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巴音胡舒的九大变化

已有 8419 次阅读 2009-5-21 11:04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巴音胡舒, 畜南下、禽北上, 巴音胡舒, 自然力恢复, 畜南下、禽北上, 自然力恢复

蒋高明

        上周,笔者和研究小组的几名成员,以及深圳来的两名名企业家来到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我们的试验基地,发现这里大变样了。

        2000年11月,当我们初次来到这里的时候,那情景真实惨不忍睹:满眼的黄沙,地面上能够剩下的是可怜的一点灌木,饥饿的牲口连树皮也不放过了;山羊上了树;当时牧民还养殖骆驼,同样骆驼也啃食榆树枝条。沙地榆是浑善达克沙地的加强卫士,榆树消失意味着沙尘暴向北京进攻突破了最后的防线。

        当时我们是住在牧民家的大土坑上开展研究与示范工作的。我们设计的治理路线图是,科学家出思路,政府出资金,牧民出力气,三方共同努力,来遏制这条威胁北京的“黄龙”。接近10个年头过去了,巴音胡舒这个有72户牧民、不到300口人家、面积12.1万亩典型牧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第一个变化是牧民家有草了。牧民生活在草原上,怎么会没有草?这个问题似乎很荒唐,但牧民买草确是实实在在地发生过的。原来的过度放牧,沙子被啃出来了,牧民每年必须花1-2万元到100公里外的地方买草,如今每家可以分到1-2万元的优质牧草,这些牧草是从他们村曾经严重退化的沙地草地上生产出来的。这样的好年景已经持续了8年多了。

        第二个变化是牧民家有了电。我们刚来做试验的时候,牧民家仅有12伏的风力直流电,我们带来的仪器根本没有办法充电。试验开始后,将交流电引进了村庄。这一项政府投资了近30万元。

        第三个变化是牧民有了路。以前轿车是根本进入不了嘎查(村庄)的,我们的越野车经常陷在沙子里,靠牧民们的铁锹来救援;牧民骑摩托经常在沙窝里熄火。2007年,我们在试验点召开现场国际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ESCO)、联合国大学(UNU)、国际干旱农业研究中心(ICARDA)等国际组织召集了12个干旱、半干旱区国家30名专家来到我们的试验点观摩。为配合国际会议在巴音胡舒召开,正蓝旗人民政府投资130万元修建了从207国道到巴音胡舒嘎查的10公里的砂石路。如今小汽车能够轻易地通往这个小村庄了。

        第四个变化牧民有了安全的饮用水了。以前牧民喝的水是浅层的地下水,水井就在牲口圈附近,打出来的水是浅黄色的,明显含有的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现在,村里打出了深井,牲口与居民区分离了,饮用水更加安全了。

        第五个变化是牧民家了有了卫生间。过去我们在该嘎查工作的时候,上厕所是很困难的是,尤其冬天;对于那些女生更是困难,因为牧民家根本就没有厕所。现在,随着牧民卫生意识增强,加上政府的扶持,嘎查已经有两个公共厕所,每家都有卫生间了。

        第六个变化是全嘎查牧民住上了新房。2008年,正蓝旗将巴音胡舒嘎查列入了全旗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3个示范嘎查之一,为每户投资近14万元,共投入1000万元对整个嘎查的住房进行了搬迁改造。如今,大土炕换上了席梦思,有暖气、有自来水、有网络、有卫生间了。牧民老两口可享受80平方米的住房,其条件早已超过了一般城市家庭。

