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陈艳硕士学位论文:网络期刊媒介演化与传播机制研究

已有 3454 次阅读 2010-9-6 22:55 |个人分类:弟子学位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网络期刊, 期刊媒介, 传播机制, 《神州学人》

网络期刊媒介演化与传播机制研究
陈艳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姚远教授
2007-06-09答辩)
为了廓清网络期刊媒介的演化轨迹,以及网络期刊形成的社会内在需求和媒介技术演化的外在动力,梳理了媒介载体形态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比较研究、系统研究、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上第一份网络期刊是19919月由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OCLC共同开发的((最近临床实践联机杂志     ))(TheonlineJoumalofCurrentCliniealials),中国第一份网络期刊是19951月由国家教委主办,通过中国教育与研究网向全球发行的《神州学人》;所选择的典型案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创刊于20037月,确认为中国高校最早的原创型网络期刊。研究结论认为:网络期刊在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将是著作权问题、盈利问题、阅读习惯和长久保存性等问题,网络著作权问题源于对网络期刊媒介载体的定位和著作权主体的模糊;学术类网络期刊,在增加期刊影响力的同时,提升了网络期刊的整体实力,并间接扩大了印刷版期刊的学术地位;媒介载体形态的发展轨迹并不是一个取代另一个,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新旧媒介形态将会表现出共存、互补和比翼齐飞的趋势,在这样的发展轨迹下,“无纸社会”尚遥遥无期。
关键词:纸质期刊;电子期刊;网络期刊;信息载体演变
 
