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我心目中的战略知识分子

已有 5436 次阅读 2010-9-28 00:37 |个人分类:科学人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蒋高明

本文应《人民论坛》约稿而作

        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论坛》杂志就战略知识分子话题,约我写篇文章,并要我推荐5名我心目中的战略知识分子。他们提出的战略知识分子的标准,有下面几条:

        1) 忧国忧民,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2) 专业功底深厚,又能超越专业局限,学贯中西;
        3) 具有战略思维,具有长远发展、宏观发展眼光;
        4) 理性看待现实不足,更注重提出建设性意见。

        战略知识分子这个话题是非常大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有不同的标准。对于上面的几条标准,我都是同意的。那么,如何理解上述标准呢?我自己的标准还有哪些呢?

        下面就我所理解的战略知识分子标准问题,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 战略知识分子必须有战略思维

        “战略”是一个军事术语,其原意是通过战争或不战而实现“攻城略地”目标。其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其实,战争不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在自然界,因捕食需要,动物之间也经常展开格斗,也会打群架,但大都是弱肉强食。长期适应的结果,就是物种之间各自占领最适的生态位,用最小的生命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从而维护种群的繁衍。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阶级,出现了国家,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围绕资源、文化、意识形态,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展开竞争、相互侵略乃至战争,从古到今,这一过程就没有停止过。

        战略学是研究战争全局和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的学科。其实,狭义理解的战略学是来源于战争实践,是战争实践的理论概括。而广义的战略学则除了军事外,还涉及政治、经济、外交、自然、地理、人口、民族、文化、思想、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我们这里所说的战略学指的是广义上的战略学,战略知识分子,也是广义上的战略知识分子。

        那么,作为战略知识分子,他具有的战略思维应当是什么呢?显然应当“具有长远发展、宏观发展”眼光,说通俗一点就是“站得高,看得远”,不是紧紧盯着那点眼前利益,而是具有更多的超前意识和忧患意识。很多人笑话“杞人忧天”,那么从战略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不能笑话人家。毕竟,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虽然天不会塌下来,但逐步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全球气温,逐年增加的自然灾害,也将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下去。经济学家从眼前利益角度会提出“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逻辑,然而从战略上考虑,没有自己的船,最终会受制于人,你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最终还会归人家。这就是战略思维。
  
        作为战略知识分子,他具有的战略思维很可能是为主流社会所不容的,这就注定了他为坚持其观点,会四处碰壁,还可能会受到同僚打压。战略知识分子可能不会为“为五斗米而
折腰”,因此他们大多是些穷知识分子。孔子一生漂泊,穷困潦倒,很少人能够理解他的理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千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战略知识分子的经历大多是坎坷的。那些身价亿万的经济学家、身后有上市公司的转基因生物技术专家,还有“人云亦云”的院士们,肯定不会是战略知识分子,不会有什么战略思维。他们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否则就不会身价过亿。

        战略知识分子,在现代的观点看来,他们是一类异人,他们有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可能一辈子不得志,但丝毫不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追求。“文死谏,武死战”,古代那些能够“死谏”的知识分子就是战略知识分子,只是他们生不逢时,才搭上性命来坚持自己的观点。

(二) 战略知识分子必须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以前称呼知识分子大都用“士”这个词,知识分子这个词是近代的发明。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受西学影响,有人笼统地把知识分子与知识阶层区别开来,如称知识分子为“学界分子”,称知识阶层为“知识界”等。直至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党章上才正式用“知识分子”和“知识阶层” 这两词。1933 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条文里,明确规定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阶层,属于“脑力劳动者”。从这个发展过程看,知识分子这个词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它是与中共创始人对其特殊理解分不开的。

        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得起知识分子呢?西方人理解的知识分子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即我们所说的“白领层”,或“中产阶级”阶层。中国人传统的知识分子,是读书人,或古代成为“士”的人。古代读书人大多有远大的抱负,以天下为己任,为帝国分忧,为民请愿,并且皇帝也能够礼遇和尊重他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中国社会已基本没有知识分子了。实际上,现代社会中对学历较高、读书较多的人或者有学问的人,还是尊重有加的,我们可以理解他们为现代的知识分子。至于较高的学历,一般指受过专业知识训练的人,如大专以上文凭获得者,他们也喜欢以知识分子自居。当然,还有一些知识分子并没有上过大学,但他们学问很好,也应当是知识分子。

