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读撤了自己名字的PNAS文章 精选

已有 14896 次阅读 2010-12-7 06:23 |个人分类:有关科学与教育|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写过一篇博文:《从PNAS文稿上撤自己的名字》,讲我碰上的一个文章署名的问题。由于是头一回碰上那样的事,处理过程多少有点犹豫和不确定。这篇文章已经在PNAS上登出来有些时候了。文章讲的是更新世中影响麝牛种群变化的原因。有些大型哺乳动物,在过去的一两百万年中从兴盛到灭绝,有的则存留了下来。麝牛虽然也存留了下来,但仅在北极和格陵兰局部地区有限分布。对于这些动物种群变化,有的研究认为是由于气候变化,比如冰期气候所引起,也有研究认为这些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关。这个发表在PNAS上的研究,从各地残留的骨骼标本中,提取了麝牛的古DNA和碳14进行分析,发现在过去的几万年中,麝牛种群动态呈现了几次波动。这些波动和人类活动无关,更可能的是受到了环境变化的影响。这篇文章有六页,在PNAS上算是长文章了。另外还有一个8页的辅助文字和两张表。PNAS的文章可以免费下载,所以我把它挂在后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这个研究还是花了些功夫的,从世界各地十来家标本库中,挑了658个标本,采集了相当数量的DNA和碳14样品做分析,出来的数据和解释都比较充分。值得祝贺。

          那么又回到原来的问题:我是否该在这篇文章上署名。我看了一下他们附件中的样品单子,在658个样品中,我们馆提供了24个来自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标本。从其中5件采集到了DNA样品,但全部没有碳14样品。可以说,如果没有我们的标本,基本上不会影响这个研究的结论。当然,这是事后的话。文章的20位作者中,有一位我们馆的研究员,他做过很多西伯利亚、北极、南极等地绝灭物种的研究。此外,原来在我手下工作的一位标本管理人员,也是文章的作者。他在文章形成的过程中到耶鲁去工作了,文章上现在挂了耶鲁的单位名字。在当时的采样过程中,他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所以,我们提供标本的贡献,已经体现在作者上了。我的名字,现在在致谢的人中。其他还有三位提供了样品的人,也在致谢名单中,而不是作者。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做一些过去没法做的工作,也带来一些过去没有的利益问题。我自己接触到越来越多新的研究,要在我们的标本库中取样,最常见的是取同位素和DNA样,通常是和环境变化的研究有关。这些取样是破坏性的,带来一些标本保护上的问题。从我上篇文章的留言中,我感到对不同学科来说,提供样品对一个研究的成败,权重是不同的,所以对署名问题的认识也不同。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上述类型的提供样品,好像还没有形成必须成为研究作者的共识。此外,在大型的合作研究中,做了多少工作就该是作者之一,也是一个问题。比如我们正在做的哺乳动物生命树项目,20来个人已经做了好几年了。现在新加入的人,如果做了两个星期的工作就成为作者,似乎对前面干了几年活的人不大公平。但要做多少才能够公平地成为一个作者,似乎也很难量化,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现在回过头去看,虽然“丢”了一篇令人羡慕的PNAS文章,但总的感觉那完全是别人做的工作。


(文中“署名”原误做“属名”,曾庆平先生留言指出后改正,特此致谢。)


Campos et al. 2010-PNA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391069.html

上一篇:蔡琴——没有被遗忘的时光
下一篇:路过乔家的大院
收藏 IP: 173.63.222.*| 热度|

41 李侠 刘俊明 武夷山 周涛 刘全慧 郭胜锋 赫英 王琛柱 陈绥阳 曹广福 朱志敏 王德华 杨远帆 李丕鹏 梁建华 陈国文 傅云义 吉宗祥 杨正瓴 黄晓磊 金小伟 余昕 赵宇 陈湘明 张珑 李学宽 高建国 鲍海飞 许培扬 刘晓瑭 齐霁 武京治 叶剑 虞左俊 水迎波 刘庆丰 张亦放 李福洋 侯振宇 liangqiang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