        第七个变化是巴音胡舒嘎查的名字进入了美国的教科书。最初,巴音胡舒名字是该嘎查的支部数据乌日图告诉笔者的,其实他们家的门牌上印的村名是白彦胡硕,四个字竟有三个不一样。笔者尊重乌书记意见,对外宣传的时候用的现名,如今政府也改过来了。随着媒体报道越来越多,如今的巴音胡舒嘎查已成为治理的成功案例在国内外广为人知。国内重要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国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愈百家媒体;国际方面,科学(Science)、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路透社、芝加哥论坛报、SciDev、半岛电视台、法国电视二台、丹麦Kiel Communication等几十家媒体都对我们的试验进行了报道。最近,美国加州地理学家D.D. Trent博士在其为非环境专业本科生编著的《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第 6版)Deserts, Wind and Desertification一章中,增加了巴音胡舒案例。顺便提一句,浑善达克的英文译名我们创造了一个Hunshandake,半拼音半英文,而今其使用量超过了原来的英文名Otindag了(那是将Beijing译为Peking年代的作品)。

       
图1 牧民家的孩子脸上绽出了笑容 (2004年6月)(蒋高明摄)

图2 我们帮牧民恢复成功的优质牧草(注意这可不是种的,种的草长不过自然的)(2005年7月)(蒋高明摄)



图3 笔者奔走相告我们的发现(2005年7月带南方周末记者来到巴音胡舒,这张图片曾上了《南方人物周刊》)(郑运金摄)



图4 治理前严重退化的沙地草地(2000年7月)(这张图片曾上了《Science》(周海翔摄)



图5 成功恢复后的巴音胡舒嘎查的夏季牧场秋季景观 (2002年8月)(周海翔摄)



图6 正蓝旗人民政府投资130万元为巴音胡舒修建了该嘎查历史上的第一条沙石公路(2007年7月)(蒋高明摄)



图7 巴音胡舒新村,设计图纸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设计院(2009年5月)(蒋高明摄)



图8 巴音胡舒历史上的第一座公共厕所(2009年5月)(蒋高明摄)



图9 牧民家里的餐厅(蒋高明摄)



图10 牧民家如今也通网络了 (注意电脑桌旁的暖气)(蒋高明摄)



图12 巴音胡舒的养殖区,牧民再也不用和牲畜住在一起了,奶牛有了自己的家(蒋高明摄)



图13 深圳企业家和牧民签订草原养鸡合作协议,嘎查长还是头一次参加这样的仪式,正在琢磨该往哪来里签名。科学家和旗长、苏木长等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旗电视台做了报道(蒋高明摄)

        第八个变化是牧民有了自己的挤奶站。在去年投资的基础上,政府为该嘎查建立了现代化的挤奶站。以前牧民家的牛奶要跑到40公里外的桑根达莱镇去买,卖不掉经常发酸,只好做奶豆腐。如今,牧民不出村就能够卖奶了。过去牧民家的牛羊到处啃食草原,现在政府鼓励每户养殖8-9头奶牛。2009年,正蓝旗拟追加100万元投入帮助牧民建立青储窖。

        第九个变化正在发生着。这回到了本文开头的一段。长期的治沙实践,我们体会到,草原空间更适合发展两只腿的禽类,而秸秆富裕的广大农村适合养殖四条腿的牛羊尤其奶牛。但这样的想法必须有企业的介入,最终形成巨大的草原柴鸡市场。2009年,深圳一家企业看好了这一产业投资400万元,中国科学院投资200万元,共计600万元,用于这一新型产业的开发。如果巴音胡舒成功了,草原退化可能就提前结束了,北京等大城市的居民再也不用吃沙尘暴和那些45天长大的肉身鸡了。

        巴音胡舒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是被科学家感动的上帝,因为我们是没有如此的财力帮牧民大搞建设。但政府的决心来源于我们科学试验的成功----那些27平方公里(4万亩)半人高的牧草连续8年立在那里,最先信服的是牧民,然后是媒体,然后是政府官员,紧接者是有眼光的企业家。可见,如果我们换种思路来治理草原退化,草原是完全能够为人类提供福祉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233281.html

上一篇:未来的生态农庄
下一篇:转:怒江大峡谷的水电开发之争
收藏 IP: .*| 热度|

10 武夷山 张星元 曹聪 杨秀海 周春雷 杨正瓴 关法春 陈应泉 蔣勁松 FloatingRose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