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让农业中的元素循环起来

已有 6032 次阅读 2010-10-20 09:31 |个人分类:环保呐喊|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态农业, 弘毅生态农场, 农民日报

蒋高明:让农业中的元素循环起来

农民日报记者:白峰哲
本文于2010年10月20日发表于《农民日报》,发表时有删节
http://www.farmer.com.cn/gd/snlt/201010/t20101020_586834_2.htm

        [本博按] 今天出版的《农民日报》以较大篇幅报道了我们研究团队在山东农村开展的生态农业实践。农民日报是农业部的机关报,是全国9亿农民的报纸,也是党报,这个报道这更加鼓舞了我们的实验信心。生态学与农学结合必将创造出更多的神奇,让我们努力吧。


        蒋高明,1964年出生,曾先后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和美国生物圈二号研究中心从事恢复生态学与全球变化生态学合作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恢复生态学领域,第一次提出了沙地草地生态恢复的“以地养地”模式、“借助自然力”恢复等新观点。

        2006年7月,生态学者、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教授带着“生态农业”研究课题,回到老家山东省平邑县蒋家沟,办起了“弘毅生态农场”,进行生态种植与养殖实验。其核心思路是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场里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添加剂和转基因技术,增加生物多样性,从秸秆、“害”虫、“杂”草综合开发利用入手,种养结合,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就业。农场创办四年多来,不仅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而且取得很大的示范作用,吸引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官员、企业家以及农民参观取经。

        主持人:蒋老师,您在山东老家创办了弘毅农场,能谈谈您是怎么考虑的吗?

        嘉宾:中国18亿农田里除了产出5亿吨粮食外,还产生约7亿吨的秸秆。中国7亿吨秸秆其实就是巨大的“粮食仓”、“肥料厂”和“能源库”,我们称之为FFE, 即食物(food)、fertilizer(肥料)、energy(能源)。根据我们的实测数据估算,我国7亿吨秸秆可换回1亿吨牛肉。1斤肉相当于5斤粮的热量,扣除养殖过程中的粮食和精料损耗,约相当于增加了3亿吨粮。国务院要求力争到2015年,中国秸秆实现80%的综合利用。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就相当于增加了8000万吨牛肉,或相当于粮食增产40%。牛是名副其实的“造粪机器”。每生产1吨牛肉约生产16.7吨牛粪,我国18亿农田可出产近17亿吨的有机肥。除了增产外,有机质还田还能够养地并固碳,可杜绝秸秆焚烧,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因此,秸秆综合利用其实是生态循环农业的突破口。为了验证我们的上述想法,便开展了这个大型试验

        主持人:在弘毅农场的实践中,您最初的想法和理念都得到贯彻了吗?其中会不会存在一些障碍和困难?

        嘉宾:基本上得到了贯彻,最好的结果是农民被带动了起来。科学家不论提出多么好的思路,或者科学技术,如果不能够给农牧民带来好处,是没有人会干的。实验地所在的平邑县蒋家庄,2006年,只有一户农民养两头牛,现在有十五六户养殖一百五六十头,每年产生150—160万斤牛粪。农田减少了化肥使用,最多的一户仅用原来化肥的1/4,其余用有机肥,产量还维持最高。我们帮农民建立了130座沼气池,改善了卫生条件;带动了林下养鸡2—3万只,原来闲置的林下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

        以前被农民废弃的玉米秸秆,现在每吨可直接卖出70元的现金,亩可增收70~100元。令人感动的是一些老人和妇女,他们用最简单的运输工具,用小推车或三轮车来送秸秆。运秸秆多的大户,每天收入在300~400元之间。一周下来,在家门口比到城里打工一个月都挣得多。

        障碍还是有的,毕竟我们是研究植物的,要和鸡、牛等“畜禽”打交道,死牛死鸡的事情发生过;市场充满各种陷阱,我们买过假菌种、买过假精料,还遇到过骗子。所幸,这一切都过去了,目前农场运行良好,各种真实的技术参数正在被我们不断挖掘出来。

        最大的障碍还是农民对我们不理解,和科研团队不配合。因为我们的理念是在健康的环境下生产食物,杜绝农膜使用,化肥、农药基本不用,产品见效的周期长,环境保护与农民无关,他们积极性提高不上来。现在,养牛户接受了用一半化肥的做法,但是不用农膜农药他们还想不开。
   

        主持人:通过弘毅农场几年来的试验,您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嘉宾:重要的收获是我们验证了生态学原理在农业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已故导师侯学煜当年提出大农业(即农林牧副渔都是农业)、大粮食(即广义上的食物,人类一切可食的热量都算“粮食”)观点,也引起了毛泽东主席关注。然而实践中,侯先生的观点很少在现实中被人应用。我们建立一条基本完整的生态循环链,验证一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能不能提高?化肥农药污染能否控制?耕地能否维持高生产力能不能不下降?并固定工业过程排放的碳。这些我们都基本搞清楚了,一些论文将陆续在国内外发表。还有重要的收获就是,经济效益方面,每7斤秸秆,配合1斤玉米面,1斤豆粕或棉籽粕,可获得1斤活牛重,折算下来,利用秸秆养殖一头肉牛每年的经济效益在2000—3000元/头左右(不算劳动力成本)。这里还没有考虑一头牛带来的牛粪和沼气替代液化气能源等经济收入。

        我们的实验取得了很大的示范作用,全国不同省份的农民前来参观的很多,尤其是对当地带动作用很大。目前,已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以及国内山东、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甘肃、青海、内蒙古、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官员、企业家以及农民前来参观取经。

        主持人:您能够简要概括一下弘毅农场的特点吗?

