应对中国生态危机
下一篇:新华网报道笔者北大博雅讲坛观点:生态农业是相信物种力量
收藏 IP: 1.203.167.*| 热度|

5 陈楷翰 谢平 李明阳 张庆费 孙颉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