一、人类原始媒介载体形态起源于 8000年至1万年前的岩石刻画符号,历经三次大的历史变革。第一次变革从最初的口语传播,到石、骨、青铜、竹、木、帛和泥板、莎草纸、羊皮、贝叶,是文字信息载体的原始形态,它形成于 800010000年前人类从渔猎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的时代,导致人与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之间发生密切关系,我们称其为人一符媒介载体系统的生成时代;第二次变革是从原始形态过渡到文字信息载体的成熟形态,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为突出标志,它形成于两三千年到二三百年前,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代,我们称其为人一书媒介载体系统的生成时代;第三次变革是媒介载体的发展形态,形成于20世纪以来至今,其突出标志是出现了文字信息的电子存储、磁存储、光存储的基本物质形式,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时代,它导致人与电磁波之间发生密切关系,·我们称其为人一机媒介载体系统的生成时代。上万年的媒介载体形态进化历史告诉我们:书面传播系统并未终结口语传播系统,而是并存万年,各领风骚;人一书系统的生成并未终结人一符系统,亦并未出现“无符社会”或“无画社会”,而是至今还在自然科学系统和社会科学系统,甚至在交通、音乐、美术等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符号,并形成了新的符号体系;人一机系统也并未终结人—书系统,亦未出现“无书社会”或“无纸社会”,而是至今在文字信息传播系统、文化传承系统、教育传播等系统居于无可替代的地位,并生成一种新的依赖关系。因此,有关计算机系统发展的未来,将会形成“无纸社会”的说法是完全没有历史根据的。一个新的媒介载体系统的形成,并不意味着一个旧的媒介载体系统的灭绝,它只会赋予旧媒介系统新的功能、新的生命力和新的意义,甚至导致旧媒介系统全新变革。新媒介最终要成为该社会的主流产品。旧媒介虽然不再承担记载、传播信息的主要任务,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是有了新的社会价值。历史表明,科学技术始终是媒介载体形态变革的关键因素,没有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就没有人一书系统的生成,没有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就没有人一机系统的生成。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无止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而媒介载体形态的变革不会停止,而无数个旧系统和新系统只会并存互补,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二、世界上第一份以电磁波作载体的出版物出现在20世界60年代,迄今已近半个五个发展阶段。即:无纸期刊 (PaperlessJoumals)—电子形式编写,计算机缩影输出的期刊;数据库期刊 (DatabaseJoumals)—指纸质期刊与联机数据库平行出版,并且提供联机检索;光盘电子期刊(cDRoMEleetronicJoumals)—以扫描方式将期刊全文储存在光盘上;电子期刊 (EleetronicJoumals)—通过电子媒体出版发行的期刊;网络期刊  (onlineJoumals)—指借由网络传递的期刊,基本上有主编和副主编,有出版宗旨。其中,虽然目前纸、光、电、磁、网等形式的期刊仍然并存,但网络化电子期刊是当前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期刊类型,也是我们论文研究的主体对象。网络期刊的出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将纸质期刊电子化后,发表二次文献,为用户提供网上查询和阅读;一种是发表原创文献,从投稿到审稿、编辑、出版乃至发行都以网络形式出现的期刊。后者乃是严格意义上的网络期刊。1961年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用计算机编制的《化学题录》 (ChemicalTitleS),成为世界电子出版物的雏形。世界上第一份发表二次文献的网络期刊是19919月由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OCLC共同开发的((最近临床实践联机杂志》     (TheOnlineJournalofCurrentClinicalTrials),我国第一份发表二次文献的网络期刊是创刊于1995112日的((j申州学人》。网络化期刊提供的信息服务,代表着信息服务的方向并成为信息服务的主流。网络期刊可以是局域网的,也可以是广域网的。其覆盖面可以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也可以包括整个世界。它的通信网络可以抵达世界各个角落。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在任何时候都能即时存取网上的信息,实现了信息资源全球性共享。网络期刊作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一部分,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这不仅是对出版业的一次重大冲击,也远不止是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的数字化,它将深刻地改变人们对信息、特别是对学术信息的获取、交流和传播的方式。网络期刊减少了信息生产者和信息用户对中间环节的依赖,使迅速的双向交流成为可能,同时对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带来影响,它的前景值得关注。网络期刊的诞生和飞速发展,使期刊文献的载体形态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缩短了期刊出版的时间,改变了信息产生、传递、应用与服务的模式;使学术期刊的传播突破了地区限制,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在家中阅读世界上任何地方出版的电子期刊。有众多用户同时访问一种期刊的同一篇论文,也互不干扰,使得信息服务出现了新的生机。与纸质期刊相比,其最大优势在于给学术交流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表现出发行方式简便、具有超文本链功能、检索功能强大、提供“搭载”功能和促进学术交流等显著优势。《西北大学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是中国高校第一家纯学术性网络期刊,对其所作的典型案例分析对这种原创文献网络期刊作了深度解读。其最大特点在于投稿、审稿、编辑和发行均依托网络进行,具有发表和更新速度快,一般稿件在百日即可刊登,特别稿件可以即时刊登,且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全球发行,无需征订,成本低廉,易于检索,易于复制,开放阅读等优势。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有纸质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及原创文献网络形态的《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同时两种纸质学报又有全文开放阅读的二次文献网络期刊(坦则渔塑纽巡丝连卫)和加入中国期刊网等5种商业性、全文上网二次文献网络期刊,构成了现代纸一网结合、原创文献与二次文献结合的典型案例。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截止2007416日运行40余月的点击次数己达 141352次,截止2007416日运行4个月以来的纸质文理两版的二次文献独立网站点击己达 31n3次,纸质文理两版仅在中国期刊网的年下载次数均达到 16000次以上,其网上隐形发行量(点击率)实际上比纸质邮局发行量扩大了不下数十倍,但出版成本低廉,每年仅支出1万元,而纸质期刊则要年支出10万元左右。这标明《西北大学学报》忽略纸质期刊发行量,强化网上期刊隐形发行量,实施网一纸互补策略和原创文献一二次文献互补策略已突出地彰显了网、纸期刊比翼齐飞的优势。通过对34期《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的载文量、基金论文、作者合著、第一作者职称学历、第一作者地域分布、引文量、引文语种、引文类型等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网络版》的论文质量、作者队伍正在逐渐固定。其第一作者学历层次较高,但主要以硕士和硕士研究生为主,第一作者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105人,占40.54%;3140岁的作者人数为60人,占23.17;4150岁的为72人,占27.80%;5160岁的作者14人,占5.41%;61岁以上的作者共6人,占2.%。由此可知《网络版》的作者年龄层次主要分布在30岁以下,第一作者较之3140岁的年龄段要略显年轻。其网上公开审稿机制完全不同于双盲同人评审机制,经审稿人同意,其审稿意见、专家姓名是公开的,随着作者的论文一同发表在网络版上,实现了审稿人和审稿意见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同时,审稿人更为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意见的公开发表也更有利于作者在学术上的进步,从而实现了学术期刊审稿制度的一次大胆革新,同时网络期刊的特色也在逐渐突显。