        嘉宾:在弘毅生态农场,我们主要利用生态学原理,建立下面几条生态链和产业链:

        生态循环链条1:秸秆(玉米、小麦)-青贮饲料-牛-牛粪-沼气-农田。秸秆收获后,直接用打包机打包成70公斤一包的“面包草”或青贮,保存了秸秆养分。采用秸秆养牛的农户,为了降低成本,直接将秸秆露天存放,粉碎后给牛吃。

        生态循环链条2:庄稼-害虫-诱虫灯-母鸡-柴鸡蛋。农场摒弃农药,选择诱虫灯作为灭杀害虫的主要方法。夏季虫害集中的季节,一天晚上农场最多可以灭杀10斤的害虫。害虫经晒干、粉碎后加入蛋鸡饲料。

        生态循环链条3:秸秆-牛-牛粪-蚯蚓、黄粉虫-散养柴鸡。利用牛粪养殖昆虫,充分利用牛粪中的养分。通过牛粪养殖蚯蚓、黄粉虫,农场每年可以节约鸡饲料1-2万元。养殖过蚯蚓的牛粪,里面有蚯蚓粪,施入农田有更好的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
生态循环链条4:农田-杂草-鹅(淡水鱼)。农田杂草控制是难题,恢复传统人工除草,但为了保证效益,除掉的杂草用于发展鹅、草鱼、蝗虫等食草动物。
我们采取了合理的生态学方法控制虫害和杂草,充分利用了秸秆,产生了大量有机肥,因此,农场里有约20亩产出的是有机食品(共租农民土地40亩进行试验),已获得有机食品认
证。

        另外,这个农场是研究型试验农场,科研团队是扎根在农村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学家与农民密切结合,学习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不断有发明专利产品产生。在试验过程中,环境改善了,新能源开发了,生物多样性大大增加了,优质食品出现了。

        主持人:弘毅农场的做法让我想起了二三十年前的农业,您觉得它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回归,还是超越?区别在哪儿?

        嘉宾:现在提倡的生态循环农业肯定不是简单的回归,种子、机械化、水利化以及信息化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提出的生态循环农业是指应用现在的一半化肥,减少农药,杜绝农膜污染。当然,如果是严格意义上的有机农业,连农药化肥农膜都不能用。即使如此,也不是简单回归。我们用完全有机的做法生产的小麦产量达407公斤。30年前,这个产量很难达到。
   

        主持人:您觉得弘毅农场的做法,对于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启示意义?

        嘉宾:这个实验有以下启示意义:

        第一,充分利用农村中的废弃物、害虫和杂草,可以为农民找到致富的路子,带动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蒋家庄的农民在没有政府补贴的前提下利用秸秆养牛,产品走向市场,增加了收入,调动了他们种粮和养殖的积极性。

        第二,减少化肥使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量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我们采取物理加生物的办法,在无农药前提下控制虫害,一可节省药钱,二可保护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保护了农村妇女,挽救了母亲,因为近距离喷洒农药的活多为妇女从事。农田里没有了农药和除草剂,诱捕的昆虫和人工除的草,可以作为重要生物质资源,发展柴鸡、鹅、蝗虫、淡水鱼等,既增加了收入,又美化了环境。在健康环境下养殖的动物抗病、节约饲料、肉质安全。

        第三,减少化肥使用,还可从源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由于大量有机肥还田,生态循环型耕地可捕获巨量温室气体。据粗略估计,全国18亿亩如有机质提高1%,可固定301吨二氧化碳;土壤有机质提高可提高产量,0.1%的有机质提高可增产40-53公斤/亩。最后一点就是,杜绝化肥农药使用才可生产真正意义的有机食物。
   

        主持人:弘毅农场只是小范围的试验,它的做法如果在全国推行能否行得通?
嘉宾:全国范围内能否行得通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民间自发的市场行为,二是政府的引导,即政策方面的因素。生态循环农业把“大粮食”增产、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
温室气体减排、农民就业等许多困惑国家的难题一揽子解决了,产生出来的食品是高质量的,如果卖不到合理的价格,优质无优价,城市消费者认识不到位,那么,推广就会慢。

        然而,食品市场造假频发,就会严重打击国内消费者信心,国外产品就会来占领市场。实际上,发达国家做生态循环农业不如中国有优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农民是为国家排忧解难,国家如果将补贴化肥、农药、农膜、秸秆利用的钱直接补助到农民头上,则推广进度会很快。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工业化农业虽然目前行得通,但是,这样的做法是没有将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因素考虑在内的,如果将环境污染和人体因食有害食物的健康成本考虑在内,工业化农业最终是会“寿终正寝”的。这就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有机食品市场迅速形成并不断壮大的根本原因,我们正在探索的或许是中国农业明天必走的路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375071.html

上一篇:有机萝卜红艳艳:久违的颜色
下一篇:视频链接:浙江三门县何家村农民种水稻不打农药
收藏 IP: .*| 热度|

1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