        那么,作为战略知识分子,他们的知识水平应当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呢?学富五车,已经是较低的标准了,古代的书是写在竹简上的,“五车书”的信息量还顶不了现在的一本小说。“专业功底深厚,又能超越专业局限,学贯中西”,恐怕是最起码的要求。专业知识深厚才能够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对事物有其独立的判断力,不“人云亦云”;超越专业局限,可以使其看待事物的眼光更远,心胸更宽大;“学贯中西”这一条最难做到。虽然许多人留洋回来,英文很好,但并不代表他们能够了解中西文化。中国的古典知识,也不是能够容易掌握的。有些留洋博士能写得了英文论文,但中文写不成块,更不用说让他们写诗做赋了。相对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学教育,现代大学教育的知识面越来越窄,再加上很多人不愿意读书,涉猎的知识仅与自己的专业有关,“闲杂书”不愿意读,他们更难成为战略知识分子,顶多算个匠人。

        许多人将战略知识分子理解为公共知识分子,意思是他们不必在专业知识上有很深的造诣,懂一点皮毛就行,只要公众对他感兴趣,只要是公众人物即可。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一个只在专业上懂点皮毛的人,不可能跟懂行的专家有沟通的语言,作为战略知识分子,也不能提出有真见灼知的见解。因此,我理解的战略知识分子在学问上一定是不含糊的,一定要有很高的学术造诣。

(三) 战略知识分子必须有“实战”经验

        作为战略知识分子,不但要有知识分子的先见之明,还要熟悉掌握历史,要一定的预见性,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重要的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他必须有过“实战”经验,这些经验是教科书上学不来的。在遵义会议以前,中央红军的指挥权是被那些镀金回来的留学生掌控着的,即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在他们眼里,打阵地战才是真正的战争,运动战是流寇思想。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中国革命白白损失了几十万无辜生命,几乎将革命火种全部熄灭。而军事指挥权掌握在毛泽东手里后,红军采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战略打法,争取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理论的提出,就是根据实际战争经验提出的,如果革命还是盲目仿照苏联经验,从中心城市突破,那只有断送中国革命。从这点看,纸上谈兵是最害人的做法,这样的战略知识分子是最要不得的。

        具体经历过某件事,与从教科书上学来的他人知识,或者听人家介绍情况,作出的决策是会取得不一样的结果的。古代人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那所知的“天下事”肯定是片面的。许多决策者,拿耳朵当眼睛使,完全忘记了“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这样的古训。

        其实,简单的经历过与具体实践也不是同日而语的。以目前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为例,许多人只是走过农村,而不是走进农村,融入农村,倾听农民的声音,一些重大政策就出台了,或者盲目照搬美国经验,使先进的中国农业变成要依靠粮食进口,这完全农业科学家战略失误造成的。“亲口尝梨子的滋味”也还是尚欠火候,还得亲自去实践。事实最容易教育人,也最容易改变人的看法,一两次的失败没有关系,关键是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倾听老百姓意见。

        作为战略知识分子,指出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解决问题;批评是很容易做到的,关键是如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战略知识分子有过实战经验,有较强的总结群众经验的能力,这样他所提出的建议就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四) 战略知识分子须有人文情怀

        作为战略知识分子,不论他的学问有多大,见解有多么高深,他首先必须是个人,必须有人文情怀。在这方面,一些所谓的知识精英,动辄以别人不懂得其领域的科技问题,而斥责对方,盛气凌人,极端傲慢,容不得别人批评;一旦掌握了权力,就显露出霸道无理的一面,打压异己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的人,显然称不上战略知识分子,顶多是现代知识分子版的“小人得志”。


        春秋期间的商鞅可谓是个典型的战略知识分子,他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国变法图强。其在执政二十余年内,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然而,遗憾的是,商鞅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商鞅之法刻薄寡恩,除设连坐之法外,还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后来,秦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所用刑罚为其自己制定的“车裂之刑”。商鞅之死,说明作为战略知识分子,他缺乏最基本的人文情怀。

        今天的一些知识分子,存在着严重的“文人相轻”现象:学理工的瞧不起学文的;学理的当中,学数理化的瞧不起学天地生的;学文的当中,学经济的瞧不起学文史哲的,这样狂妄和固步自封心态显然不是君子所为。殊不知,技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古代人重道轻艺,强调的是做人,不仅是对强势群体重视,更对弱势群体重视。一些人社会知名度很大,教育别人如何如何做人,但是对自己的学生却很刻薄,甚至自己的学生自杀了还要去参加什么政府的咨询会;做报告对自己的听众一点也不存在尊重之情,迟到两三个小时,却不会道歉。这样的知识分子实在连起码的做人标准都没有了,还奢谈什么战略知识分子。一些院士,唯有领导的话是听,领导决策错了,也不来指正,反而为其找各种理由;而对手下的人却很顽固,即使错了也要坚持观点,这样的人也不能成为战略知识分子。

