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砖头飞过后再说科普的问题 精选

已有 8025 次阅读 2012-12-14 08:42 |个人分类:有感而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我写了段博文:当科学遇到文艺——说韩寒主编的《它们》,引来了很多议论。各种的看法很热闹,我再火上加油,补充一点故事。

            我写读书感想,这不是第一次。别人送我书,也不是第一次,但从来没有写过有关朋友的书的读书感想。但这次我收到了一本书,写了点感想,为什么呢?至少有两点:第一,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图,而我自己喜欢绘画,这是我敢说“对我一个自认为是看过猪跑的人来说这样的话来评论这本画册,而不至于说太过外行的话。这一点可以参见《我在哥大念研究生时的一些美术作业》。第二,我觉得《它们》这本书不错,它的很多内容来自于一些研究论文。比如下面附的一张图,是《自然》的一个封面,它的原图也包括在《它们》这本画册中。那张图是配我们的一篇文章,我自己参与了图的制作,因此我知道它的难度,以及它能代表的科学意义。《它们》中,有很多的图都是研究论文中的副产品。把这些图以画册的形式集中起来,加上文字,传递给社会大众,这是件好事情。除了内容,这本书的制作也不错,我觉得我有限的收书过程中,还没有看到更好的书。如果有人能在全中国、或者全世界找到一本内容类似但比《它们》更好的图集,我希望得到相关信息,我会去弄一本,因为我收集这类的图书。先谢过了。

            在我拿到书前,我和作者们从未谋面,甚至在制作《自然》封面图的过程中,我也从来没有跟赵闯直接联系过。所有的交流,都是通过第三方。但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位老朋友,就像30年前我认识的、云南曲靖的农民周良(见《 朋友周良》,《周良的土地》)或者在新疆建设兵团帮我们做野外工作的杨连长(见《拖车——走出戈壁滩之二》《蜂子们的故事》),他们都仍然是我的朋友。如果我有什么朋友,从来都是清淡如水的。

        见到书时我感到书不错,就对作者说:我可能会写篇博文来说这本书,你们是否在意我在博文中提到你们的名字。他们说没有问题。所以,在博文中提到作者名字,是得到作者同意的。当时我的朋友说,要不要听听书后面的故事?我说我不听,我希望按我自己对书的感觉来写点文字,不希望受到别人故事的影响。这是我写博文的一个习惯,从不到网上去找感觉,只是在写完后,在网上验证一些事实和数据,看我是否记错或弄错了。因为人家送了我和我的朋友一人一本书,我们请他们吃了一顿午饭,算是礼尚往来。

            我的博文引起的问题,有关科普,这是科学网上谈论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也是我觉得想再说几句的原因,既然有了讨论,能产生点正面的结果最好。就博客言论来说,我最早于200862日在《NSFCNSF基金评审标准的主要差了下面一段NSFC当考增加合适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评审条款,让资助的基研究目中,有更多的与教学、社会大众科学知识传播等相关的成份。尤其中国目前在科普、科教工作做得很不的情况下,通基金助的杠杆,增加科学研究与社会、大众教育的系和影响,会整体社会的科学步有好 我也认为这准的建立,是一个涉及国家面科学研究思想、研究构的基本问题。”这是希望从科学界和官方来推动科普。四年过去了,有没有些变化,我不知道。

            科普的问题,至少有两个方面(这里我们就说书籍):一是科普的内容和质量,比如说科普书的内容是否够严谨;二是如何传播这些科普内容。这是相关又非常不同的问题。首先, 怎么判定科普内容和质量是好的?这并非是个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大家都想快快出东西的年代(我这里不讨论错误百出的那些类型)。科普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也可以针对成年人和知识分子,比如我写过《知识分子的科普》,讲在知识分子层面上的科普。判断一本书的内容和质量,不仅需要知道它的内容是否正确、它的制作水平,还需要知道它所面对的读者群是什么。给成年人的科普书和给儿童的书,作者和出版社在挑选内容和表达的形式上会不同,对它的期待和判定标准也不同。很多科普书籍,为了更广泛地传播,或者说能畅销,会尽量做得老幼皆宜。要做好这样的科普,需要有专业的知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如何传播一本书,也是有专门学问的尤其是在对知识产权不够重视的环境中。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刚被《科学》接收的一篇文章,在其辅助附件中有一万二千多张图和照片,我们有专人为每一张图获得出版社和作者的使用许可。没有获得许可的图,全部被删掉。但赵闯和其同行作的画,很多地方的机构和个人未经许可就免费使用,因为没有相关法制体系来制约。这样做的结果,很多在底层打拼的年轻艺术家,只能贱卖自己辛苦劳动得来的作品,同时也会很自然地去寻求能够体现自己劳动价值的渠道。类似地,很多科学家不愿做科普,因为智慧产权没有保证,自己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和尊重,你要让做研究的人分出时间来科普,做好科普,难度比较大。

        我上一篇博文中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把书做到有内容、有品味,体现出作者把活做得漂亮的心情和劳动,这是我比较看重的地方。”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你可以想象这个国家会是多么的美好。另外一个是科普传播的问题:“以社会名人来推动和科普有关的出版物,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也许是值得探索的一种方式。”在中文出版物中,《它们》的编辑出版方式, 对我来说是个新的体验。如果《它们》的主编不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公众人物,人们会怎么反应?即使主编是有争议的人物,但书是一本好书,我们如何去对待作者做出的劳动?人们对这个真正的问题似乎不感兴趣,而是在对有争议人物的拳打脚踢中,把实质性的问题忽略过去。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每个人说话、做事都可能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等原因而引起争论。争论是件好事,可以让事情更明白。但前提是大家要守一些争论的规矩,否则就会变得难看,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如果我们从文革中能学到些东西,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可以不喜欢一个人,但不要去侮辱他;我们可以喜欢一个人,但也用不着去崇拜他。科学网上的争论中,虽然有言词尖刻的时候,我觉得基本上还是理性占了上风。但有一点我觉得是不妥的,就是在自己的博文下,列出推荐支持不同意见者博文的读者名字,让我想到株连九族的旧式文化。每个人写的东西,以理服人,自己负责,这就很充分了。别人推荐一个博文,不见得就是赞同或者部分赞同该博文,我们没有理由让读者来为任何博主的文字担待责任,或者让他们感到为难。尊重别人,宽容别人,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时时记住的事情。

            最后,感谢各位的砖头和鲜花,让我有机会回顾一下过去的博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642476.html

上一篇:当科学遇到文艺——说韩寒主编的《它们》
下一篇:听专家讲玛雅文明和“世界末日”
收藏 IP: 173.63.222.*| 热度|

70 袁贤讯 杨晓虹 陈小润 王桂颖 钟炳 魏东平 丛远新 陈国文 蔣勁松 刘立 戎可 余昕 王芳 赵凤光 杨正瓴 李学宽 陆俊茜 王春艳 蒋永华 郑融 蒋德明 迟菲 苏德辰 王善勇 李丽莉 王海辉 庄世宇 雷栗 李土荣 王德华 黄晓磊 刘用生 杨德庭 李宁 曾泳春 姜宝玉 鲍得海 刘颖彪 王伟 焦豹 翟自洋 吕喆 崔小云 朱志敏 武夷山 何宏 傅云义 李宇斌 吴国胜 刘波 陈筝 张玉秀 马磊 汤薇 唐常杰 李心诚 zhanghuatian yunmu zzjtcm fansg yxh3161 bridgeneer DXY1234 kll0000 xuyiganghz anran123 tuner xqhuang nm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