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看西安碑林,是匆匆而过。这里有《开成石经碑》,《大唐三藏圣教碑》,《孔子庙堂碑》,《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有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墨迹之刻石。这里有林则徐游华山诗,也有玄烨(康熙)的字迹。都是经典。但我一凡人,走进这碑林里,有点失落的感觉,真的是什么都对不上,啥也分不清。走到展馆的最尽头,听到有“砰、砰、砰”的声音,那个节奏让我激动,想着到中午了,人家厨房正在剁菜做午饭呢。听声音像我当年的刀功了,尽管火候还不够。走近一看,才发现人家在石碑上拓片,拓的是乾隆皇帝1697年写的“宁静致远”。当时我就觉得一个吃货露怯了,本不该来此地的,有辱斯文啊。我在那里买了两份拓片,其中之一是苏东坡的,另外一个是谁的我忘了,翻了半天也没有翻出来。本来想买怀素的一个碑文拓片,结果人家没有,说是那个石刻的石头不是很结实,文物部门不让拓片。
人们常说,对于习书法的人来说,碑林是一定要去看的内容,那里有历代留下的书法“实例”。但我也知道,有行内的高手,会对碑林中的一些字,用一种怀疑、审视的眼光去看,甚至扣上“赝品”的帽子。这不是说哪个碑刻是假的,而是说碑文没有真实地反映原作者的字、造诣和心境。但是,历史上留下来的东西,很多都不可能是原本。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人们能见到的,只能是摹本。鼠须笔、蚕茧纸,谁见过?即使神龙摹本,是奇葩,收在故宫博物馆,但为什么“赝品”也值得收藏呢?这总是有些道理的。有摹本比什么都见不到要强,毕竟摹本把有关的信息传递下来了,尽管不可能那么完美。所以,我觉得碑林中记录的方块字,是否严谨地反映了原作者的书法,都有它们的价值,那是一个时代的作品。我也庆幸,它们没有在文革中被砸毁、灭掉。因为这些封、资、修的东西,本来应该在那个时代中被灭掉的。现在来看,人们只能叹息,今天还有几个人,能刻出这样的碑文?
有很多的想法,以后等到有具体问题时再说。整个的感觉,是走出这个碑林,我有一个很大的疑问:所有这些碑刻,从书法名人到皇帝阁下,他们是不能自己把自己的书法刻在石头上的。那是谁,把那些独具一格的书法,惟妙惟肖地刻在石头上的?我好像没有看见任何一块碑,有记录谁是雕刻者。这个问题,也许涉及到了文化中的深层内容。你是文人墨客,还是个匠人,决定了你在历史中的地位。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很少有对“动手的人”或者说是“劳力者”钦佩的时候。这一点我的先人孟子先生已经总结过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人们经常在折腾李约瑟之问,反思中国为什么在繁盛了那么些年后,后来几百年中落后了。各种说法都有,大部分我都不信。但我知道在修世界史的人中,有一种说法,我是赞同的,那就是科学能在西方发展起来,是因为那里有指甲缝里充满黑色污垢的思想家。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的幼稚理解,就是一个人有思想,也有动手做事的能力,让思想和实践合在一起,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导致了科学得以发展。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特点,总是把这两者分开,分别对待,一贬一褒。从这碑林来看,就可以体会到拿笔的人名传千古,拿凿子的人,什么都不是。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何尝不是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之一呢?
无论如何,我们不仅该记住设计鸟巢、国家大剧院、青藏铁路的人是谁,也能记住修建它们的农民工,那些让图纸上的想法成为现实建筑的人们。他们也是值得后来人留念和尊敬的。当然,这最后又归结到谁创造了历史这样一个问题。手上拿笔的人才能写历史,而手上拿凿子的人,只能刻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