        那么,作为战略知识分子,有什么样的人文情怀呢?笔者曾与相声演员笑林邂逅,这里引用他无意中说过的话“当你将对方看成是人的时候,你做人才成功了”。作为战略知识分子,这个做人的功夫是无论如何也要学的。

(五) 战略知识分子必须是个爱国者

        这是相当重要的一条标准。作为战略知识分子,他肯定是忧国忧民的,而其出发点就是爱国。中国乱世时,虽也不乏爱国者,但总是汉奸当道,远的如秦桧、贾似道,近的如吴三桂、李鸿章、汪精卫,这类人往往头脑灵活,善于看风使舵,其一生最大的追求只是名利二字。从个人角度来说是能人,从国家利益来说是逆臣,从传统来衡量是小人。林则徐禁烟后,鸦片之害非但没有杜绝,鸦片贸易反而更加嚣张,更加变本加厉。原本中国人不认识的鸦片,为何会危害全国?这里面主要的原因就是“买办”在操作。“买办”是什么?那就是典型的汉奸走狗。

        当今社会,我们要时刻警惕现代“汉奸买办”继续采用170年前的做法,将洋垃圾、他国淘汰的“垃圾”技术引入中国。以转基因技术为例,外国人一向是技术领先的,为什么独独这次让中国人在转基因主粮上“领先”呢?这里面定有大文章。如果用这样的人来解决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只能是越来越糟。

        居里夫人一生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奖时因为发现钋(Po),为什么用钋来命名这个新元素?这是居里夫人为表达对自己祖国波兰的热爱,用波兰国名前两个字母来命名的。第二次因发现镭而获奖,那次她把那仅有的2克镭捐献给国家。做为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是一位不慕虚荣,尊敬师长,爱国热情极深的人。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爱国知识分子也是非常多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时期的大诗人陆游85岁还不忘收复失地;“杀贼,杀贼”,65岁的辛弃疾是喊着这个遗愿离开人世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而年仅39岁的岳飞是吟者那首著名的《满天红》含恨离开人世的。中国之所以不亡,概因为爱国人士大有人在。作为战略知识分子,如果不爱国,那干脆没有资格“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六) 战略知识分子是个善意的批评家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大军攻占咸阳,进入秦宫,见美女如云,珍宝无数。他打算住在宫内享受,樊哙劝他以天下为重,刘邦不以为然。谋士张良说这正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我们绝对不能这样做。刘邦听从劝告,退兵驻守霸上等待项羽的到来,才打下了422年的汉家江山。“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倘若没有张良的善意提醒和批评,那么,中国的历史就得改写。

        能够善意批评,并敢于犯言直谏的知识分子,除了远见卓识,还要有一定的勇气。明朝首相徐阶告老还乡,其子徐瑛仗势霸占民田,霸占民女。县令受贿,当堂打死喊冤人。海瑞正调任应天巡抚,得知冤情,复审此案。徐阶自恃有恩于海瑞,代子求情,提出交田赎罪。海瑞指明占田应退,犯法当诛。徐阶恼怒,唆使朝臣弹劫海瑞,新巡抚戴风翔亲来摘印。海瑞于交印前,斩了徐瑛及枉法县令。然而,海瑞这样做,是做好了罢官的准备的,为坚持真理,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作为战略知识分子,能够在当局面前,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这一点是最难做到的,也是最严的一条标准。“人云亦云”没有风险,但这对解决问题是非常不利的,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的。针对三峡大坝的修建,恩师侯学煜先生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最终他也没有在项目论证书上签字。如今,三峡陆续暴露出来了各种问题,时间会检验当年侯先生的一些批评意见是有道理的。

        批评与自我批评,曾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然而,放在今天的知识界,这样的做法越来越少了。很多学者不敢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不敢对政府的不当做法提出批评,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现代中国缺乏著名战略知识分子的一个根本原因。作为战略知识分子,他是一个批评者,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忧国忧民,忧心如焚,有强烈的参与感。古代的“士”就是这样做的,今天的“士”呢?

        最后,《人民论坛》杂志还要我推荐我心目中的5位战略知识分子,看来我只有交白卷了。故去的可以说,我在文章里也提到了不少,而活着的战略知识分子,如果我提出来了,可能会遭到非议,与他们本人不利。其实,推荐这些人并不难,按照毛主席的做法,放手发动群众,发动广大网民投票,那些活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意识形态、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的鲜活面孔定会显现出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367636.html

上一篇:谦虚谨慎永远是学者最基本的素质
下一篇:增加滨海能源植物以吸收碳排放
收藏 IP: .*| 热度|

5 卫军英 曹聪 黄晓磊 侯振宇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