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古罗马遗址的拱结构 精选

已有 16122 次阅读 2015-4-28 10:1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与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罗马废墟

    拱结构对我来说,就是通过弯曲来承重的一种结构。从物理、建筑的角度,甚至社会学的角度,都有它的意义。平直的东西,虽然简单,但和拱结构比,能承载的重量有限。2011年到泰国开会,组委会安排了一次参观,去看泰国的一些古迹和传统民俗风情,其中一个点是披迈石窟。古高棉之路的两端,一端是吴哥窟,另外一端是披迈。吴哥窟很壮观,自不用说,我还没有去过,也没法说。而披迈石窟则被认为是泰国的吴哥窟,两者是一个建筑风格,后者比前者小一号而已。它们建筑的时间,大约和巴黎圣母院的建筑时间差不多,在11-12世纪。有争议的说法是,披迈石窟早于吴哥窟。

     那次访问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在参观时,我的一位朋友说:东西方的建筑,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西方的建筑,很早就用拱结构,而东方早期的建筑,用拱的不多,因此大跨度空间的建筑比较少。当时看了一下披迈石窟建筑,好像真是这样。我的记忆中,中国比较早的拱形建筑,是公元610年前的赵州桥,桥的圆弧拱跨度近38米。但这个技术似乎没有被扩展到其它早期的建筑物中。从单一建筑的空间看,东方早期的建筑,以多室建筑为主,比如披迈石窟。从个人经验,我自己一直认为东方建筑中,以木材、砖瓦为主的建筑比较普遍,从厚重的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到泰国华丽的玉佛寺和皇宫,都是这样。而西方能留存下来的建筑,则多是石头建筑,也是他们的古建筑能保存下来的一个条件。转遍欧洲,就是看石头建筑,印象中没有什么辉煌的砖木建筑。从直觉或猜测,因为大量的石头建筑,石匠比较多,所以欧洲历史上的石头雕塑更为兴盛。

     到罗马是个下着雨的旁晚,拖着拉杆箱在雨中问路,住下后,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出去转,因为是路过,时间有限,看一眼是一眼。夜晚中古罗马广场的废墟,和那个椭圆的斗兽场,都有灯光照耀,那些石块和石柱,令人震撼。震撼来源于那些建筑的规模。那一根根巨大的石柱,从山里采石,运输并雕琢成型,最后把雕琢好的石头拼成一个建筑,可以想象那种工作量和难度。此外,我很有感觉的一点,是这个古罗马的废墟,搁在一个现代罗马城中,和周围的现代建筑产生一种强烈对比,历史的传承和反差,似乎都由那些无言的石块表达出来了。

     印象最深的,当然是那个石头、混凝土建筑的斗兽场。差不多两千年前的人们,是如何把那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构建出一座椭圆形建筑物,近50米高的外墙,80个出入口,能容纳至少5万观众的阶梯式座位。斗兽场建于公元72-82年,比披迈、吴哥窟要早一千多年,那时这个地球上的人能做出这样的设计,并完成它,不容易。当然,这是几万俘虏或奴隶的力气和生命在几年时间中堆砌起来的,犹如万里长城,也是数不清的劳力堆砌起来的。这些“奇迹”建筑的后面,有多少伤心、痛苦和暴力,现在的人在参观时,很难真的感觉到。人们只能叹息,两千年前的人们,居然有如此的能力,完成一件非凡的作品,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残存至今,作为一个实物,体现了一段人类的历史。因为有披迈石窟的经历,我专门注意了罗马斗兽场的拱形结构,看上去结构很简单,就是把石块的形状变化一点拼起来,然后就有了奇妙的结果,那时还没有物理学的理论,但有了弯曲的拱,已经能够承重了。按照高迪的说法,曲线是属于上帝的,看到那些承重的拱,我只能附和:阿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885777.html

上一篇:招聘研究人员公平性保障的具体步骤
下一篇:关于爱因斯坦信的新内容
收藏 IP: 173.63.227.*| 热度|

66 李学宽 王桂颖 陆俊茜 曾泳春 陈小润 张叔勇 于仲波 赵美娣 马磊 麻庭光 徐晓 吉宗祥 张鹏举 文克玲 杨正瓴 刘全生 曹聪 朱传卫 庄世宇 陈飞 陈冬生 王春艳 赵序茅 冷成彪 钟炳 黄彬彬 李土荣 蒋永华 姚伟 刘光银 李天成 武夷山 袁贤讯 金耀初 李伟钢 白龙亮 陈儒军 黄永义 戴德昌 余昕 应行仁 王善勇 张能立 邵鹏 柏舟 李泳 于建辉 郭向云 韩玉芬 任胜利 侯成亚 杨月琴 张婷婷 杜正锋 刘炜 李笑月 苏德辰 xuexiyanjiu syc2010 shenlu anran123 icgwang chaijf yunmu shahuxianou zxk73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