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写过一篇博文:《从PNAS文稿上撤自己的名字》,讲我碰上的一个文章署名的问题。由于是头一回碰上那样的事,处理过程多少有点犹豫和不确定。这篇文章已经在PNAS上登出来有些时候了。文章讲的是更新世中影响麝牛种群变化的原因。有些大型哺乳动物,在过去的一两百万年中从兴盛到灭绝,有的则存留了下来。麝牛虽然也存留了下来,但仅在北极和格陵兰局部地区有限分布。对于这些动物种群变化,有的研究认为是由于气候变化,比如冰期气候所引起,也有研究认为这些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关。这个发表在PNAS上的研究,从各地残留的骨骼标本中,提取了麝牛的古DNA和碳14进行分析,发现在过去的几万年中,麝牛种群动态呈现了几次波动。这些波动和人类活动无关,更可能的是受到了环境变化的影响。这篇文章有六页,在PNAS上算是长文章了。另外还有一个8页的辅助文字和两张表。PNAS的文章可以免费下载,所以我把它挂在后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这个研究还是花了些功夫的,从世界各地十来家标本库中,挑了658个标本,采集了相当数量的DNA和碳14样品做分析,出来的数据和解释都比较充分。值得祝贺。
那么又回到原来的问题:我是否该在这篇文章上署名。我看了一下他们附件中的样品单子,在658个样品中,我们馆提供了24个来自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标本。从其中5件采集到了DNA样品,但全部没有碳14样品。可以说,如果没有我们的标本,基本上不会影响这个研究的结论。当然,这是事后的话。文章的20位作者中,有一位我们馆的研究员,他做过很多西伯利亚、北极、南极等地绝灭物种的研究。此外,原来在我手下工作的一位标本管理人员,也是文章的作者。他在文章形成的过程中到耶鲁去工作了,文章上现在挂了耶鲁的单位名字。在当时的采样过程中,他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所以,我们提供标本的贡献,已经体现在作者上了。我的名字,现在在致谢的人中。其他还有三位提供了样品的人,也在致谢名单中,而不是作者。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做一些过去没法做的工作,也带来一些过去没有的利益问题。我自己接触到越来越多新的研究,要在我们的标本库中取样,最常见的是取同位素和DNA样,通常是和环境变化的研究有关。这些取样是破坏性的,带来一些标本保护上的问题。从我上篇文章的留言中,我感到对不同学科来说,提供样品对一个研究的成败,权重是不同的,所以对署名问题的认识也不同。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上述类型的提供样品,好像还没有形成必须成为研究作者的共识。此外,在大型的合作研究中,做了多少工作就该是作者之一,也是一个问题。比如我们正在做的哺乳动物生命树项目,20来个人已经做了好几年了。现在新加入的人,如果做了两个星期的工作就成为作者,似乎对前面干了几年活的人不大公平。但要做多少才能够公平地成为一个作者,似乎也很难量化,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现在回过头去看,虽然“丢”了一篇令人羡慕的PNAS文章,但总的感觉那完全是别人做的工作。
(文中“署名”原误做“属名”,曾庆平先生留言指出后改正,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