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到颐和园去,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在北京念书,班里组织共青团员们活动,大家乘332路公交车去颐和园玩。那次是在夏天,我们走过长廊,爬上万寿山,参观了佛香阁,用海鸥牌双镜头相机照了些相,照片现在都不知弄哪儿去了。念书的那段时间里,我也想过冬天去看颐和园,但总觉得人在北京,有的是机会,随便哪天跳上332去都行,不着急。结果这一不着急,就过了三十多年。
我这次是下午去的颐和园,天气还不错。 我打的到了颐和园的西门,计划向东走, 这样拍照的光线会好些。进门时看见有些野鸭子在水中戏水,扎入水中捞水草吃,光脚试着冷水中春天的温度。几个男人在湖水中冬泳,身体真是很棒。还有人把冰凿个桶粗的窟窿,在那里搞冰钓,自得其乐。罐里装着几条钓上来的鱼,都只有巴掌长,大概天太冷,鱼都冻缩小了。从那冰窟隆看下去,水是一种墨色,感觉昆明池水不浅。
从西往东穿过园子是挺长的一段路。出乎我预料的是,整个湖面基本上都结了冰,光光的一片,有不少人在上面走。我就想是不是也下去走,这样可以直线到达十七孔桥。不过我有点担心,万一在冰上滑倒摔晕过去,冰塌了人掉进湖水里,或者卡在冰中不上不下的怎么办?那天我刚好忘了带手机,卡在冰上我都没法打119或120。犹豫了一会儿,我还是下到近岸的湖面,先观察一下那冰。湖面上的冰有半尺厚,我在上面跳了跳,足够的坚硬结实。天地悠悠、过客匆匆,难得的好机会,何不潇洒走它一回?于是决定从冰上走过昆明湖。
我穿的是一双专业爬山走路的鞋,它们曾经陪我走过南极的冰雪岩石。这种鞋的鞋底对付崎岖的路面很给力,在平滑的冰面上却显得太硬了点,反而有点溜。我很小心地在冰上走,和在野外走险路时一样,习惯性地做好了摔倒时该怎么动作的准备,尽管我知道那大概是用处不大的。路途中,我还专门在湖冰上坐了一会儿。我想这是2012壬辰年龙年北京最大的一块冰,不坐一下岂不是可惜。坐了一会儿,臀部感到很凉,算是另类的生活体验了。
冬季的颐和园比较萧瑟。蓬乱的树枝交织着沧桑,如发的柳丝一副稀疏透风模样,荷田中有些去年剩下的莲蓬,有的还含着莲子,在冰中被冻得够呛。不过能脚踏实冰走在昆明湖当中,从一个新奇的角度看园内的景色,还是令人鼓舞的。虽然是晴天,空气不是很透亮,拍出的照片,看上去都不够理想。气温很低,戴了手套端相机的手,指头很快就冻僵了。好在没有什么风,否则会比较难过。十七孔桥附近的冰上有人出租简易的冰橇,有兴致的游人可以租了橇在冰上滑,一边滑一边嗷嗷嗷的喊。那叫痛快。
我爬上岸时,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园子里人很少,显得安静。坐在岸边一张椅子上,看冰上滑冰和过路的人们。少儿的调皮,老人的童心,情侣的爱,母子的亲…, 人间多少种情,在冰上一览无遗。虽然很冷,我还是跺着脚在那里坐了好一会儿,等着看太阳落山。橘红色的夕阳很低了,隔着黛色的山影树林,在冰湖面上投下同样颜色的光。我坐的地方,刚好可以看见冰面上长长的夕阳反光,人们的身影在耀眼的反光中如剪影一样,好像在讲一个神话故事。天地人间之和谐美好,也不过如此了。这样的景致,专门去找不一定能找到,无意之间,我就遇上了你,怎么能忘。
太阳下山后,我从新建宫门出了颐和园,意犹未尽。
第二天天不亮,我又打车到新建宫门,想从东面看看太阳升起来时颐和园是什么样,也是一种执着吧,毕竟等了30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线,不同的角度,同一个景会有不同的味道。太阳没有升起来时,天气格外的冷,晨曦中十七孔桥下的冰露出淡蓝色的冷峻。等到太阳出来后,早锻炼的人和游客开始多起来,人们嘴里哈着白气,各干各的的事。桥上有人放起了风筝,廓如亭中有个女人在跳舞,什么地方有一男中音在歌唱, 是一支老红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歌声很有穿透力,染到能及的每一寸地方。
十二小时内逛了两趟颐和园,破了记录,我得回去干活了。逆涌入的人流,我离开了颐和园。早晚对比一下,我更喜欢夕阳下的颐和园,色彩、韵味、安静都要多一点,也许因为是在冬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5: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