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暮春初,是访问圆明园遗址的最佳时候,虽然天寒地冻,但一切都裸露在天底下,而不是被掩藏在绿树青草红花中。我去的时候,还赶上一个阴天,风刺骨的冷,天空中偶尔飘些雪花。 这样的时候,人迹较少,园中比较安静。到那里去参观,安静一点比较好。 我上次到圆明园,是三十多年前在北大念书的时候,走路过去的,沿路可以看到些菜地。现在一路走进去,不见了菜地,园子也比过去显得小了。园中湖水结了冰,岸边柳树丝裸垂低,风中一副披头散发样。荷塘中有去年荷的残叶败茎,偶尔见到一支枯萎已久的莲蓬,在一片萧瑟中低着头。天鹅们不知到哪里去过冬了,现在都还没有回来。
圆明园中曾经的四十景,把锦绣江山之精华尽收于园中。现在留下的很多石雕残骸,很多仍然可以说是非常精美的艺术品,常见的水卷浪花造型,表现了圆明园的“水”主题。毫无疑问,这些石雕,任何博物馆都梦想收藏。但它们不仅是艺术品,其承载的历史内涵和意义,是任何博物馆都容纳不下的。它们只能留在故园中,任风吹日晒雨淋冰冻,无言地述说那屈辱的历史。在众多的汉白玉石块中,我唯一见到的当年留下的文字,是在一条搁地上的石梁上。石梁正面刻了 “柳浪闻鶯”四个字,直接取自西湖十景之一,落款印“乾隆御笔”。石梁背面是乾隆的七绝偶题诗 “十景西湖名早传,…” 。诗的一部分因年久风化,当年也可能被火烧过,字迹已经看不清了。从乾隆那几个留下来的字中,可以窥见一斑当年朝廷歌舞升平的日子。我查了一下一些资料,也在网上收了一下,没有能找到这些文字的相关资料。也许圆明园研究还有很多内容有待进行。
我念书时圆明园遗址公园还没有建立,园中没有铁栏杆,人可以接近那些残存的石头建筑。现在一些重要的遗址块,比如大水法,都被铁栏杆围了起来,以减少人们有意无意的破坏。观水法没有被围起来,人们还可以站在当年摆宝座、皇上坐在那儿观水的台基上体会一下。但被体会的内容已经完全不同。皇上面对的是仙境般的大水法,而今人面对的是它的残破遗址。园中的导游用扩音器在对游客介绍圆明园,其中有大段关于香妃故事的渲染,声音很不和谐。在这个园子的废墟上,人们似乎也仍然对皇上的香艳风流轶事颇感兴趣。游人来自各地,各式各样。有人脸上写满到此一游的快乐,也有人面对遗址沉默着。我念书时没有相机,所以没有那时圆明园的照片。我最初关于圆明园的照片,是在纽约拍的。87年做学生时,遇上一次纽约富士比拍卖行拍卖中国文物,很多来自圆明园,其中包括铜雕的猴、猪头像以及郎世宁等的画作墨宝。在拍卖前的预展中,我拍下了那个猴和猪的铜像照片,感慨许多。以后很多年中,我一直都想再回到圆明园去看一下,拍一组照片留给自己。这次我终于拍到了,如愿以偿。有人说照片是留给没有记忆的人的,也许我就是这样的人。当然,照片也可以留给没有机会亲眼去见历史痕迹的人。
不筑人心筑殿堂,圆明梦碎御园荒。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