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锁住风沙亟须科学规划

已有 3576 次阅读 2012-10-24 06:56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防护林, 京津风沙源, 自然力修复

锁住风沙亟须科学规划
 
京津风沙源的问题,说到底是水的问题。专家认为,治理工程仍缺乏独立、客观、科学的监测和评估体系与机制。
 
■本报记者 冯丽妃
 
10月7日,《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正式对外公布,即刻引起生态与林业专家的关注。
 
该规划宣布,为进一步减轻京津地区风沙危害,我国将在今年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结束之后,通过10年时间,投资877.92亿元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对此,多位专家向《中国科学报》表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虽有益于区域风沙治理,但仍然需要在总结一期工程中的经验教训后,再上路。
 
新覆盖区域生态环境更为脆弱
 
根据《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与一期工程不同,二期工程区范围由此前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5个省市,扩大到包括陕北地区在内的6个省市。
 
工程包括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遏制局部区域流沙侵蚀、稳步推进易地搬迁37.04万人等7大任务。
 
“从规划来看,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并没有跳出前期防护林建设的圈子。”清华大学原生态保护中心主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项目专家于长青博士表示。
 
他认为,与一期工程相同,二期工程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缺乏追根溯源的研究,对所要付出的成本缺乏具体的分析。
 
对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余新晓指出,虽然防治工程有益于华北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但二期工程所覆盖的区域多为比一期工程生态更加脆弱的干旱、盐碱或风沙地带,并且陕北地区的生态问题也很复杂,工程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生态挑战,因此应认真总结好经验再进行。
 
“在二期工程开启之前,尚需对一期工程中,如适地适树、移民搬迁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归纳总结。”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防护林或“竭泽而树”?
 
在于长青看来,京津风沙源的问题,说到底,是水的问题。“在干旱地区栽种的每一棵阔叶树都是一个水泵,人工防护林使大量河流引水与地下水通过蒸腾作用被消耗。这可谓‘竭泽而树’。”于长青说,由于所种林木不适宜当地环境,一旦停止浇灌便会大量死亡,造成资源与资金的双重浪费。
 
“以水资源为代价所换取的造林工程与养殖基地是不可持续的,数百甚至数千公顷范围的地下水浇灌出来的示范工程只能带来更大范围内的荒漠化,造成当地生态两极化。”于长青表示。
 
对此,蒋高明认为,此次工程规划把加强林草保护放在建设之前,对于提高植被质量、保护物种多样性都非常重要。然而,在增加植被覆盖率方面,作业区林草植被保护面积依然小于人工造林与飞播造林面积。
 
数据分析表明,为增加植被覆盖率,此次作业区人工造林面积达到289万余公顷,占作业区面积的43%,飞播造林与飞播牧草面积占总面积的22%,而封山育林面积仅占34%。
 
“如果以自然恢复为主要方式进行修复,现在自然修复面积刚达到总作业区面积的1/3,如此看来,把两者的比例扭转过来才算正常。”蒋高明表示。
 
“由于二期工程所面对的问题更加突出,水土资源的承载力很低,多数地方不适合大面积种植人工乔木。因此,应更加关注现有植被保护,优先考虑当地乡土植物种类。”余新晓表示。
 
工程建设需“亡羊补牢”
 
“与国外类似工程相比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尚缺乏独立、客观、科学的监测和评估体系与机制,部门垄断管理成了评价体系的特点。”于长青说。
 
所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于长青认为,尽管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已经公布,但工程尚未启动,还有时间总结12年来一期工程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予以及时纠正,建立独立、客观的评价体系,对水资源进行可持续管理等。
 
“移民也是工程实施过程中一大难点。”蒋高明表示,在恢复原居住地生态、保护移居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应关注生态移民的就业问题。
 
他建议,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可以利用集约化人工与少量土地发展有机农业、药用作物以及旅游业,同时应尽量减少采矿量,发展绿色矿业。
 
“此外,中央拨款应尽量直接发送到移民手中,不要一层层往下拨款。否则,最后老百姓得不到什么实惠,反而怀念以前的生活,使所有的治理回归原位。这样的案例太多了。”蒋高明说。
 
《中国科学报》 (2012-10-23 A1 要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625579.html

上一篇:必须高度重视过度使用农膜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地力下降问题
下一篇:刘旭霞:谈谈饶毅教授的“公民不服从”
收藏 IP: 113.62.32.*| 热度|

1 陈沐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