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q113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sq1130

博文

戈壁野西瓜

已有 4608 次阅读 2011-10-25 11:11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当汽车在戈壁滩奔驰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后,满眼是干燥的土地和充满砂砾的广阔荒漠,即使是整日生活在城里的人第一次见这情景,眼睛也不免觉得有点倦怠。

然后,就在放眼窗外时,蓦地看见了一片片鲜绿星点般四散在荒芜的地表,沉寂已久的神经像被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开车的师傅是新疆当地人,问他们才知道,那鲜活的绿有自己的名字,叫野西瓜。

野西瓜又名小秋葵、打瓜花或山西瓜秧,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它的茎、叶和果实晒干后,可以祛风、散寒、除湿、治风热咳嗽和急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在我的印象中,这样金贵的药材应该生长在深山老林中,那里树木成群,水份充足,土壤肥沃。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培育出那么多出色的功用。

绵延数千公里的戈壁滩,夏日里,滚滚热浪仿佛在燃烧一样把所有的水份蒸发怠尽,而冬日是无休止的严寒,春秋两季则是漫天黄沙飞扬,“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是戈壁滩的真实写照。夏天在戈壁滩中进行野外考察,一天喝六瓶矿泉水却不用上厕所,烈日炎炎却不见汗滴。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野西瓜坚强地生长着。同行的朋友也是第一次走进南疆的戈壁滩,瞅着窗外喃喃道:这地方怎么会有植物……

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命的存在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所以它们的美也绝非呈现在红花绿叶的表面。在城市里看惯了专人护养的绿化带,也游历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在那里,生命的存活太过容易。只有在严酷的环境中看到鲜活的生命,才能凸显它的伟大和顽强。

戈壁滩的表面是砾石,底下是土壤。野西瓜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中,顽强的根不分昼夜地贪婪地汲取着本就不多的水分,支撑着整个生命的运转。它的茎穿透砾石层后紧紧铺爬在表面,像蛛网般四散延伸。砾石组成的地表,无植被保护,有雨便很容易形成洪流,紧紧铺爬着的茎保护着这顽强的生命不被洪水冲走。它的叶裸露砾石之上,在茎营造的稳定环境中努力地吸收着光和热,利用自己的躯体把根吸收的水份和营养转化成生命所需的各种要素。生活在这里的植物,生存对它们可能已是一种奢求,而能生长出具有诸多奇特功用的茎叶果实,更是难能可贵。

正是这一抹绿色,使荒凉的大漠戈壁滩不至于那么死寂,打破这一片死寂的还有那一群群火红色的信号服。他们像这野西瓜一样,把根深深地扎在了戈壁中,他们手中的铁锤敲醒了沉睡亿万年的僵漠,他们燃烧着的青春点亮了油田里的一把把火炬。

砾石满地的戈壁滩,人迹罕至。花开无游人顾盼,花落无流水相送,它不招摇,更与世无争。戈壁中的野西瓜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植物。而那些长年打拼在戈壁沙漠中的兄弟姐妹,如这野西瓜一般可亲可敬,使这里的荒凉绽放出异样的美丽和华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1776-500776.html

上一篇:博客申请通过
下一篇:签字画押
收藏 IP: 219.239.24.*| 热度|

3 蒋迅 李学宽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