三、网络期刊在表现出强大优势的同时,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作为计未忽略了纸质媒介载体在保存、传递文化方面的作用。国会通过了对纸质媒介的保护法案,指定一些图书馆由国家拨款,每年必须收藏一定数量的纸质期刊。美国著名的学术期刊光盘版在收录新的学术期刊时,规定期刊也必须有相应的纸质期刊,否则将不予收录。这体现了网络期刊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即便是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意识到纸质媒介在保存文字信息方面的稳定性要优于网络载体形态,开始实施保护纸质期刊和发展网络期刊的并进战略。网络期刊发展中的最大问题是著作权问题、开放阅读带来的盈利问题、社会认可度、阅读习惯和不易长久保存等问题,另外也还没有制定公认的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管理国际法规,网上信息的安全问题、数据的质量问题及技术质量保护等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从媒介载体发展的角度,网络期刊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代表,其优势源自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然而殊途同归,网络期刊现今存在的问题也源自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不成熟和缺陷。这些问题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网络期刊的著作权。著作权问题产生比较普遍,但表现在网络期刊中,则是源于对网络媒介定位和著作权主体认识的模糊,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研究商讨相应的对策。
四、网络期刊的形成与发展,几乎是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同步发展的。网络期刊的未来,也必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的便携功能使“手机期刊”指日可待:关于未来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的发明者,现任户 JrayComm首席执行官的马丁·库柏,在由 RedHerring杂志组织的2000NDA大会上,发表了关于互联网未来之路的看法。他认为:“鉴于现在全球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已十分众多,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应是无线、宽带、便于携带使用以及价格低廉。”无线宽带的发展与应用不仅使在线网络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期刊的发展也有重大突破。首先,无线技术使网络期刊的下载和使用无需局限于固定的网络接口,只要接收终端设备可以正常工作,即使是户外也可以上网浏览及下载网络期刊;其次,无线网络技术促使计算机终端设备的改进,使其更加简化和便携,网络期刊的读取设备也逐渐从计算机终端替代为轻巧灵便的手机或掌上电脑。“手机报纸”的发展己初露端倪,“手机期刊”的发行也指日可待。比计算机用户更为庞大的用户群—手机用户增长迅速。2004年,中国手机用户达到3.4亿,2005年达到4.02亿户,这形成了“手机期刊”庞大的潜在受众市场。135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du.en/20010829/209642html49基础网络融合引发多媒体形态:互联网用户基数的剧增造就庞大的市场,虽然互联网用户的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减缓,更为庞大的电视用户群则在未来网络电视(IPTV)⑨技术的应用中被纳入互联网用户群体。网络电视技术的应用,拓宽了网络期刊的表达方式,在形式上,使网络期刊更趋于多媒体期刊,网络期刊不仅以文字、图片为表达手段,声音和影像丰富了网络期刊的形式和内容。借助网络电视,新型的、多媒体式的网络期刊便呼之欲出。支付手段扩展网络盈利功能:互联网应用的支付渠道正在发生利好的变化,随着银行信用支付平台的建立和更多支付网关的应用,支付手段已经从单一的“电信运营商代收”变得多样化。银行卡支付平台完善,提供支付解决方案的企业众多,用户使用网上支付的观念获得了普及,这将使网络功能性应用获得全面繁荣。由于网络融合,会出现大量专门服务于手机或者电视机终端的ICP。通过运营商代收费等形式,可以便利地进入市场和获得回报。
网络期刊面临的盈利问题也在支付手段的多样化下,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原创文献的网络期刊和发表二次文献的网络期刊各自生成不同的盈利模式。发表原创文献的网络期刊继续开放阅读的传播模式,藉以扩大期刊的影响范围和点击率;而发表二次文献的网络数据库则可以通过收取信息查阅、下载的费用来盈利。虽然,目前已有类似的收费网络期刊,但支付形式过于单一,反而限制了网络数据库原有功效的发挥。支付手段的扩展方便了因为付费程序太过繁琐和复杂,而放弃使用网络期刊的部分用户,大大促进了网络期刊,尤其是二次文献网络期刊的使用规模。
然而,从烽火报警到人类用电磁波载体发出第一份电报,再到创办第一份网络期刊,这期间的时间从距今 2000余年缩短到100余年,再缩短到10余年,我们从中强烈地感触到科学技术进步和媒介载体形态发展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如果说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过去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科学”和“信息’,,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处处感受到科学和信息传播带给我们的福社。尽管网络期刊还存在某些缺陷,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媒介载体形态的发展,它终将彰显更强大的功能。
 
学位论文完成之际,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也即将结束。回首过去的三年,我首先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姚远教授。在论文的选题和写作阶段,姚老师根据我的兴趣和特长帮助我确定了论文的选题,并在写作资料的搜集上给予我重大的支持和帮助,使我能够在工作的同时及时完成论文的写作;并以及其认真的态度给予我论文修改方面的建议,使我在论文写作的同时,在专业知识上受益非浅,费尽心力。我感到无比幸运,能够在研究生阶段遇到姚老师的指导,同时法制内心的感谢我的导师,感谢他为我的学业与我的学位论文所付出的一切。
感谢我本科及研究生阶段前期的导师韩隽教授,谢谢她激发了我对编辑与新闻的学习兴趣,引导我走向新闻和编辑专业的道路,并自大学时代就给予我学业和生活方面的种种关心、指导与鼓励。
感谢我的同班同学,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我的热情关怀和帮助,。
感谢我的父母对年来对我的付出和支持。
谢谢所有关心、帮助、理解、支持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欢迎到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阅读全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15-360118.html

上一篇:王强硕士学位论文:《格致汇编》的编辑与作者群体及其科学传播实践研究
下一篇:中国人大方兢:中国科技期刊传播的历史漂流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